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母亲此生最开心的岁月是中西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17:40 外滩画报

  外滩特约撰稿程乃珊/文

  著名女作家程乃珊的家族中,三代女性都毕业自中西女中。母亲潘佐君今年86周岁,是中西女中1940级的毕业 生,至今仍对中西女中情有独钟。程乃珊记述了母亲的中西十年,也再现了半个世纪的贵族女校的点点滴滴。

你是老虎還是變色龍?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眼急手快连连看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上海著名贵族女校中西女中,另有一个正规的很少人知道的充满书卷气的中文校名——墨梯女中,来自中西的英文译 名McTyeireC,可谓音义两全。

  中西有校歌、校旗、校训和校色。

  老妈潘佐君今年有86周岁,为1940级的中西毕业生,至今仍背得出校歌全文,记得校训为:LoveLive andGnow(信、望、爱)。

  中西校服为墨绿色旗袍,平跟扎带皮鞋,校规严谨,虽学生多为非富即贵人家,但没人烫发化妆,佩戴首饰,校园内 洋溢着浓郁的书生气。

  妈妈自小中西(中西小学)起,一路在中西初中高中毕业前后十多年,算得上一个名副其实的中西人,洋派活泼,近 年身体不最好,但与年轻人仍无代沟。

  中西毕业后老妈考入圣约翰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受中西母校聘请——此为中西惯例,鼓励校友回母校服务——任初中 二的英文老师和级任老师。周信芳的女儿,《上海的女儿》作者周采芹,就是妈班上的。

  爸爸程学樵为银行家程慕灏的长子,中法大学生物化学系毕业,为德资拜耳药厂工程师。他们很自觉就实行优生少生 ,只我和哥两个孩子。妈说,这得自中西的熏陶教育。

  严格清制的寄宿生活

  因为中西属美国圣公会的学校(宋庆龄之父、上海沐恩堂都属该教会),所以规矩极严。学生每两周才可回家一两次 (1941年太平洋战事起,日本人占据校园,学校被迫搬迁,才成为走读)。

  学生宿舍以房间大小分两人,四人一间,每天起床要整理好房间书橱,理整齐后才可离开,事后有舍监逐间查看打分 ,张贴在校园布告栏上,哪个床铺整理不合规格,要扣操行分数。

  出于对学生负责,舍监主任每晚要巡夜注意学生一应举止行动,不懂事的女孩为她取了个名字“猫头鹰”——除了她 戴着深度近视眼睛酷似猫头鹰,还因为她和猫头鹰一样总是夜间活动。女孩子们仍一批一批毕业,猫头鹰的绰号却代代相传, 甚至家长见到她,也会脱口而出一声“毛老师”!

  舍监主任也是一个老小姐,孑然一身以中西为家,其实心地十分善良,容忍了女孩子的恶作剧。1951年,她退休 回老家汉口,不久就去世,大约她实在眷恋自己服务一生的中西园。

  学校伙食,为八人一桌,两荤两素一汤,有几个阿妈盛饭张罗,但这些娇生惯养女通常不会添饭,不过一定要将饭碗 内的吃掉,不可剩饭,桌面也不可有饭粒散落,违者扣操行分。校方要学生有“粒粒皆辛苦”的珍惜之心。

  学生家长不能送小菜来,学生必须吃校中伙食。宿舍里校园内严禁吃零食。学生可带糖果饼干之类,但必须盛放在统 一的贴着名字的篮里交校方统一监管,每天下午三点时分下午茶,学生就可三五成簇去起坐间领些零食吃点心,但切忌带往宿 舍。下午茶时间一过又要交回,违者扣操行分。因此每天下午茶是女孩子最开心的时刻,大家茶叙一番,可放松一下。

  老妈从小就不许我和哥在大街上吃东西,哪怕冷饮,大约就是那时养下的习惯。其实在公众场所和卧室进食确实既不 雅又不卫生。

  因为是女中,校园内清一色都是女教师,其中不少为外国人。她们都是教会中人,生活清制单调,或许缺少社交,多 是老处女,对这些天之娇女,她们是十分羡慕的,也是十分严格,大约有点心理不平衡吧。

  校园内仅有的两个男教师为两位前清秀才,任教国文。其中一位杨漱霞先生,妈妈直至五十年代还与他有来往,他是 嘉定人。女学生不懂事,逢两位老学究上课,就结绒线,看小说,传纸条……每次上国文课,需薛校长亲自压阵。不过,中西 出来的学生,中英文两支笔都拿得起,与校方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关。

  上海女子银行(徐志摩前妻所办)在中西校园内设有一个小分行,每周开放半天,供学生去提取零用钱或交膳宿费。 银行设在大礼堂隔壁的行政大楼,与一般银行营业厅无异,只是开间小一点,只有两个女职员轮流当值。

  逢注册收费日,家长就亲临将学费直接交入校园的女子银行。中西学费昂贵,一学期一百大洋,还不包括膳宿书簿费 等。

  就读中西的花费,更大的是在校园为同学开生日party,请你去,要准备礼物和行头(衣服),礼物不能普通, 衣服又不可以重复,你往我来,每次回家过周末都有party,这笔开销很利害。还有万圣节、圣诞节、演戏化装part y,都要自己掏腰包的。

  就读中西的学生家庭,富有之外,还需开明新派。特别在早期,学生家长多为留洋归来的专业人士,名会计师、名医 师、名律师等,反而少公馆人家的千金。笔者外公为圣约翰毕业生,后任职中国银行加尔各答、西贡、香港、伦敦等海外分行 主任,财力与大老板无法比,但比他们开明开通,坚信女儿和儿子都应该培养成长。

  初中就开设计划生育课

  早在上世纪十年代起,中西已在初中开设优生课(计划生育),你讲先进不先进?

  母亲是在初中二就接触FamilyPlan(计划生育),校方专门请来妇科名医来校讲授“一个不算少,二个正 正好,三个可以了,四个太多了”。

  学校还请儿科专家来教幼婴儿常见病预防。母亲记得其中一位,是德国回来的沪上小儿科名医高镜朗。

  问母亲初接触计划生育羞不羞,母亲回答想也没想到过羞,只当一门课上。

  学校特设家政课,上的就是这些课程:小儿心理学、优生学、小儿常见病预防、插花……烹饪课自然不可少,有专门 实验室,就是一只大厨房,已具备今天上海人新居厨房水准,吊橱煤气灶工作台,一人一位,实验操作。

  家政课还有电影看,是纪录片,专向女生介绍各种世界品牌的生产过程,如化妆品香水唇膏的生产过程及厂房旗,英 国某品牌瓷器的历史及生产流程……以提高学生品位开拓眼界。所以中西女生办嫁妆乃至后来成家,买什么需什么品牌,她们 心中都有一本账。无疑当中有显著的商业行为,但学生们仍感激那段教育,如此双赢的行为,何乐而不为?

  为培养标准新女生,钢琴课是必不可缺的,学校有多间琴房供练琴,每月要另付四十元学琴费。

  母亲班上有位同学音乐悟性很高,但身体孱弱,几经申请退学,然她琴艺实在太好,以至校方破格允许她免试其他功 课,独钻琴艺,一样发给她毕业文凭。她就是海上肺科名医刁友道的太太。刁医师直到八十年代去世。据说他决定学医,就是 因为他的女朋友身体太孱弱,为了可以一道照顾她,他决定学医。多感人,多浪漫!

  快乐的高三生活

  因课业繁重,往往刚进校时一班三十来个学生,经六年筛选淘汰,到毕业时一班只有二十来人。所以讲,中西高中毕 业也不容易熬的,光有钞票没有用的。

  进入高三,大约马上要离校,变客人了,所以高三生可以享受很多特权,比如,可以在学校的大客厅会客,平时学生 是绝对不容许会客的。高三生可以会客,甚至会异性朋友,但必须落落大方,大会客厅有舍监在侧,会客只能在会客厅,想并 肩在校园漫步——没门!不过,很少有女孩子在这里会男朋友,来的多为亲友家长。

  高三生还可以享受私人起居室和浴室的特权(类似今日的套间),但绝不可以带客人进去。高三生可以按自己审美爱 好布置房间,一应沙发套窗帘都可自行挑选加工定做,费用自然也是私人的。

  每年的毕业典礼,是校内头等大事。

  中西的校色是墨绿色,所以校服为墨绿色旗袍,惟有行毕业典礼那日,各级可穿自己级色旗袍,在阶梯式礼堂里以颜 色分级,一片姹紫嫣红,煞是好看。1940级是粉紫色,也是老妈一生最喜欢的颜色,小时候家中的沙发套、窗帘、台布, 都是以粉紫为基调。紫色,代表尊贵。

  母亲回忆,初一坐在礼堂最后几排,羡慕地看着学姐们逐个上台领取毕业文凭,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轮到自己。然后座 位一年一年往前移,眼睛一眨,1940级毕业了。这时才巴不得时光倒流,重新回到最后一排去。

  毕业典礼十分隆重,毕业生佩带胸花最后穿一次自己级色的缎质旗袍,白的半高跟皮鞋(也是毕业生一种特权),台 上放满家长和各界名流送的花篮,真是花样年华。

  典礼完毕,是各年级演出,有英语短剧、独唱、钢琴独奏、演讲……

  临到毕业这一年,有一件大工程要做,就是要编写本级年刊。年刊硬质封面,全部铜版纸,成本昂贵,从拉赞助到筹 划组稿写稿美编划版,全部由学生自行完成。老妈还是副主编,兼广告部主任。问她广告难不难?老妈说一听是中西的,那些 商家都巴不得轧一脚,编委还要搭搭架子,拣三挑四一番呢。

  家里本来有一本这样的年刊,惜“文革”破四旧破掉了,十分可惜!只记得上面有大主编我老妈的一段话:……希望 将来在社会上仍可听到各位名字,而不是以××夫人形式出现!

  哗,我的老妈好现代哦。

  一辈子的同学友谊

  同窗六年,特别最后只淘汰剩二十来个同学毕业,那份情谊是一辈子的。1940级共有毕业生51人,共分两个班 级。除了去海外的,同班同学在上海也就只十来人。她们为大专院校英语教师,一个为外交部翻译。当年的班长为医科大学二 级教授,一直仍为她们的老班长,任她们活动的召集人,一起活动、聚餐,接待海外校花……活动多多。毕业64年从未间断 ,即使“文革”十年也没有间断。

  今天大家都升为曾祖母级,不少老伴也走了。不少动迁离开中心区了,腰腿也不灵了,但那份同窗情谊还在,平时常 通通电话,但凡母校校庆,那是拄着拐杖都要去的!

  中西女中的黄金时代应在1941年,日本人进租界前,后来校舍被日军占领,学校被迫迁到至今华山路勉强维持, 抗战胜利后,再搬回原址,又正值国民党发动内战,人心惶惶,中西校园内,再难现当年的高贵清纯直到解放迎来新中国。

  我年少时老妈十分希望我能入市三女中,可惜我在静安区,市三属长宁区,不能跨区报考。

  不过,从中西到市三史上,三代同为中西、市三的不少,我好几个朋友的母亲,她本人、她女儿,都来自中西、市三 。

  问老妈此生最开心的岁月是不是中西十年?

  她连连点头。

  风雨中西63年

  中西女中的前身为中西女塾,又称“墨梯女校”,是林乐知继中西书院之后创办的一所教会女子学校。学校英文名称 叫墨梯,是为了纪念曾对建校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南方教会领导人之一墨梯主教。1890年创办于慕尔堂(今西藏中路沐恩 堂)的东侧,即今云南路九江路转角,开始只设小学。

  1892年3月17日,中西女塾有7名学生毕业,均为豪门闺秀。此后学生不断增长,校舍不断扩充。我国近代史 上享有盛名的宋氏三姐妹就曾就读于中西女塾。

  该校创办了十数年后,有不少家庭希望子女能受到更高一级的教育,于是1919年,该校将学校的部分地产转卖给 美商的扬子银公司,这个公司就在这块土地上造起扬子大楼,就是现在的申江饭店,学校则以卖土地获得的资金购进沪郊忆定 盘路(今江苏路)一位姓殷的中国人的一个花园住宅,作为中西女校的分校。

  1930年时,江苏路的分校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改名为“中西女子中学校”,著名教育家、宋庆龄的老朋友薛 正女士担任校长。

  中西女中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除必修课外,还有宗教活动、家政训练和音乐舞蹈表演等选修课,传授西方上层 社会的礼仪、社交知识,当时有地位有声望人家的公子都视中西女中毕业的学生为女性典范,以能娶她们作妻子而感到荣耀。

  1936年,薛正接任中西女中校长后,提倡重视东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位青年时期就读于圣玛利亚女校的教 育家致力于中国女子教育60余年,为中西女中和以后的市三女中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圣玛利亚女中和中西女中两校都是传授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式学校。学校的教学管理使学生在精神面貌、智能结构 、活动方式以及与社会的联系诸方面同一般学校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而日益加剧的民族和社会矛盾也激发了两校学生的爱国热 情和社会责任感,以致学生虽多为大家闺秀,但也有不少人冲破阻力,走出重楼深院,投身于时代进步的朝流。

  解放后,1952年7月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中由上海市教育局接管,1953年两校合并称上海市第三女中,“ 文化大革命”初取消女中,改称市三中学,1982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恢复女中,又改称市三女中,是当今上海惟一的一所女 子中学。

  (刘莉芳/整理)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