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执政回顾:2001年台湾对外关系回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10:03 中国网 | |||||||||
2001年既是国际风云变幻的一年,也是台湾当局借机在国际上兜售和落实其“台独”理念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陈水扁当局不仅竭力发展与美、日、欧等重要国家的实质关系,为其分裂国家的图谋寻求国际“支持”与“保护”;而且千方百计要挤进国际组织、鼓噪参与联合国、大搞“过境外交”,以扩展“国际活动舞台”,增加所谓“国际曝光度”,凸显台湾“主权独立政治实体”地位;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外交”领域落实“台独”理念,多方位地实施“脱中国化”。
尽管台湾当局不遗余力地在国际上进行分裂活动,也偶有得手,但实际效果毕竟有限,而且也不可能突破已为国际社会所确认的一个中国大框架。 基本情况 一、台美实质关系有所提升。 台美关系今年在布什政府上台后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美国大幅提升对台军售。4月24日,布什政府批准了出售包括4艘“基德”级驱逐舰、12架P-3C猎户座反潜侦察机、8艘柴油动力潜艇等在内的、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这是美继1992年向台出售150架F—16战斗机后,在对台军售上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性能方面的一次恶性突破,也是美国有意加强台武力拒统能力的具体体现。台湾当局则将此视为台美实质关系的“重大提升”。 二是美国大大放松了对台湾领导人“过境”的限制。陈水扁今年再度“过境”美国,突破了多年来台湾当局最高领导人不得“过境”政治敏感性高的东部地区,“过境”期间不得接触美国政治人物、不得进行公开活动等惯例。陈水扁此次不仅被允许在纽约“过境”,而且还得以与美国会议员见面,与上年他首次“过境”美国在各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甚至不得不主动“谢绝”与美国政治人物会面,形成强烈反差。台湾当局将放宽对其领导人的“过境”限制,视为台美关系是否提升的重要指标。布什政府上台后,台当局加紧这方面游说,力求有所“突破”。除了在“过境”地点上做文章外,促美放宽“过境”期间的活动更是游说重点。陈水扁此次“过境”纽约时,为使陈水扁能尽可能多的与美政治人物会面,台湾当局甚至包租专机,把美国会议员从华盛顿运送到纽约。 三是台美军事交流往来日渐频繁。据台报称,今年台与美官方及半官方军事交流计划多达近90项。这些计划除了军事采购外,还包括美军对台军的各项战略、战术、战法训练,军事人员培训等。台美军方人士接触频仍,双方军事人员频繁出入对方各种军事机构,台现役将校军官今年首次开始分批赴美“研习”等。 台美关系的变化还表现在台美官方私下过往甚密、层级提高。一年来,台湾当局高层人士络绎不绝地赴美,向美通报台相关政策考虑,了解美态度等。年底岛内“立委”、县市长选举刚结束,台当局就派“行政院”秘书长邱义仁、“陆委会”主委蔡英文等人赴美会晤美国官员,说明选后台政局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台当局的政策考虑等,据称破例受到美国高层人士接见。此外,美国还一再公开表示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布什甚至声称将“不惜一切代价”协防台湾;在台湾加入国际组织方面,美国官员首次公开表示支持台湾参与WHO,美国会也多次通过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WHO的提案。 台美关系出现上述变化的重要背景是,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右翼保守势力抬头,对台政策也出现右摆,在对华关系上,否定克林顿政府时期确立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对华立场趋于强硬,遏制力度明显加大。台湾从来是美牵制中国的重要“棋子”,随着美对华政策调整,台湾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其对华遏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这正是美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加强对陈水扁当局支持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对台政策调整,与陈水扁当局推行其“实质台独”路线完全合拍。在此情况下,台当局一方面主动配合美全球战略,一方面大力推行“实质台独”路线,并将二者一体化,具体表现为全面投靠美国,主动充当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马前卒”,同时采取积极攻势,力促美国调整对台政策、提升台美实质关系,意在达到挟洋以拒统、推进“实质台独”的目的。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中国的合作与支持,对一些与台湾相关的敏感问题,采取了更加隐蔽或拖延的作法,台美关系被暂时冷冻。但是,美国对台政策并未因此而发生实质性变化,不仅美国务卿鲍威尔等人一再表示,美不会因与中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而牺牲台湾利益、不会影响其对台政策,美对台湾的安全承诺不会改变;而且,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仍继续向台出售武装,台美军事交流也在加紧进行。12月,美众议院再次通过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WHO的议案。 二、台日关系有所升温 台湾当局今年全方位展开对日攻势,企图借国美亚太战略调整,以及日本国内各界对台关注增加之际,谋求提升与日实质关系。为此,台湾当局一是多管道加强与日本各界联系,拉拢培养亲台势力。为加强对日关系,陈水扁当局竭力通过各种渠道,包括所谓“议会外交”、“政党外交”、“地方政府领导人互访”、“学术外交”等,企图扩大与日本政界、政党、学界及地方政府等各方面联系,以建立新的日台交流管道。二是提升台日官方实质关系。鉴于做美国行政部门工作取得的进展,台当局也开始处心积虑地将日行政部门列为工作的重点,企图以促成李登辉访日为“突破口”,通过要求日政府允许陈水扁比照过境美国的方式“过境”日本、推动台日高层官员互访、以及进行一些具官方性质的实务交流等,达到提升台日实质关系的目的。三是积极推动台日军事交流,力促日本与台建立安全对话机制。台湾当局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借台日学者之口,鼓吹台日应建立例行性的军方高层接触、分享军事情报、观摩演习、进行联合救援演习等,为台日军事接触与往来制造舆论。 日本国内近年来政治、经济矛盾日增,社会危机加深所导致的右翼势力抬头、反华情绪上升、亲台势力增加,也使台湾当局的对日攻势,得到日本方面,尤其是右翼势力的响应。他们明显增加对台湾的关注并表现出很大兴趣,主动密切与台当局及民进党的联系,并公开发表支持“台独”言论,在提升台日关系方面向日政府施压等,所起作用相当负面。台日关系因此而出现升温趋向,包括:1、台日间政界、政党、学界等往来大量增加,不仅台湾官员、政治人物、政党领导人接二连三地公开或秘密访日,日本国会议员、主要政党领袖、知名学者等也纷纷应邀访问台湾。2、即将下台的森喜朗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同意李登辉以就医名义访日。在李登辉访日问题上,日本有相当一部分知名政治人物公开表示支持态度,中川昭一、小池百合子等60多名自民、民主、保守、自由等政党的国会议员成立了超党派国会议员之会,要求日政府允许李登辉访日,日本主要报刊《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朝日新闻》等也均发表社论主张应该发给李登辉签证。日本政府受到较大外部压力,内部也出现不同声音。而台湾当局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竭力做日政府工作,另一方面则依仗美国的暗中支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制造舆论压力,迫使日本政府做出让步。3、台日军事交流出现暗中增加的趋势,台军方及“国防部”高层人士今年多数暗中访问日本,亦有不少日本自卫队退役将领应邀访问台湾等。 台日关系一年来虽然出现升温趋势,但日本政府的对台政策并未出现大的调整,现任外相田中真纪子及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等近来都一再阐明日本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台日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三、对欧攻势强劲,但“前进欧洲”受阻 台当局在欧洲活动也十分频繁,尤其是下半年开始明显加大了对欧工作的力度,谋求以加入WTO为契机,拓展在欧洲新的“活动空间”,并企图争取欧盟主要国家不公开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以及支持台加入WHO及其他须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陈水扁强调台湾的“外交”重点不只在美国、日本,对“欧陆国家的外交是重点中的重点”,明确指示台“外交部”提升“对欧工作位价”,加强对欧盟“实质关系”,推动与欧盟“全方位外交”。为配合对欧工作,台湾已将“驻比利时代表处”对内更名为“驻欧盟兼比利时代表处”,作为对欧工作的中心。 为提升台欧实质关系,台湾当局今年对欧工作主要包括:1、力促与欧盟互设办事处。在台湾当局的大力活动下,7月,欧盟执委会首次公开宣布,欧盟考虑在台设立贸易代表处,且一旦欧盟在台设处,台可对等比照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成立类似规模的商务代表处。目前台湾当局正密切与欧盟谘商设处事宜。2、密切与欧洲议会关系,强化对欧盟各国国会工作,进而通过国会影响欧洲各国政府的对台政策。为做欧盟各国国会工作,台在“立法院”成立了“台德国会议员联谊会”、“台瑞(典)国会议员联谊会”、“台欧国会议员交流协会”等组织,同时力促欧盟各国国会成立“友台小组”,据台报称,目前已有英、法、德等18个国家及欧洲议会成立了此类团体。3、谋求与欧建立“军事交流”渠道。今年6、7月间,台陆军“总司令”陈镇湘率“陆军总司令部”将领密访欧洲11天,行程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陈镇湘除了解所访问国家的军事装备外,并透过“军事对外交流”的方式谋求与这些“非邦交国”军方建立关系。台竭力维持与法国、瑞典等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今年台“国防大学”曾以学术交流名义,赴瑞典国防大学进行考察,与瑞典智库和军方建立了关系;台军方则与法国官方和民间落实了近20项与各层次的交流计划,包括幻影飞机的后勤支援、派员赴法进行短期作战、情报训练等。 争取陈水扁等高层领导人“过境”是台湾当局“前进欧洲”、提升台欧“实质关系”的“突破口”,也是台当局今年对欧工作的重点。陈水扁去年首次赴中美洲、非洲活动时,就曾规划在法国巴黎转机,后因计划曝光未得呈。今年2月,由87个政党组成的“国际自由民主联盟”宣布将年度“自由奖”颁给陈水扁。台将其视为实现陈水扁访问欧洲无“邦交国”的机会,陈亲自下达“努力突破,不可放弃”的指令,组成专案小组,积极运作。台“外交部长”田弘茂透露,为让陈赴欧,台准备了很久,几乎各层面都进行了动员,“可运用的资源都用上了”。但“自由联盟”所在地丹麦和欧洲议会所在地法国均拒绝给陈签证,台当局不得不改由陈水扁夫人吴淑珍代行。之后,吕秀莲再借“出访”,企图“过境”欧洲国家,但连“外交部长”田弘茂都不得不承认,整个交涉过程“非常没有尊严”。由于荷兰不发给签证,吕秀莲不得不将原订出发日期延后一天。 四、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为重点,竭力挤入国际组织 挤入国际组织是台湾当局谋求扩大所谓“国际活动空间”,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重要手段,也是2001年台当局“外交”工作的“要务”之一。在加入WTO基本成定局之后,WHO成为台今年的主攻目标。陈水扁亲自指示组成“专款、专人、专职”的由“卫生署”、“外交部”、“经济部”、“陆委会”、“新闻局”、“文建会”等相关部门,以及岛内外民间团体、无任所“大使”等组成的专案小组推动此项工作,并动员台湾医界联盟、医师公会等民间团体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在国际医界活动,为台湾挤入WHO骗取同情、寻求多渠道支持。台当局为此多次派人赴美活动,广泛游说各界人士,要求美国支持台加入WHO.在台当局的积极游说下,美国会数次通过支持台湾在2002年WHO年会期间取得观察员地位的法案,布什及其他相关官员也明确表示支持立场。在寻求美国支持的同时,台当局也通过各种渠道全力游说欧洲国家。吴淑珍在欧活动期间,曾一再要求欧洲各国支持台加入WHO.虽然台当局为挤入WHO用尽心机,但今年关于台湾加入WTO的提案与前四次一样,依然在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被搁置,无法排入议程。 除了WHO外,联合国周边组织及其他重要的国际组织,包括重要非政府组织也都是台湾当局觊觎的对象。陈水扁声称,“台湾要尝试进入更多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及其附属功能性组织,无论是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都是努力的方面。12月,台湾以”中华台北“名义挤入”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成为”竞争政策委员会“观察员。台当局称这是继加入WTO后又一个”参与国际经贸组织的重大突破“。 五、“参与联合国”第九次碰壁 台湾当局今年继续推动所谓“参与联合国行动”,结果与前八次一样以失败而告终。台湾当局明知参与联合国不可能而“绝不终止”推动,其真正目的是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增加其国际“曝光度”,凸显台湾的“国际存在”。因此,今年台湾当局的“参与联合国行动”的突出特点是在宣传造势上大做文章:一是从联合国总务委员会开会前10天起,就在纽约联合国附近20多处闹市区到处张帖广告,以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等待绿灯中”为主题,突出强调“台湾已经准备好参与国际社会,却被联合国拒于门外”,让“各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和美国民众正视台湾所处的特殊国际环境,及所受的不公平待遇”。二是全力动员其“邦交国”发言支持台湾,今年发言支持台的国家有24个,“几达台湾能运作友邦交国数目的上限”;三是利用海外亲台人士造势,包括在纽约召开大型记者会,公开宣读“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宣言”等。同时,台当局还派高层人士频繁赴美,加大对美游说力度,争取美国改变以往做法,不再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等。虽然台湾当局的“参与联合国”行动最终都难免失败的结果,但其为达此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则值得重视。 六、“金元外交”受挫,“邦交”危机频传 台湾当局大力推行的“金元外交”遭遇双重打击,其一是重金难以挽救台马“邦交”。马其顿曾是台湾时隔24年后花重金在“欧洲争取到的第二个邦交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台湾当局更将其视为进军欧洲的“桥头堡”。为维持台马“邦交”,“建交”两年来,台湾花了1.4亿美元,台马“邦交生变”消息传出后,台多方动员,紧急抢救,其时陪同陈水扁在中南美洲“出访”的“外交部长”田弘茂甚至中途离队,直奔马其顿做“最后努力”,但最终还是无法“拉住”马其顿。其二是“金元外交”受到岛内越来越强烈的反对,财源也越来越拮据。台湾经济的持续恶化,不仅使岛内强烈反对“金元外交”的民众越来越多,对台当局花钱“固邦”的作法批评声越来越大,也使“金元外交”日趋乏力。陈水扁今年“出访”中南美“邦交国”,明里暗中花出上亿美元的“援助”以“固邦”,但同时也不得不对要求越来越多的“友邦”表示,由于台湾经济状况不佳,“经援”不再宽裕,希望“友邦”谅解。 “金元外交”的困顿还表现在,尽管台湾当局通过“金援”等各种手段拉拢“邦交国”,但仍难使“邦交关系”稳固,一年来有关台与巴拿马、萨尔瓦多、巴拉圭、马绍尔等国“邦交”危机的传言不断,而台湾与梵蒂冈的“邦交”也是岌岌可危。此外,还有不少台“邦交国”越来越热衷于与中国大陆全面发展经贸关系,与台湾关系出现“若即若离”的趋向。 面对“邦交危机”不断的状况,台当局一年来也在竭力寻求新的“建交对象”,以确保一定数量的“邦交国”数。田弘茂等人多次秘密“出访”,以东欧、中东、中南美为重点,接触国家多达十多个。台“外交部”官员称,已与若干国家谈妥“经援计划”,并已开始与5个国家洽谈“建交”或设立代表处事宜。 主要特点 今年台湾当局的“外交活动”特点,既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也体现了民进党的执政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台美正在构筑事实上的军事同盟关系。 美国出于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考虑,在亚太地区筹划围堵中国的军事部署,有意激活台湾这颗遏制中国的“棋子”,将台湾纳入其远东军事战略部署之中。而坚持“台独”理念的台湾当局,则迫不急待地要把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竭力谋求与美国建立一种“准军事同盟关系”,以达挟美恃武,抗拒统一的目的。因此,台美军事交流与合作迅速升温,一种事实上的军事同盟关系正在建构之中。 扩大对台军售只是反映了台美军事关系一个方面的情况,其他还有:1、在台湾的积极配合下,美国加紧了对台湾军事能力的考察与评估,全面掌握台湾军力状况。今年美国已完成了对台湾空军、海军、陆军军力的评估。美国海军陆战队现役军官还曾先后两次到台湾,对全岛地形进行空中和地面勘察,逐一评估台湾陆军认定的17处适宜登陆的地点,对适宜滩岸作战地点做最后的确定。而美现役军官更是频繁出入台湾敏感军事重地,包括空军作战司令部、陆军导弹阵地等。2、台美军事合作多层面展开。台军方今年举行的“汉光17号”演习,全程都有美军现役军官参与,开了台美“断交”、顾问团撤离台湾后的首例。台军方试射“爱国者”二型导弹,也有美方军事及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和参与。美国还向台湾提供大量的情报和资讯以及各种重要军事数据,并协助台湾发展资讯战和电子战战力。台陆军秘密成立的“电战营”,所有先进电战装备与训练,均由美军支援。在通信战力方面,在美的帮助下,台湾已取得了可保证战时通信通畅的“跳频”关键技术。3、最重要的是台美正在进行“软件交流”,以使台军战时能够纳入美国作战指挥系统。美军目前正在协助台湾三军部队建构“数据链路”,以及整合三军指管通情系统,规划三军战情系统作战模式,也就是帮助台湾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化战情系统的神经中枢”,对台三军战斗力进行整合,并使其具备先进的资讯与通联系统,最关键的是使其能与美军构成相连的数据链路,进而纳入美国作战管理体系。 台湾当局这种自绑于美国“战车”的做法,受到了岛内各界的质疑。他们批评陈水扁当局趁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之机,“全面依附”美国,自甘做“他人手中的棋子”,而将台湾推入危险的境地。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在野党人士以及学者纷纷要求台湾当局不要错估形势,过份向美国靠拢,跟着美国的外交随波逐流,沦为美霸权的“马前卒”。 二、大力宣传造势,以提高台湾国际“能见度”,彰显台湾的“国际存在”是今年台湾“外交”活动的重要特点。 由于祖国大陆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公开“台独”在国际上没有空间。面对这一国际现实,台湾当局不得不采取迂回方式,将民进党惯用的宣传造势手法运用到“外交活动”之中,着重利用各种机会,尽可能地让台湾在国际上“发声”、“露脸”,以彰显台湾作为“主权独立政治实体”的“国际存在”,进而达到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的目的。无论是“过境”美国、“参与联合国”,还是其他“外交活动”的主要内容都包括大肆造势,刻意宣传台湾作为“独立政治实体”的国际存在。上海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从陈水扁一开始一再对外表示要亲自出席,到后来台湾当局故意缺席,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要籍此大造舆论,以引起国际关注。 三、从“外交部门”着手,通过“脱中国化”逐步落实“台独”理念 陈水扁当局上台后,先从人事入手,对“外交部”进行“绿(民进党)化”,今年开始逐步脱去“外交部门”的“国号”外衣,朝“实质台独”方向迈进。具体措施包括:要求驻外“馆处”将请柬、名牌、信纸上的官方标志“国徽”换成梅花;在“新闻局”出版的以海外读者为对象的2001年英文版年鉴封面上增添“台湾”字样,同时内文中的“国号”与“台湾”交错互用,并将中国全版地图从首页称至最末页,首页由台湾地区图取而代之;决定从2002年起在“护照”上加注“台湾”字样;着手准备将现有的以“台北”冠名的台驻外代表处改为以“台湾”冠名,为台湾“正名”。 四、动员“台独”分子在国际上进行公开的“台独”活动 民进党执政后,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无法公开进行分裂活动,因此十分重视动员与借助“台独分子”,在岛内外从事当局不便公开进行的分裂活动。在台当局的动员下,旅美“台独”分子在陈水扁等人“过境”美国、联合国大会会期,大肆造势,并游说美有关人士,寻求美对“台独”的支持。侨居日本的“台独分子”,以及“在日台湾同乡会”等“台独”色彩浓厚的台侨社团也十分活跃,与陈水扁当局相互呼应,在日本进行“台独活动”。他们与日本右翼势力相勾结,以演讲、出书、组织研讨会,甚至游行示威等形式,为“台独”造势。“在日台湾同乡会”与日本人团体“台湾研究论坛”还组织近200人在东京进行所谓“为台湾正名”活动,要求日本政府不要在华侨的国籍栏上写上“中国”。在李登辉访日问题上,他们从勾结日右翼势力向日政府疏通、组织动员驻日“台独分子”及日民间亲台势力向日政府施压,到利用日媒体为李登辉访日造舆论等,不遗余力,影响十分恶劣。 展望2002年 陈水扁当局在经过2001年底“立委”及县市长选举基本掌握执政权后,将更加变本加厉地在各个领域推行所谓的“实质台独”路线,而未来在国际上的分裂活动也将更加猖獗。 一是将利用WTO会员身份,凸显台湾“主权独立国家地位”,制造“一中一台”。台湾于2002年元月1日正式成为WTO正式会员。台湾当局将加入WTO视为“扩大国际参与”的重大“突破”,认为“对于扩展台湾的国际空间有非常正面的影响”,“外交部长”田弘茂声称将“在经贸内涵之外把WTO纳入整体外交策略的一环来规划”。台湾当局未来不可避免地将利用WTO舞台,将其参与的各种双边、多边经贸活动予以政治化,以达到突破一个中国框架的限制,制造“一中一台”的目的。 二是竭力挤入国际组织,WHO将是主攻目标。台当局已将2002年的推动参与WHO行动从过去的5月提前到1月,并将以往通过“邦交国”向WHO大会提案的做法,改为向1月召开的WHO执委会提案。台湾当局此举一是企图趁2002年中国不是执委国之机,通过执委会使台参与WHO的提案列入5月WTO大会临时议程;二是借此“增加这一提案的曝光及被外界讨论的机会”。台当局已开始全力接洽与游说担任执委的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瑞士等欧洲国家,并“促请美国在今年大会发言时支持台湾”。 三是在继续加固台美、台日关系的同时,强化对欧工作。台湾当局认为2001年对台美、台日关系出现了有利于台的发展势头,但与台美、台日关系相比,台欧关系不仅没有进展,反而有被压缩的趋势。因此,将台欧关系列入了对外关系“重点中的重点”,加大对欧工作力度,力争有所突破。英法是未来台的主攻目标,田弘茂已表示,因对法工作很重要,将考虑对驻法代表处增加人力、经费等。(编辑李炯) 相关专题:关注台湾“大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