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基金狂飙突进 创投行业难破坚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15:31 外滩画报 | |||||||||
外滩记者 李杨/深圳报道 “创投业经过了冬天,经过了‘备耕’,现在开始‘春忙’。”7月22日,在“2004年中国创业投资中期论坛 ”上,深圳市副市长刘应力表示,“某些期望值已经实现,但同时我们又看到了新的困难。”
“中期论坛”是中小企业板推出后创投业第一次“武林大会”,仅外资机构就有IDG、华登、凯雷、霸菱、集富、 怡和、宏基、INTEL、3i等多家高层参会。 数据统计: 喜忧参半、冷热不均 “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创业投资的发展。前一阶段,几个部委专程派员到深圳,《创业投资管理基金暂行办法》有望在 近期出台。”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陈玮透露,“可能在税收、扶持政策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中国的创业投资经历了发展、调整和萧条期,正在面临新的发展机会。截至7月21日,已经有24家企业在中小企 业板上市交易,直接融资渠道开始松动。 除了政策面向好,2004年上半年,掌上灵通、TOM在线、盛大、中芯、腾讯等企业先后登陆美国、香港股市, 背后“操盘”的外资创投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有趣的是,在诸多利好消息作用下,创投行业本身的融资情况反而有所“回调”,外资机构全面超越本土机构。 “从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开始回升,投资持续在增长,今年的投资超过10亿美元。”创投顾问公司清科(Ze ro2IPO)总裁倪正东表示。 根据统计,2004上半年创业投资为4.38亿美元,项目投资额集中于100万到500万美元之间;超过10 00万美元的有九笔。在总投资中,本土创投不到15%。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的合伙人杨飞介绍说:“这十年我们大概投了两亿美元、100个项目。有17个项目已经 退出和卖掉,整体的回报率是在403%。今年我们又已投了十个,未来三个月内签约和投入的还有五六个。” 今年一、二季度全国创投成功退出了两亿多美元,约有1.6亿美元是IPO方式,这个数字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数 字;从退出金额来看,外资机构占了85%,跟投资比例很相似。 问题是,资金募集情况不太乐观。今年上半年只有5家创投募资1.7亿美元。资金的池子里进得少出得多。本土创 投的融资成了老大难问题。 由于本土创投大多具有政府背景,收钱的企业打心眼里就不大愿意“公事公办”。在不少老板的眼里,那些投资是变 相的“财政支持”,提回报有点“见外”。可是上头越来越把他们当成自负盈亏的企业来要求。由于退出渠道的阻碍,本土创 投的资金大量沉淀在企业里,同时缺乏新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板“远水不解近渴”,目前上市的企业已经有24家,其中大 族激光、威尔科技和华星化工等有创业投资支持。 “中中外”: 三种势力竞逐市场 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国内创投市场开始呈现“中中外”的新格局。 第一个“中”是指本土创投。除了“省字头”、“市字头”、“校字头”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以外,风险投资基金管 理公司也在发展。 “我们发起设立的第一个基金注册三亿,今年二月份正式设立的注册资本是十个亿。”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 司董事总裁单祥双认为,“站在基金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用基金管理模式来运作创业资本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我们实行行业 投资总监制,投资有‘834’的原则:八百万,30%以上的成长性,净资产要达到4000万。” 相对而言,IDG、凯雷、霸菱等“外来的和尚”生意好做一些。打交道的企业很多有海归背景,受到IPO的诱惑 ,不得不遵守投资者制定的游戏规则;这些声名显赫的投资公司也一直强调“国际惯例”。 难得的是,现在这些外资创投纷纷开始标榜“本土化”、“草根性”,成为游戏里第二个“中”。部分原因是,一股 新的外部力量——来自美国硅谷的创投基金开始大举进入市场,成为他们的强劲对手。"过去中国市场的海外创投主要是以华 人为主的基金,包括IDG、华登。"宏基技术投资亚太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忠认为,"以白人为主的硅谷主流创投过去都不 大看欧洲,现在却大举进入中国。"这些创投基金包括NewEnterpriseAssocites、GenralAt lanticPartners、ACCEL、Redpoint等等。 在陈看来,创投包括以财务为主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基金,还有就是战略投资近期硅谷的创投在大陆的四个项目上 投了超过一亿四千万美元,这些创投的共同性是在中国设有运营单位,都非常看好中国市场。 早先进入的外资创投碰到这些"老外"有点"秀才遇见兵"的感觉。不仅是资金实力相对薄弱,更主要的是投资理念 和模式存在相当差异。集富亚洲常务董事陈镇洪介绍:"现在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大量进入中国,基本上投后期项目,而且非 常受被投资的企业欢迎,除了资金量大,运作也比较灵活。" 进入中国市场的硅谷创投"不守规矩"的表现诸如:同时对同一行业的前几家投资;有时给企业很高的价格预期,提 升了竞争的成本。特别是在中国不设办公室,飞来飞去谈项目。先期进入的外资创投吃了不少苦头才明白"国情"的重要,难 免对"财大气粗"的硅谷同行冷眼旁观。 也有业者持"中庸"态度。华登国际投资集团副总裁麦世泽则认为市场大饼还在变大,不必担心竞争:"最近老美的 创投真的是来势汹汹。但我们在中国投资了十年,中国的投资已经有好几个浪潮,现在这一轮大家看重的是真正的市场。" 一些华人背景的创投则建议合作。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存量非常大,有投资的压力。硅谷的主流创投到中国来大手笔 投资,他们的进入对我们在国际主流资本市场的退出有好处。虽然他们也对因投资过大而产生的泡沫有些担心。 投资热点: 媒体、国有企业 面对特殊的中国市场,创投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固执保守。 "目前海外上市的明星企业有共同的基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起步时都是低成本、低端;都抓住了中国市场高速成 长的机会;都有特殊的商业模式;都有一个强势的企业领导者。"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冯涛觉得遗憾的是,"这些 好的公司不管在哪个成长阶段,我们本土创投都看不上。" 在美国,创业投资的热点被总结为"TMT"(高科技、媒体、电信)。 中国的媒体产业也开始成为创投追捧的热点。 在美商中经合公司副总裁张颖看来,中国广告、传媒业的最大问题是:所有人在做一样的事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所有的广告公司和厂商都在思考更加有效的方式,以最小的广告投资来获得最大的回报。我们觉得这一块很有发展前途。" 他提到了最近投资的FOCUSMEDIA,"他们是中国最大的以办公楼为主的户内广告传播网,在16个大中城市开展业 务,主要是在写字楼的电梯间,有一些液晶屏。收费是直接跟厂商收取,从第一天接触他们到最后投资大概花了八九个月,营 业额的增长速度惊人,我们希望它在一年内上市。" 一个新的动向是:与IT、电信相比,传统行业虽然缺了点"高成长性",但是,外资创投开始对传统行业内的国有 大中型企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挖掘民营高科技企业上市资源的同时,改造、重组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投资基金来说是更大的 挑战和新的"利基"。业内人士预测:今后通过外资创投包装的国企海外上市案例将大量增加。 中小企业板: 当前任务是"保胎"? "中小企业板是核心问题!"深圳市创业投资公会秘书长王守仁有点不服气。他主持的论坛安排在第二天下午,从听 众数量来看"中小企业板"的主题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兴趣。 "中小企业板是创业板的第一步,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深交所上市推广部副总监周国友持相同观点,"根据初步 的匡算,当前的几家企业股票上市发行后,创业资本的增值是两亿零九十四万元,增值了2.45倍。如果按照流通价值计算 ,已上市的六家企业创业投资的增值达到了9.3亿元,增值了14倍。这说明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投资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 中小企业板开设以来,深交所在各地陆续举办了十多期的中小企业改制培训班,大约有1500多家企业接受了培训 。目前浙江已经进入辅导的改制企业大概有一百七十多家,已经进行股份制改制的企业有七百八十多家,带动了一大批企业朝 着资本市场方向发展。 虽然王守仁对最终建立创业板信心十足,但他还是出言谨慎:"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规范过程就是向创业板发展 的过程。只要中小企业板健康、稳定发展,推出创业板的时间不会太久。"他把当前比作"十月怀胎",笑称要"保胎"。 瓶颈待破: 《公司法》修改+对外资开放? 深圳市副市长刘应力认为:"中小企业板块推出后,创投进入了新的阶段。真正的创业板需要三五年时间,不能千军 万马过'独木桥',还要研究其他的退出方式,比如说技术产权交易的退出方式。"据他透露,深圳市 准备省市共建一个"华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解决技术产权交易,为创投提供多一条退出渠道。 创投业有良好的前景,但现实的阻力似乎又难以撼动。 "我国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存在不少问题。"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陈玮认为,"民营与市场化程度还不高、 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国有创投机构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与国际惯例差距很大;特别是扶持政策的缺位造成了大量的资源 浪费。" "国内市场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外到公司法律框架、内到公司治理结构都还不太健康,对中介机构、投资人提出了特 有的挑战。"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新华表示,"当前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注册于境外,按照外国法律监管,税收也不交 给中国政府。"张是业内资深的投资服务律师,操作过盛大融资、上市、雅虎收购3721等多个项目。 "在大街上、商场里,感受不到中国和美国的市场经济有什么不同。"一位外资投行人士感慨,"干我们这行的才知 道两边的企业制度、法律规定有天壤之别。" 一位本土创投老总则认为:"内外资可以逐渐融合。作为本土创投,我们设立了美国公司,使人民币变成美元,再把 美元拿回来进行投资,现在有几个项目正在这样操作。这需要外管局、商务部的批准,走得慢一点,但是能够走通。" "美国创投业如此发达,并不存在专门的'创投业管理方法'。"业内人士对一些"扶持措施 "表示怀疑,"《公司法》应该成为包括创投在内的各类服务企业规范发展的平台。"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外资创投对在国内 设立机构均不感兴趣。 有消息称:《公司法》修改草案起草工作日前已经完成。该草案取消了公司投资限制,新增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降低了股票上市门槛,取消了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的限制。预 计征求意见后年内提交审议。 创业投资(又称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是在风险资本家(venturecapitalis t)与投资者或资金供应者之间建立的一套规范的投融资管理机制。创业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高新科技创业企 业的支持和推动,更因为它发展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资金配置、使用、监管的机制。 创业投资操作的流程为:选择投资项目;谈判和签订投资协议;培育风险企业;实现投资回报。 通常情况下,由于创业投资普遍面临高风险,因此投资的企业大多具有高成长型和高回报预期。 广义的创业投资除了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金融服务机构下属的投资银行部门,还包括“天使投资者”。 在中国,本地的创业投资机构主要为大多具备国有资金背景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此外,在市场上颇为活跃的是进入 中国寻找投资对象的外资创业投资机构。由于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全流通问题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本土创投和外资创投之 间缺乏业务联系。外资创投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有一定困难。 创业投资成功实现回报的主要“退出”方式是企业上市公开募股(IPO),以及被相关公司并购(TRADESA LE)。与创业投资直接相关的主要退出渠道是“创业板”。最著名的创业板是位于美国纽约的纳斯达克股市NASDAQ ,香港、新加坡、韩国等地都拥有创业板。当前位于深圳的“中小企业板”被认为是中国创业板的初级阶段。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