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致远舰:等待重见天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4日14:09 新民周刊

  撰稿/李泽旭

  带着满身的伤痕与悲愤,它默默地沉入了海底,也许是背负不了那么沉重的期望,也许是不忍再多看一眼腐败与懦弱。

  一个多世纪以来,陪伴它的只有海浪的呜咽。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2004车展大饱眼福

  今年5月,一条消息似欲拨开它身上沉积已久的泥沙:“沉海110年,清末战舰9月打捞出水”。

  致远,真的就要重见天日?

  “致远”身后事

  香港文汇报报道称,中日甲午海战发生地的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将于今年9月17日将致远舰整体打捞出水。报道披露了此次打捞的关键细节:项目已上报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打捞资金已基本到位。东港市正与中国海军相关专业打捞单位积极合作,开始对致远舰进行前期勘测工作,7月开始正式打捞,9月舰体正式出水。

  今年9月17日,是甲午海战110周年纪念。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受命运送增援平壤的部队。9月17日上午,中国北洋海军镇远号的瞭望哨发现南方天际出现淡淡轻烟。伊东佑亨率领日本联合舰队,向今天的辽宁丹东大鹿岛海域扑来。12点50分,中日舰队相距5300米,定远舰305毫米口径的主炮发出了第一炮。

  战斗极为惨烈。下午3点左右,巡洋舰致远号伤痕累累,随时有沉没危险。管带邓世昌决心玉石俱焚,用舰艏冲角拦击日本巡洋舰“吉野”。他大声喝道:“我辈从军为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不过就是一死,用不着纷纷乱乱!”日舰慌忙躲避,炮火齐发,终于击沉“致远”。

  东港市大鹿岛附近正是昔日黄海大海战的战场,岛上居民说起打捞致远舰,感慨颇多。

  他们说,最先觊觎致远舰的竟是日本侵略者。1937年至1939年,不断有日本船只往返于大鹿岛和致远舰沉没地点之间,不时有沾着海水与海草的枪、炮、炮弹被运上岸。曾经被日本人强行征用的渔民回来后,道出了其中原委:日本人在打捞致远舰。为了捞起更多东西,侵略者甚至动用了炸药。

  此后,中国人也多次试图寻找、打捞致远舰,但没有任何结果,80年代末的那次勘察中,一名潜水员遇难。直到7年前,在迄今声势最为浩大的打捞中,才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果。

  1996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中国甲午黄海海战致远舰打捞筹备办公室”,指挥部就设在大鹿岛。

  记者在当时的宣传画册上看到,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会长张序三中将为总指挥,下设总策划、领导小组、专家组、办公室,机构组成人员共30余人。并动用了国内唯一的流动舞台车,准备以北京为起点,行程1.2万公里,穿越68个大中城市进行宣传。

  1997年4月30日至8月29日,历时122天的勘测在大鹿岛居民的帮助下进行,致远、超勇、经远、扬威4条战舰全部定位成功。

  人们甚至已经开始讨论如何保存致远号的问题。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文艺界委员王为政提出:“致远舰的历史是与中华民族百余年来抗敌御侮的历史联在一起的,虽残犹荣,它的历史意义、文物价值不在于‘形’,而在于‘质’。”建议“原样保存,并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保护,防止继续锈蚀或风化”。

  国家文物局紧接着于1998年6月20日对此提案答复:“我们完全同意您的建议,坚持‘整旧如旧’原则,绝不改变出土水文物原貌。”

  万事具备,只欠出水。但就在人们翘首以盼致远舰出水时,一个消息突然传来,“筹备办公室”被国家文物局撤消!

  1999年11月10日,江苏澄西海洋特种工程有限公司向大连海事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致远舰打捞工程批准和策划方——国家文物局、东港市政府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企业文化研究所,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偿付原告借款、工程款及其他损失共计243.4万元,同时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同意继续由原告承担4艘战舰的打捞任务。

  法院判决部分被告偿付原告工程款,但继续打捞的诉讼请求被驳回。声势浩大的打捞工程,渐渐地就悄无声息了。

  计划再度搁浅

  7年后的今天,打捞致远舰似乎又被列入日程。但记者采访发现,报道中言之凿凿的日程表,并没有一一落实。

  5月28日,记者联系到此次打捞的具体负责人,东港市政府秘书王福生。

  《新民周刊》:“有消息说今年致远舰将在沉没110年后打捞出水?”

  王福生:“是有打捞致远舰的计划,但后来一看无法实施。”

  《新民周刊》:“停止的原因是什么?何时能够实施?”

  王福生:“原因我不清楚,但今年肯定不能打捞了。”

  王福生语气中带着惋惜。东港市政府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没有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是此次打捞中止的主要原因。

  据当地一些媒体报道,王福生曾对打捞工程搁浅作出几种解释: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并没有真正探明致远舰的沉没地点,而且致远舰是在黄海海域,淤泥深,打捞难度很大;国家文物局对文物打捞控制非常严,不会轻易批复,而且文物一旦打捞上来如何保护、维修费用哪里开支都是难题;对任何单位或个人提出的社会筹资打捞致远舰,我们都非常审慎,这是一种政府责任。1997年的那场骗局,是具有个人目的的商业炒作,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据称,1996年初有人自称文化部下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企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东港市政府合作打捞致远舰。但当声势浩大的宣传促成的募捐活动掀起高潮时,国家文物局突然撤销了领导小组,停止一切募捐活动和致远舰的打捞,收回打捞的批文。王福生说,当时国家文物局已经察觉到整个募捐活动“有猫腻”。

  王福生透露,今年再次提出打捞计划的是北京的一家电视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55周年、甲午海战110周年,同时还是建台周年纪念。整个打捞主要方案都将由这家电视台提供,他们还将向社会筹资五六千万元。

  可行的“大开挖”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清末实业家、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在《闻大东沟战事感作》中描写的这幅壮烈场景,至今仍印在中国打捞业元老、上海打捞局首任局长、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张智魁的脑海中。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这位7年前打捞致远号的现场指挥、专家组副组长说他并未得到再次打捞致远舰的消息,但他判断:“此次打捞还是‘造势’,如果搁浅的话,原因并非技术准备不成熟。”

  今年已80高龄的老人吐字清晰:“经1997年的大量勘测,致远舰沉没位置已经测定,虽然海上打捞难度大,但技术上完全可行。”

  1997年11月10日的勘测验证报告写明,致远舰沉座概位(编者注:可能位置)13处,经远舰沉座概位4处,超勇舰沉座概位3处,扬威舰沉座概位5处。沉座概位点之多,沉没年久,被日本人野蛮拆卸,泥沙淤积之深,寻找、定位难度之大,为我国打捞史首例。通过磁力探测33.36平方公里,声呐海底扫描22平方公里,传统扫海搜索73.83平方公里,深水探摸31次,逐个排除疑点,找到了4舰的确切位置。致远舰定位在距离大鹿岛约13.5海里、距黄石礁约3000米的一处海床;超勇舰位于大鹿岛西南10.79海里;扬威舰沉没于大鹿岛西南约7海里处;经远舰沉没位置距大鹿岛22.67海里。

  专家组根据现场探查验证和专家论证会,对现场勘察、探摸、定位及打捞实物综合分析、判断,同意江苏澄西海洋特种工程有限公司和现场指挥部对致远、经远、超勇、扬威4舰的定位、确认,宣布致远等4舰已经找到并准确定位。

  专家组组长、中国历史博物馆俞伟超馆长等多位专家,以及总指挥张序三中将当年在验证报告上签了字。

  针对沉船在海底五六米深的泥沙下的情况,张智魁设计出我国首例特殊打捞方法:大开挖式。先将沉船周围泥沙挖出,再用浮筒、浮吊将露出海底的致远舰抬起,拖离。然后上滩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工程总费用估算3000余万元。

  “打捞的黄金季节就在5月到9月,那也是捕黄鱼的黄金季节。”张智魁说。

  打捞“致远”价值何在

  在打捞与叫停的反复过程中,存在一种不同的声音。1997年有人称致远舰已经是一艘毫无价值的战舰。虽然这个判断不能被多数中国人接受,但却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张智魁说,日本人以炸药爆破方式野蛮拆卸了致远舰四层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估计泥沙下埋藏的只剩下船底。残体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海水腐蚀,打捞时很容易解体。相比之下,经远舰的很大一部分还露在泥沙上面,舰身完整,打捞更有把握。

  花费几千万元整体打捞一艘残破不堪的战舰,值吗?

  在致远舰之前,“中山舰”是我国第一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目的、采用整体打捞方式出水的战舰。

  曾为湖北省中山舰打捞专家组组长、武汉市中山舰修复保护工程专家组组长的船舶专家李建球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介绍了7年前成功出水的中山舰现状:1997年1月中山舰打捞出水后被安置在湖北船厂修复,2001年修复保护工程竣工,至今搁置在船厂船台上,烟囱、桅杆都没有安装,原因是罩住中山舰的棚子根本容纳不下这些高大的装置。

  李建球告诉记者,中山舰当时的打捞费用是450万元,到现在却只能在偏远的船厂进行初步展示,除了集体活动之外,前来参观的人很少。中国舰船研究院701所为中山舰设计了利用浮船坞进行展示的方案,这样不仅占地少,还可以沿江拖行展示。但是建造浮船坞的费用是1000多万元。政府设想将中山舰建成有“造血功能”的展馆,目前来看根本实现不了。船舶维修保养一般期限为五六年,其间还要经常维护。因为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中山舰“现状很不好”。

  根据东港市旅游局规划,东港将要建设大东沟水上乐园项目,以甲午海战为主题,项目包括将太平湖公园改造为甲午海战观光区,主要景观和设施是把甲午海战的战争场面及设施建成甲午海战微缩景观。另外还有北洋水师蜡像馆,在东港路大桥东侧南岸水面上建一尊规模宏大的邓世昌塑像。

  而李建球说:“致远舰打捞、修复、保护的投入将是中山舰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