新京报:早日解决流动儿童“读书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6日18:50 新京报 | |
作者:童大焕 正在召开的北京市区县第十三届“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随着农民工的进城以及他们子女的紧随其后,更随着其中100万流动儿童正处于失学当中,他们提出社会各界应给予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多的关心。 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保障是个老问题了,随着北京进城民工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什么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既有观念上的原因,也有制度安排上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观念原因,观念的原因解决了,制度的安排就会跟上。 北京不少地方观念已有所转变,一些地方明确规定政府有义务接收流动人口子女。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可能存在的变相收取赞助费问题,比如说即使不收赞助费,一些流动人口子女仍然承担不起和当地城市居民一样的义务教育负担,等等。还有就是流动人口子女即使在同一座城市,也存在流动性大等特点,现行公立学校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其需求。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要让公立学校敞开大门、不多收一分钱地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另外要抓民工子弟学校的合法化规范化建设,而不是一味地关闭民工子弟学校。据说北京有两百所民工子弟学校,但真正注册的只有两所。我们完全可以步子迈大一些。这方面,厦门的做法值得借鉴。 众所周知,公办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完全可以动员社会力量。让简易学校合法化,不让学校打游击,可以较好地解决学校的短期行为,更好地避免个别非法办学者卷款而逃的事件发生。而一味取缔不顾扶持的结果,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厦门市虽然不主张办简易学校,却也不给民办小学设置很高的办学门槛。 为此,该市政府还拨出310万元专款,用于改善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安全和消防设施,进行师资培训、提供教学设备,逐渐缩小他们与公立学校的差别。同时,民办小学的党支部、团支部、少先队的活动跟公办小学在一起,完全没有歧视;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表彰奖励、教研进修的标准也跟公办小学一样。除此之外,厦门市还准备对外来人口子弟学校实行津贴办学制度,在此基础上还准备采取购买学位的办法,即按照外来人口子弟学校每年培养的学生数量,政府以购买的方式支付费用。 现在,在厦门的3万名流动人口子女几乎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外来打工者很少会再回去,小孩长大了就是这个城市的市民和建设者,现在教育不好,会给这个城市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厦门市一位教育官员说的话,它对于任何一座城市都适用。 这的确是一个远见卓识,值得流动人口更多的北京借鉴。相信有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推动,政府必将早日把流动儿童“读书难”提上重要工作日程。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