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重返巴格达 讲述战后伊拉克实地见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0日13:01 瞭望东方周刊 | |
《瞭望东方》记者聂晓阳/巴格达报道 战争已经清扫了一个旧的政权和社会,但战争能给伊拉克人带来怎样的一个新政权和新社会呢 “喂,喂,是《瞭望东方》上海编辑部吗?” “是啊!” “我是聂晓阳,我已经到达巴格达了!” “那里情况怎么样?” “很安静,没听见枪炮声!” 巴格达和上海有5个小时的时差。上海的同事问,你现在忙什么?在巴格达的记者回答:“我在晒太阳。”那边的人很惊讶。记者于是解释说,巴格达停电了,什么也做不了,只好在院子里晒晒太阳。 《瞭望东方》记者用的电话,是美英联军配发的小手机。战后伊拉克通讯条件极差,联军就特制了这种小手机,限量发放给战后返回伊拉克的各国使团。中国使馆复馆小组在去年短暂重返伊拉克的时候得到了几部,他们也给了《瞭望东方》记者一部。 这个手机所拨打的所有电话,都是先经过美国,然后再连通所拨的号码,所以记者怀疑通话内容随时会受到美军的监控。尽管这个手机的通话质量并不稳定,而且经常会被切断,但是好在所有通话均免费,所以一直被记者当宝贝一样地小心呵护着。 中国记者重返伊拉克 《瞭望东方》记者是在中国新春佳节前10天从以色列经约旦进入战后伊拉克的。 在约旦境内一拐上去边境的公路,看到路边有“伊拉克”字样的路牌,记者的心便激烈地跳了起来。 在约旦边境简陋的海关大厅,零零星星坐着十几个等候办理手续的阿拉伯人。来接记者的司机叫阿布杜,是一个50来岁的伊拉克人。他原来是一个读过大学的农艺师,海湾战争后失了业,才改行开起了出租。他告诉《瞭望东方》,这些等候在约旦海关的都是在约旦打工的伊拉克人。记者问起当地伊拉克人的平均月收入,阿布杜掰着指头算了算,说大约是100美元,“但是工作并不好找”。 出了约旦边境,有一个大约1公里的缓冲区,然后就是伊拉克的边境关口。在缓冲区内,《瞭望东方》记者看到路边有一个庞大的难民营,蓝色、白色的简易帐篷一座接着一座,可以容纳几千人。司机介绍说,这里住的都是伊战难民。 记者拿出相机,刚一下车,就有一大群衣着破烂的孩子从帐篷里涌出来,冲向记者:“给点钱、给点钱!”记者匆忙拍了几张照片,司机就催促上车,一是为了不被纠缠,二是为了在天黑前经过费罗杰等几个靠近公路、容易出事的路段,在天擦黑时能够赶到巴格达。 有趣的是,进巴格达已经有了一个专门的术语。在安曼,记者碰到的中国人,都会首先问是不是要“进去”,什么时候“进去”,以前“进去过没有”等问题。“进去”在中国国内本来专指蹲监狱,现在成了在约旦待命进入巴格达的中国人的新名词。 实际上,巴格达通讯艰难、电力短缺、安全没有保证,在约旦说的“进去”和在国内说的“进去”也有某些共通之处。 美军、难民和劫匪恐惧 在伊拉克的边境关口,《瞭望东方》记者除了看到一辆美军坦克驶过和两个美军士兵外,没有看到更多的占领的迹象。检查车辆、办理手续的都是伊拉克人,他们都很友好,看到中国记者拍照也很配合,始终带着笑脸。 记者碰到的美军也很客气,对拍照也不回避和阻止,但是他们绝不会对你微笑。与他们交谈,他们也只是淡淡地说,到这里已经5个多月,希望早点回去,希望这里早点恢复秩序。 令《瞭望东方》记者略感吃惊的是,在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后第250天,在伊拉克边境地区仍然到处都能看到萨达姆的画像或者雕塑的残骸。一座萨达姆骑在马上的巨大的铜像已经被捣毁了,但是马的形象依然完好无缺,萨达姆的样子也依稀可辨。一幅萨达姆的画像被一块三合板遮住了,但是他的头依然露在外面。还有一块水泥标牌上萨达姆的画像被人铲过了,显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效果并不好,萨达姆微笑着的样子依然一眼就能看出来。 问起对美国人的看法,送记者的伊拉克司机说他并不喜欢萨达姆,但是也不喜欢美国人,希望伊拉克人能够早些自己管理自己。 过关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油。司机买了150升油,付了相当于15美元的伊拉克第纳尔,还一个劲地喊“真贵”。记者想,北京和上海的有车族如果用这样价格的买油,一定做梦都会笑醒的。 一路上依然是荒沙大漠,一排孤零零的高压线铁架大都拦腰折断,显然是不久前这场战争的“杰作”。有一个路段在战争中被炸毁,十分难走。 一些当地妇女和老人拎着大大小小的油桶在路边兜售汽油。正是冬天,他们穿着满是污垢的棉袍,但是却赤脚踩着破烂的拖鞋。 约旦的朋友曾告诉《瞭望东方》,进入伊拉克就不要睡觉,因为这段号称千里死亡之路的从约伊边境到巴格达的公路是劫匪出没的地方。记者已经听到太多中国商人在这条路上被抢的故事。由于战后百废待兴,记者也不能从北京总部银行汇款到巴格达,只好随身携带着两万美元前往。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第一担心的就是这笔公款的安全。记者把这两万美元分做7个信封,在随身衣服和行李中分别放好,只留了300美元在钱包里。如果碰到劫匪,记者首先毫不犹豫地将钱包奉上,以求过关。 几天来,“全身到处都是美元”是记者最大的机密,记者不能让任何接近的人看出衣服口袋和行李的“内容”,这实在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考验。 凌晨4点多,记者醒来时,吓了一大跳:前方几十米远处的路边,站着四五个斜背着长枪的当地人,正挥手示意让车停下来。记者想,这么快就碰到了劫匪,真是太倒霉了。好在司机及时安慰说,别怕,这是伊拉克警察。 果然只是警察。他们扫了一眼汽车后,就挥手放行了。一个年轻的警察听司机说是来了中国人,还很友好地冲记者笑了一笑。 看到了一条很宽阔的河,记者想,应该是底格里斯河或者是它的支流。司机告诉记者,离巴格达只有100公里了。公路两侧的景观也从沙漠变成了绿洲,村庄也稠密了起来。 没有萨达姆,也没有电 终于进入了巴格达。司机告诉记者,路边灯火闪烁的地方,是巴格达最大的监狱,现在由美国大兵看管,里面关押着不少美军逮捕的抵抗势力要员。 记者开玩笑问:萨达姆也在里面吗?司机一本正经地摇摇头说:“我想萨达姆在看管更严密的地方。”又说:“我今生永远也不会见到他了──他在美国人手里。” 巴格达有700万人口,但没有什么高大建筑,房子都是一家一户的院落或者低矮建筑。这样一座巨城,现在完全隐藏在比城市更加无边无际的黑暗中。记者的车穿过黑暗中的城市,就像蹑手蹑脚地走过一头在黑暗中呼吸的怪兽。 终于到达新华社巴格达分社。下了车,记者首先听到的是自备发电机的轰鸣声。这台1万美元的老旧机器正在使小楼成为黑暗海洋中不多的一个有着星星灯火的光明岛。 整个夜晚,“公家”(市政电网)的电只来了两个小时,其余都是靠自备发电机供电。同事告诉记者,发电机上个月就修了两次。说话间,“公家电”停了,本该立即恢复工作的自备发电机也不知何故没有立即运转,一切顿时陷入黑暗。“手电”、“蜡烛”……同事尖声大喊。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太阳出来了,彩霞满天。由于工厂大都还处于停工状态,巴格达早晨的空气洁净清新,令人备感神清气爽。 新华社巴格达分社本来有两部汽车,除了现在的奔驰外,还有一部从约旦购买的新的尼桑,但是在战前撤走的时候为了保险,同事把两部车分开放,奔驰放在分社的车库里,尼桑开到了中国使馆,但是偏偏后来使馆遭到抢劫,那部崭新的尼桑就不见了踪迹,只留下这部有些老旧的奔驰。 记者第一次出门的时候,汽车一发动就滴滴叫起来,原来是快没油了。在巴格达加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市区的各个加油站不但限量加油(每车每次30升,但是据说如果肯塞小费的话,加60升也可以),而且要花很长的时间排队。记者问当地司机,加一次油要等多长时间?司机说:如果你一大早去加油,加完油就该吃午饭了。 看到记者担心的神情,分社的司机阿德南安慰说,不用着急,我们可以在路边找到油贩子,买黑市汽油很方便的。忽然,他眼睛一亮。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个衣服胡乱裹在身上的年轻人站在路边,冲着过往的车辆挥舞着手里拎着的一个用废旧的可乐瓶子剪成的漏斗。 记者问阿德南黑市汽油什么价钱,他说是要给车加20升油,4000个伊拉克第纳尔,约合2.5美元。如果在加油站,20升汽油只要800个伊拉克第纳尔。利润如此丰厚,怪不得油贩子如此猖獗。 但是即使是黑市价格,这里的汽油也比北京便宜得多。记者请阿德南给汽车再加20升,但是阿德南用阿拉伯语问了油贩子几句后,对记者一摊手说,这个油贩子最多只有15升的存货了,他每天都要排队或者通过关系去加油站搞油,但是每次量都不大。 巴格达不需要驾照 战后的伊拉克百废待兴,原来的警察和政府机构都解散了,新的还不能立即有效地运转起来,所以不但目前到伊拉克不用签证,没有关税,就连水电费也没有人收,开车更是不用驾照。 记者问同事,如果出了事故怎么处理?同事回答说,一般情况下都是“私了”,谁厉害就占些便宜,不过伊拉克人开车虽然粗鲁,处理事故时却也还是讲道理的。 既然这样,《瞭望东方》记者顿时有了试一试在巴格达街头开车的滋味的念头,但是一上路这辆老爷车的左后视镜就被颠得挪了位置。另外,当地人开车基本上没有交通规则可言,明明记者先进的环岛,但是别的直行的车就是不让,记者每过一个路口都要小心翼翼地费半天劲。 看到记者一上车就找安全带,阿德南笑着说,你这样开车别人会觉得很奇怪,因为在巴格达开车很少有人用这个玩意。 记者想起摄影记者黄敬文讲的一件事:他和夏南去采访联军释放囚犯,开车猛追运载囚犯的卡车的时候,前面一辆全速行使的汽车忽然一个急刹车停下来,正在一边开车一边抽烟的夏南吓了一跳,幸亏他训练有素,两辆车才没有撞上。后来一看,原来前面急刹车的原因是司机在路边看到了熟人,要停车和熟人说两句话。 阿德南告诉记者,他刚学开车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告诉他,在巴格达开车就像玩过关的电子游戏,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埋伏着什么样的危险。 一路上,《瞭望东方》记者看到已经变成了美军军营的萨达姆宫殿,被美军炸得如同地震废墟一般的电视塔附属建筑,以及路边的用水泥墩子树立起来的被铲刮得面目全非、依然留有点点弹痕的萨达姆的画像。 看到记者从车里拍照,阿德南说,以前在巴格达市区所有地方私自拍照都是非法的,现在只要没有美军在,你干什么也不会有人管。 记者想,对于像阿德南这样的伊拉克人来说,世界在顷刻间发生了巨变,战争已经清扫了一个旧的政权和社会,但战争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一个新政权和新社会呢?作为被占领者,又有谁能够为他们的前途作出保证呢? 声明:《瞭望东方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瞭望东方周刊》和新浪网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