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险公司6大危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15:08 青年参考 | |||||||||
除了面临外资寿险公司的竞争压力,中国寿险公司存在着的6大危境: 分销渠道迅速演变 最近个人险的业务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竞争激烈,一些主要的大城市更是如此。再有,一直以来保险代理的问题多多 ,如客户服务差、销售时发出误导信息、整体代理诚信
团险寿险被视为一个关键的市场,有望在养老体制改革和整体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快速挺进。效益好的大型国企和跨国 公司都是这一产品的最先采用者。团险在中国主要是通过很强的商务关系销售的,因此,国内保险公司都面临着提高销售和营 销能力的挑战。不幸的是,团险中的不良操作甚为普遍和猖獗,比如诱导型销售和其他“灰色”活动。截止到2003年末, 保监会仅向6个国内保险公司下发了经营团险的牌照。 无差异产品将被替代 银行保险:几乎每家银行都有多个保险合作伙伴,这种伙伴关系通常是建立在企业一级层面。寿险产品的选择范围一 般可以分成两大类:纯保障型产品属短期保单,时限平均1年,覆盖医疗和意外伤害等。2002年,纯保障型产品占寿险保 费总额约10%。 保障兼储蓄型产品合同期更长,从5年至20年不等。它包含三种次级产品:传统年金型、增值红利型和单位连接型 。还有一小部分保单是增值型和单位连接型的混合产品。今天,每卖出的5份保单中有4份是属于保障兼储蓄这一类的,后者 的70%又属于增值红利型。 各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几乎没有差别。一份特征类似的增值红利型保险可以从中国人寿、平安、新华人寿、友邦保险或 其他任何公司那里买到。如果哪家公司有任何产品创新,该产品会迅速在竞争对手中得到广泛复制。 持久比例不断降低,消费者很谨慎 根据调查许多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知识十分有限。这一现象部分是源于代理的诚实度和技术水平欠佳。 个人寿险保单的持久比例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徘徊在90%至95%的水平。与其他成熟市场(如美国)相比,中国的 这一数字看起来非常乐观。但是中国的保险市场仍很年幼。随着市场的发展,持久比例可能由于更多的消费者赎回到期的保单 而降低。此外,与代理的不快体验会打消许多中国人日后再次购买寿险产品的念头。 投资选择有限 保险公司大量依赖投资收入作为收益来源,从而支付红利和索赔。然而在中国,各家保险公司一直面临着两个关键难 题:缺乏运行良好的资本市场;在低回报环境中的投资机会有限。 国家把寿险公司的投资限制在低回报的“安全”工具范围,比如银行存款和短期债券。但是保险公司一般手握大量待 投资现金,可以与银行议价得到比其他企业和个人更高的储蓄利率。因此许多消费者干脆将银行的定期存款转为寿险保单。然 而鉴于受控制的投资环境,这些投资工具(资产)的期限比公司销售的保单(负债)的期限要短得多,从而造成资产-负债期 限显著不匹配。 利润压力严重 中国的寿险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利润压力,主要原因是客户获取成本昂贵。在中国,销售费用非常高,支付给代理的佣 金(对于期缴保单)最高可达65%。在第一年,期缴保费的佣金一般为30%。而在成熟市场比如德国,期缴保费的佣金则 约为10%。 业务增长迅速。许多保险公司在最近的几年内迅速地戏剧性地扩张,开设分公司,雇佣代理人,营业额增长达到平均 每年40%的水平。这种“地盘争夺”肯定需要某种形式的资金支持,或是通过初始的流动资金,或是来自利润积累。 代理管理。一些领先的中国保险公司拥有着数十万的代理人队伍,需要大量的资源来管理和培训。而不幸的是,许多 代理人并没什么业绩。 历史遗留的保证利率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保险公司为了与银行存款竞争,在签保单时保证了较高的回报 率。而利率的下跌使保险公司不得不继续填补这些保单带来的严重的负利差损失。 监管环境需要转变 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监管机构也在整个产业的塑造中发挥着意义重大的作用。虽然整体的监管环境已经得到了显 著的改善,但是中国要想成为发达的全球寿险市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许多保险公司正在等待着改革: 市场准入。跨国保险公司正在寻求中国其他城市的市场准入,并在热切盼望着新的产品和新的地域市场的开放。。 偿付能力及资本金。中国寿险公司需要更注重他们的财务管理。一些公司正趋于资本紧张,偿付保证金远低于国际水 平。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