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次说环保 臭味油锅赶出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8日23:40 城市快报 | |||||||||
记者黄卫/城市快报 天津各号颜料行,从即日起,天津城内禁止熬炼桐油等各类用油,不分白昼,违者严惩不贷。天津卫生总局 1906年2月,天津卫生总局布告一出,老城厢内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这下好了,再
这张布告一出,颜料行的老板可就为难了。“哎,看来卫生总局要彻底管我们了,他们没成立时没人管这事,他们一来怎么就不让干了呢?”颜料行的老板当时还不知道“环境保护”这个词儿,要是知道了,他们也就不奇怪了。这一年,天津卫生总局第一次清理天津老城厢的污染企业,颜料行的桐油锅首当其冲,“环境保护”概念首次引进津城。 熬油臭味飘津城 民众受苦不堪言 卫生总局:油锅限期挪窝 旧时的颜料行不但经营颜料,而且前店后厂熬炼桐油。和颜料行做邻居,每天就逃不开熬炼桐油中的那股臭味。日久天长,许多人都感到肺部不适,找大夫一瞧,呦!年轻轻的,肺出毛病了。 桐油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特产油料树种──油桐种子所榨取的油脂,元代经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介绍,桐油逐渐远传海外,成为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桐油用途非常广泛,旧时油布、油纸、油漆、油墨都要靠桐油才能制作。也正是如此,天津大大小小的颜料行都支起好几口大铁锅,不分昼夜地熬炼桐油。 过去熬炼桐油也很简单,将生桐油倒入铁锅内,沸腾后用小火煎熬并不时搅拌,密切注意火势与油温。如果油温过高可能着火时,则添加一些备用的冷桐油降低温度。桐油熬好之后,倒入容器中冷却后备用。说白了吧,按照旧时的传统熬油方法,就和现在被环保部门曝光的非法炼油厂类似,只不过过去由于技术局限,只能那样炼油。 不过,炼油也得讲究个道德呀,这老城厢几百口桐油锅每天排放的油烟味道四处乱飘,弄得人们怨声载道。刚开始时,颜料行桐油锅不多显不出来,后来一多了老百姓就受不了了。但百姓要告状还没有“理由”,人家是正经做生意,还给官府纳税。庚子之乱后,卫生总局成立,这个总局专门管理城市的卫生,颜料行的日子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这不,在1906年开始取缔城内这些“炼油厂”。 心怀不服求商会 寻找理由不愿搬 颜料商人:搬家日子难过 卫生总局的布告犹如颜料行的紧箍咒,让各号颜料行的老板头痛不已。按卫生总局的要求,十天之内所有的桐油锅都要挪到城外地广人稀的地方,对于前店后厂的颜料行来说,无形之中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在经济刚刚恢复的时刻,哪里舍得投入更多的资金建新厂呢。但不遵从卫生总局的命令又会遭到制裁,情急之下,几十家颜料行推举永信号、义盛和两位东家致函天津总商会,请求为其做主。 要说这颜料行的两位东家也真够煞费苦心,为了能求得支援,在信中把是理由的和不是理由的,都当成理由端了出来。 那两位东家辩解说,前年秋天,颜料行曾经接到卫生总局的命令,通令我们不准白天熬油,只能在夜间熬油。当时全城的颜料行全都照办,现在又不让我们在夜间熬油生产,我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呢?再说,熬油产生的不佳气味属于从油料中产生的,并不是我们颜料行故意弄出来的,这和卫生有什么相干?颜料行所熬的熟桐油,外省客人来津购买贩运的,占了九成,本地零售仅有十分之一。一旦挪移,是一事分为两处,花费倍加,所出的油必定加价出售。外来客商看到无利可沾,必然到其他地方购买,这一来不是影响天津的税收吗,所以,这是桐油锅挪移最不利的地方。 看来,颜料商人们也抓住了商会发展经济的脉,用影响经济来找推脱借口。 卫生总局限令颜料行将桐油锅挪到城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防止火灾。按照现在的科学分析,桐油本身虽无危险性,但容易氧化发热而引起自燃。尤其是新制品含油量大于3%时,在积热不散的情况下更易引起自燃。因此,熬制桐油也是非常危险的举动,谁家挨着颜料行,成天都提心吊胆。 理由勉强证不足 熬油气味损健康 卫生总局:不搬也得搬 明明桐油是极其易燃的油脂,但颜料行的老板们却极力否认。永信号、义盛和两位东家说:“引火一节,尤不足虑。盖外人不知熬油之法,以为油火相连,必易招灾。殊不知油稍见沸,即将火薪撤去,毫无危险之虑。故数十年来,因熬油所导致火患,更无闻见。” 对于这些言词,卫生总局根本不信,但商会的各位商董们却深信不疑,并且致信卫生总局解释。无奈之下,卫生总局也没给商会留面子,当时复信:“数十年来,因熬油失事者,津地已非一次。贵商会同系天津人,当必深悉,若说其必无火患,贵商会恐无把握。” 为了几百口桐油锅的搬迁,卫生总局的卫生警察与颜料行的商人们唇枪舌剑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一方认为桐油锅有碍卫生,一方坚持卫生局无权管辖,而且还让商人增加负担。后来,商人提出了让步的请求,决定自己“整改”,以求卫生总局同意让他们留在城内。 不过,卫生总局真不给商人们面子,你说桐油气味出自天然,不是商人们故意制造出来的气味,不属于卫生的管辖范畴,好,我就告诉你们为什么卫生总局要管:“根据卫生总局的调查,熬油气味,导致肺疾,无论何时,均碍卫生,何分昼夜?如说夜间熬油,便无妨碍,断无此理。颜料行所说准令夜间熬油,本局并无此谕。” 对于移锅熬油,会产生经营不便的说法,卫生总局对颜料商进行了回应:各商号在城外,大家选一片土地,公立一块专用熬油区,不过每家出一点力量花费一少部分钱财,却可以随时熬煮,较之只能在深夜熬煮的情形,会更方便。借口干一事分为两处,花费加倍等词语,未免危言耸听。 卫生总局的官员对此表示:“妨害治安,固关紧要,而本局责在卫生,则凡有碍卫生者,尤不得不悉力祛除。如徇数商之私便,而不顾全城民生之大不便;甚非本局设立之初心,又况乎移锅熬油,毫无不便耶!在各商不过安于习惯,以迁改为劳;然在贵商会,利声相权,孰轻孰重,必能毅然决然,以绝其希复之心。” 旧时天津卫生总局还属于巡警局的一部分,如果卫生总局发布告示有人不遵,则由警察出面强制。为了桐油锅搬家的事,巡警局将各个颜料铺的掌柜传到局里一通训教,严令必须按卫生总局的要求办理,十天内必须搬家。 商人胡乱整改 企图蒙混过关 像城市拆迁一样,颜料行里还真有几个钉子户,就是赖着不走。不过,他们也没敢明着硬顶,而是采取了“整改”的方法,希望能够蒙混过关。 当卫生警察查到永信号时,几个警察惊讶地发现熬桐油的后院变了样,原先一个空院加盖起了罩棚,罩棚之上立起了一个高大的烟囱,高有数丈,而十几个工人正在挥汗如雨地熬着桐油。虽然还是冬天,罩棚内的热浪烤得人满脸通红。“你们怎么还不搬?磨蹭什么呢?”领头的警察问道,“几位爷,您看见这罩棚和烟囱了吧。”掌柜的闻讯从前院跑了进来,“您瞧,有了罩棚和烟囱,这熬桐油时的臭味不就比原来小多了吗,而且邻居反映我们这总有焦炭味不也闻不见了吗?我们东家问了一个高人,那位高人说,油烟放至空中,随风涣散,就没有气味。这样也不会妨害邻居,也不影响邻居们的健康,我们也就不用搬家了。”掌柜的洋洋自得地说。 “呸!别不懂装懂了。”领头的警官说,“别以为我们不懂科学。我告诉你,虽说你安放了烟囱,但油气空中旋绕,一样能够往下落。城厢内外,人烟稠密,每天你们烧柴火的味道根本也散不净,也不可能往天上飘。油烟由烟囱放到空中,再由空中落下来,受害的人比以前还多,更影响卫生。我劝你们也别动歪脑筋了,赶快搬家。城外地界宽敞,空地又多,你们随便用。干嘛跟城里的百姓过不去。” 以身试法被抓 当街示众游行 天津有句俗话“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您还别说,还真是这回事。就在卫生总局三令五申,不准在城内熬油加工生产的命令颁布不久,警察夜间巡查时,将熬皮膏的起泰号小伙计任少春抓了现行,不但被罚款杖责,而且还批枷带锁地被游街示众。 1906年3月的一个晚上,几个巡警照例在重点区域巡查,为的就是防止个别商家利用夜间熬炼油脂。刚进起泰号的胡同,就闻见一阵糊臭味迎面而来。对于起泰号的老板任士林,几个巡警再熟悉不过,就是他顶着上命不遵,和警察犯“楞”。多数的颜料商和其他有这项业务的商号将大锅挪出城,就是他顶着不搬,巡警一来他就说撤锅不干,这下可好,人赃俱获。 没等里面人明白怎么回事,几位巡警已经出现在了任少春的面前。“哎呀,几位爷,不关我的事,是我老板让我干的。”任少春哭着说。“少废话,回局里再说。”转天上午,倒霉的小伙计任少春披枷带锁地被警察拉着走上街头,一边走一边嘴里大声说着:“我是起泰号的伙计,违抗命令在夜里熬油,呛的邻居睡不好觉,大家可别学我!” 起泰号老板任士林闻听,如坐针毡,自己犯了错却让伙计在外面顶罪,这让同行笑话,但自己已经把卫生总局得罪苦了,没法出面。想到最后,任士林只好向总商会求援,请求商会出面保出任少春,而自己赶忙将熬制的设备搬出城去。 有了起泰号的教训,其他几位钉子户也没敢耽误,马上将那些大锅搬家走人。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