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的最后守陵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14:58 外滩画报 | |||||||||
明孝陵的变化,一直以来是跟这个家族、以及家族之外的所有人息息相关的。 外滩记者王杰南京 从几天前搬进孝陵卫附近的新居,接受着一拨又一拨记者的探访,74岁的老人周崇熙开始了一生中最为细致的疏理 。
几乎所有的记忆,都是从明孝陵开始的。 在周崇熙看来,朱元璋埋身其中的那块土地,恰恰是他们周家精神固守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因为,他们是大明开国皇 帝的守陵人。 26代守陵人 周崇熙对于守陵人的感知,其实始于他很小的时候。那些夏季的傍晚,祖上老人的嘴里常常会半叹半吟地流露出淡淡 的哀愁。 在朱元璋驾崩身埋明孝陵的时候,他们周家被人从安徽凤阳挑了出来,荣耀地成为“食朝廷俸禄”的守陵人。 但是,祖先传承下来的这个承担着荣耀的职责,却是没有皇榜或者官方文件依据的。究竟为什么守,怎样守,其实就 连周家自己都说不清。倒是被称作中山陵活地图、活档案和活辞典的文物专家刘维才,作过比较确切的探索:守卫明孝陵的, 原来有5600名精锐的大明士兵。后来明朝消亡,不再有兵丁把守。 “反正是半隐居似的,生活在明孝陵的附近,每天挂像、上香。”一边躲避着改朝换代的风雨,一边继续用虔诚的守 候,构建孤独的精神家园。 到了周崇熙这一代,繁缛的上香程序早已被忽略了,然而每日对朱元璋挂像的供奉和收藏,却雷打不动地延续了下来 。屈指算来600多年,周崇熙已经是26代了。 周崇熙说,“听老人讲,从祖父的祖父开始,就没有朝廷的俸禄了。” 生活所迫,使原来隆重虔诚的细节被筛减了,到了最后,只有一种义士般的信念支撑着,使周家继续固守着精神深处 的家园。斗转星移,岁岁年年。 周崇熙很小的时候,并不能真切的感受守陵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觉得“那只是一张丝状的画像而已。” 周崇熙现在还记得,画像中的朱洪武坐在太师椅上,穿的是和尚服装,双耳齐肩,五岳朝天,脸上用朱砂点着72个 黑痣。 周崇熙的父亲周德财和五叔周德宝每天早上会把享殿外的落叶打扫干净,然后把朱洪武的画像挂上去,画很大,高约 八尺,宽近一米,挂的时候很费劲。然后,他们就在享殿里面摆上茶摊,淡淡地招呼着循着历史拜谒的游人。 “那时候只有我们一家住在明孝陵,可以在享殿里卖茶水。直到解放后搬到围墙外。”周崇熙说。 一张画像的命运 被周崇熙的父亲和叔叔每天挂上和取下的朱元璋画像,是太平天国时期仿制的。 周崇熙记得父亲说过,这张祖辈照看的画像很重要。因为这个像始终是挂在明孝陵的享殿里。享殿是专门供奉神主的 地方,建造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名贵的金丝楠木。后来享殿毁于咸丰三年的战火,如今的享殿是同治年间重修的,格局和材料 都比不上原来的好。 1937年,日本人攻陷南京,周德财把那张画摘了下来,把两头剪掉,只保留中间的画心,细心地卷好,放进一个 破旧的棉胎里,外面用麻绳捆好。逃离明孝陵的时候,其他什么都没有带出来。 一家人躲进了南京颐和路上的难民区,一躲就是一年。那张画晚上被父亲枕在脖子低下,从来没有离开过。 “那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破旧的棉胎。” 一年之后,局势渐渐太平了,一家人重新回到了明孝陵。回去发现享殿被炮弹炸了一个大洞。 他们就在享殿后面找了个房子住了下来,那时候偶尔会有日本兵来,画像就放在破席子底下,没有拿出来,加上画像 已经被剪开了,已经没有办法再挂出来了。 1940年,汪伪政权的南京市长蔡培到了明孝陵,问及画像,得知情况后让人把画拿去装裱了一下,周家得以重新 重复以前的故事。平时画像都是父亲和五叔他们去挂,后来周崇熙自己去挂像,早上七八点挂,晚上四五点收,慢慢地就成了 一种习惯。 1952年,毛泽东在罗瑞卿的陪同下来到明孝陵,当时周崇熙是民兵中队长,领着一连民兵在外围警戒。 回家后,周崇熙见到好多乡亲正在争着跟父亲握手。家族的人告诉他,毛主席看望了父亲和叔叔,听他们说了画像的 事,还连声赞叹。 朱洪武逝去了,但是他的陵墓得到了后朝人的继续尊重,而他们这个被朱氏选择替他们守陵的家族,也在虔诚的守候 中得到了朱洪武的庇护。 “一家十几口人,在享殿里卖茶就能够维持生计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真的是受到了朱洪武的庇护。” 1956年,因为备战的需要,周家和居住在明孝陵围墙外的全村人开始迁移。 那张画像自此被挂在享殿里,十多年间,一直没动过。周崇熙记不得回去多少次去看了。每次总是像回到了故里,面 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但感情深远的故人。坐一会、看一会,然后转身孑然离去。 周崇熙的父亲周德财,经常会要求子女陪着自己,走上几里路回明孝陵去看。一直到搬离明孝陵四年后,没有了寄托 的周德财郁郁而终。到他去世,他整整在明孝陵生活了60年。 21岁就到了镇上工作的周崇熙,随着频繁的搬迁,也离开明孝陵越来越远了。如今他位于孝陵卫晏公庙新村的新家 ,离明孝陵有三四公里的距离。 周家的祖坟如今还在明孝陵,紧挨着紫霞湖。原来管理局通知要他们迁移,他们舍不得,就干脆把坟平了,只留下一 个标记,年年清明的时候,回到这里祭祖。这让他觉得,周家已经跟那个走远的朱洪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原来在明孝陵一起长大的十几个堂兄妹,现在分布在国内外,聚到一起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回明孝陵去看看,他们 觉得那里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 不过在周崇熙老人看来,明孝陵已经不是他年幼时那座肃穆幽深的陵墓了。感觉有点物是人非,开发带来的改变,对 他而言,就是一种沧海桑田般的变迁。原本破旧的东西逐渐被新型的建筑材料替代着。周崇熙为这份改变高兴,又有些失落。 老文物工作者的情怀 同周家一起见证明孝陵的变迁的,还有75岁高龄的刘维才。 从1949年到中山陵管理处,到退休,他在那里生活了55年。他熟悉明孝陵的每一个典故和每一段历史。 那时,刘维才几乎每天看到周崇熙的五叔跟周崇熙的父亲一起挑着担子,画像就卷着放在挑子的一头,另一头放着茶 水和大碗。 周崇熙的父亲排行老三。刘维才专门问过他,他们守陵有没有什么祖训。回答说,周家十几代人都是看陵的,从祖先 开始就一直传了下来。 那时他们已经搬到了明孝陵东边的围墙外,那里渐渐有了17户人家,成了明孝陵东村。 1956年到1958年,中山陵管理处把明孝陵东村全部搬迁,那时候周崇熙已经到孝陵卫镇上工作,他的家人都 随他到了镇上,其他的村民则被中山陵管理处吸收为职工。 他们搬走后,朱元璋的画像就没有再带走。一直挂到“文革”。 1969年,刘维才被下放到农村改造,那个画像就此没有再见过。等到他1979年重新回到这里的时候,才从江 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老专家金奇那里得知,画像被造反派取了下来撕破了,交到了当时一位姓秦的军代表手中,军代表曾经拿 着这幅画询问装裱的事,得知装裱费比较贵时,军代表又把画像拿走了。 此后不久,军代表撤出,分到了安徽合肥,那幅画就再也没有人见到过。 1979年重新回到这里的刘维才,开始利用国家文物局的40万元拨款,着手实施明孝陵的修复。那时候围墙有7 处倒塌,明孝陵大门、明楼,还有所有的石门槛已经被毁,一片破败。 他首先请了当代美术家钮宛君,重新制作了一幅朱元璋画像。这张像很丑,马脸、猪嘴,还有72颗黑痣。 到了1982年,中山陵管理处调来一个姓刁的女同志,刘维才又请她画了一幅朱元璋画像,这两幅画如今还收藏在 中山陵文物管理局。 一幅头角峥嵘,面目丑陋,一幅一团和气,沉稳威严。据说这就是朱元璋生前流传的两个版本。 明朝开国皇帝的狠毒和锐气,都凝固在这些沉默的水墨里,成为渐渐被世人淡疏的背影和一种历史意义上的符号象征 。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