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注台湾“大选”专题 > 正文

民进党执政回顾:2002年台湾经济回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10:17 中国网

  2002年,台湾加入世贸组织后,并未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发展仍受岛内外的大环境制约与影响,总体呈现“外温内冷”的格局。外部需求逐渐升温,成为带动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内部投资环境持续恶化,外商投资与民间投资双双下滑,内部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物价下跌,出现明显的“低增长,高失业、通货紧缩”形势。

  一、宏观经济形势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一)内需严重制约经济增长。2002年以来,台湾内需仍旧严重不足,上半年民间投资衰退11.5%,民间消费仅增长2%;预计全年民间投资衰退0.3%,民间消费增长2.2%,政府投资下降10.1%。由于民间与政府投资双双下滑,2002年投资率(投资毛额占GNP的比率)在去年衰退17.35%的基础上再次降至17.1%,连续两年大幅衰退。依“主计处”每半年公布的民间投资意向调查,2002年4月民间企业投资增长8.7%,11月公布的民间投资衰退9.3%。

  投资与消费的严重不足,制约着台湾经济增长。依统计,2002年上半,台湾经济增长2.57%,其中岛外净需求的贡献率为3.81个百分点,岛内需求贡献率为负的1.24个百分点。下半年,民间投资有所增加,尤其是2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重大投资增加较多,1-10月累计达6200亿元,但全年民间总投资仍呈下降趋势,加上消费需求有限,影响到经济复苏。不过,因下半年外贸增长较快,带动经济增长升高,第三季度增长4.8%。全年台湾经济增长率一般预测在3.1%左右,其中,台湾“主计处”预测为3.27%,台湾综合研究院预测为3.12%,亚洲银行预测为3.1%。

  (二)通货紧缩趋势明显。受整体经济不景气与需求不足影响,台湾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趋势。2001年,台湾的消费物价指数出现0.01%的负增长,2002年继续呈现负增长,1-10月下跌0.26%,11月又下跌0.55%,预计全年下跌0.2%。同时,2002年以来,广义货币供给量偏低,不足5%,远低于90年代以来的平均值9%。台湾通货紧缩压力增大,是整个亚太地区近年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除了国际原油与原料价格持续走低外,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需求不足,利率持续下调,货币供给降低以及入世后市场价格战等均是重要原因。

  (三)失业率持续上升。2002年,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台湾失业率在上年升高的基础上持续上升,月平均失业率超过5%,前10个月平均为5.2%,创下50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失业人口超过53万人,若加上“隐藏性失业人口”(失业但未找工作者)23万人,10月份广义失业人数达76万人,广义失业率达7.45%,预计全年失业率在5.2%左右,广义失业率将超过7%,平均失业时间在30周左右。其中,因中高龄失业人口增加,导致受失业涉及的家庭人口数达到117万人。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台湾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二、主要行业与部门经济形势

  (一)外贸与工业生产逐步好转。2002年上半年,台湾对外贸易持续衰退,但衰退幅度缩小,出口与进口分别衰退1%与6.4%。下半年,对外贸易逐渐回升,出口与进口出现中速增长。1-11月,台湾外贸出口增长5.7%,进口增长4%;预计全年出口增长6%,远高于年初预测的3%,进口因内需严重不足下调至5%;预计全年外贸顺差将达到173亿美元,将创下15年来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外贸出口呈现两极化发展,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出口衰退,但对亚洲地区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对大陆及香港出口呈现两位数的高增长,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1-11月,台湾对美出口比重降为20.7%,对日本出口比重为9.3%,两者合计为30%;对香港出口比重为23.7%,对大陆出口比重为7.4%,两者合计为31.1%,超过对美日出口比重之合。

  尤其是台湾的外销订单出现显著增加。2002年4月以来,台湾的外销订单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10月份订单金额高达134.6亿美元,创下近两年来单月最高订单。其中,订单仍主要来自美国,但比重已由2001年的32%降至2002年10月的30%;而来自大陆的订单金额所占比重则由19%上升为21%,大陆市场对台湾外贸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外销订单的增加,不仅有利外贸出口,而且有助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在外销订单增加的带动下,2002年台湾制造业生产出现较高增长。前三季度,台湾工业生产较上年同期增长6.5%,其中同期制造业增长7.7%。10月份,制造业生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8.6%,其中以金属机械工业增长最显著,达15.4%。尤其是台湾高科技产业表现依旧较佳。依台湾“经济部资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估计,2002年,外商对台资讯硬件业的采购金额高达4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4%左右,创下近3年来最高纪录;预计全年资讯业硬件产值为47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2%,资讯服务市场增长7.1%。

  (二)外资流入减少,对外投资两极化。由于台湾岛内投资环境的恶化及国际资本流向的变化,2002年,外商对台投资持续大幅衰退。依台湾“经济部”统计,2002年1-10月,外商对台投资金额为26.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衰退37.2%。从投资结构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占25%)、电子电器制造业(18.9%)、批发零售(12.1%)与电信业(6.6%),即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占了50%以上。投资主要来源地为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美国与日本,合计占对台投资的66%。不仅如此,台湾欧美商会在台会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据报道,台北美国商会会员从2001年初的875家减为2002年8月的750家,欧洲商会会员也由260家减为230家。不过,在台湾当局租税优惠政策与两岸直航升温的背景下,下半年以来出现一些跨国公司有意在台设立区域营运总部或研发中心,上述调查中也有18.6%的外商考虑在台设研发中心,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值得观察。

  台湾对境外投资呈现两极化趋势。一方面对大陆投资持续增长,1-10月份台湾批准对大陆投资为30.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2%,占了台湾对境外投资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台商对大陆以外地区的投资则持续衰退,同期批准投资金额为2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衰退26.1%。其中对外投资以英属中美洲与美国最多,但对台湾当局推动的“南向政策”的重点地区东南亚则投资不多。

  (三)金融与财政形势不佳。金融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台湾当局采取多种措施要求金融机构打销坏账,其中七大公营银行前11个月累计打销坏账1924亿元,并自第二季度开始呆坏账比率有所下降。依统计,到2002年9月底,全体金融机构的呆坏账比率由3月底的8.3%降为7.1%,10月底降至7%以下,预计全年降为6.5%,呆坏账金额降到1万亿元新台币以下。若加上所谓“应观察贷款”比率,七大公营金融机构的广义呆坏账降至10%以下。另外,基层金融机构的呆坏账比率由6月底的18.2%降为9月底的16.4%。但总体呆坏账问题仍然严重,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财政问题也日益严峻。民进党上台后,相继推出金融营业税减征五年、土地增值税减半,高科技产业租税优惠、老人年金与幼儿福利发放等及各种优惠贷款等政策措施,加上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困难,税收收入下降,在2001年下降6%的基础上,2002年1-10月税收收入为1045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8亿元,预期全年减少750亿元,导致财政收入减少,支出持续增加,财政状况持续恶化,2001年度与2002年度,财政赤字分别为2424亿元与2586亿元,2003年度财政赤字增加到2700亿元。同时,政府未偿还债务余额不断增加。依台湾“监察院”审计部发布的报告,到2002年底,政府一年以上的未偿还债务余额2.35万亿元,加上各种短期债务,合计政府未偿还债务余额达3.36亿元。政府财政赤字与债务的增加,将对台当局的施政与重大经济建设造成巨大压力。

  (四)股市下跌,汇市波动。2002年,台湾股市涨少跌多,成为台湾经济不景气的显著写照。2002年年初,台湾股市一度出现回涨,到4月下旬台湾加权指数一度突破6400点。但由于总体经济表现不如预期,加上政治与经济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此后股市一路下滑,8月5日首度跌破4000点,10月7日再度创下3924点的全年最低点,成交量也只有352亿元。随后,尽管股市小幅反弹,但大环境不佳,未能突破5000点,基本上在4600点左右调整。

  外汇市场是先升后贬,波动增大。年初,新台币汇率尚呈稳定,但随后因美元走软,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升值趋势,在7月中旬涨到1美元兑33元新台币的价位。随后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波动后,新台币开始贬值,一度贬到1美元兑35元新台币的价位。进入12月中旬,美元又一次走弱,日元转强,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又开始趋贬。

  (五)入世对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入世后,市场开放对台湾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2002年1-10月,台湾农产品进口虽只有57.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但原本限制进口的稻米与鸡肉等农产品进口显著增加,其中稻米进口增长23倍,活畜禽与肉类进口金额增长21.3%,水果及其制品进口金额增长6.7%,导致二期稻谷收购价格创新低,秋冬主要水果价格平均下跌三成。

  入世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岛内出现价格大战。尤其是顶新集团在台湾低价推出大陆创出品牌的“康师傅”方便食品,引起同业的低价竞争。同时由于入世后烟酒市场的开放,引起市场的激烈竞争与价格的波动。台湾正式开放大陆啤酒的进口,大陆知名品牌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进入岛内,引起市场的激烈竞争。另外,由于台湾开放酿酒市场及政策的重大调整,台湾出现米酒价格大幅上涨与假酒泛滥现象。

  三、2003年台湾经济展望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甚至有关机构调低200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但普遍预测经济增长高于2002年,对外贸易持续扩张,有利台湾经济外部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大陆经济与外贸发展势头良好,将继续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岛内,尽管政治因素与政策因素仍制约台湾经济的发展,但投资与消费将有所回升,有利经济的逐渐复苏。依台湾“经建会”预测,2003年,台湾经济增长率为3.53%,人均GNP为12205美元,失业率为4.5%,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0.87%。其他主要机构对2003年台湾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为:台湾经济研究院为3.27%,中华经济研究院为3.77%,台湾“主计处”为3.38%,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均为3.5%。由此观察,2003年台湾经济增长率在3.5%左右。

  企业对2003年台湾经济景气也逐渐趋乐观。依台湾经济研究院公布的10月份景气动向调查,对景气看好的厂商比例增加,认为未来半年景气好的比例由18.9%上升为20.4%,认为景气持平的比例由51.7%上升为61.1%,认为景气转坏的比例由29.4%减少为18.5%。但企业对台投资意向仍较保守,投资意愿仍低。据《天下》杂志对2002年外商暨岛内大企业CEO调查,73.8%受访者认为台湾投资环境“正在变坏”,未来两年计划在台湾扩大投资的外商占19.7%,计划撤资的为15.8%。在这种背景下,外商对台投资不会有大的增加,对外投资可能略有回升。

  在经济形势复苏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加上结构性的因素,台湾失业问题仍不易解决。在市场价格战持续,信用持续紧缩下,利率仍有望走低,加上周边地区普遍存在通货紧缩下,台湾的通货紧缩也难以有大的缓解。若发生美英攻打伊拉克的战争,则可能出现油价上涨及其他原料价格的上调,可能改变通货紧缩形势。

  由于经济形势不稳,加上岛内政治动荡局面难以改观,2003年金融市场仍将难以稳定,股市难有大的长幅,台湾证券商预测将呈多头格局,股价指数在4000点至7000点之间。新台币汇率也会有较大波动,但在美元可能走弱的情况下,外界预测有升值空间,国际数大机构预测2003年新台币兑美元汇率3个月为34.8:1,6个月为33.9:1,12个月为32.8:1。

  就部门与产业而言,在外销订单持续大幅增长下,2003年对外贸易有望持续回升,出口有望达到两位数增长。工业生产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主要产业将有较佳表现。(编辑李炯)

  相关专题:关注台湾“大选”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