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题 > 正文

小平时代和我们的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14:55 济南时报

  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如何在这个极为宏大的主题下展开文章,是一个颇有难度的命题。

  我们或许可以像南方一些同行那样,从邓小平的家乡出发,沿着他当年战斗工作的轨迹,寻访旧地;也可以发出一个启事,寻找当年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或者有过长期交往的人,寻访故知。

读冠军背后的故事 用UC免费发450条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盛夏靓丽风景线

  但我们最后没有这样做,因为在思路越来越清晰的脑海里,我们发现,“邓小平”这三个字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生命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寻找到大量的故事,告诉这个世界,我们的命运在邓小平时代发生了多么巨大的转折。

  是的,完全可以用“巨大”这个词来描述我们的转折。

  有的人曾经是一名铁匠,时代剥夺了他经商的任何权利,二三十年过去,他如今已经成为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有的人曾经在乡间务农,时代剥夺了他上大学的权利,当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他考上了大学并且现在成了著名学府的领导人;有的人曾经在机关单位里浑水摸鱼,依靠计划经济体制的特殊权力,为企业生产圈圈点点,当他自己下海经商并且拥有了大型企业的时候,他发现,曾经的日子真是荒唐透顶……

  每一个人的命运故事都是我们这座城市、这个国家财富进程中的一个标点。

  曾经,我们的转折是那样波涛汹涌、起伏跌宕,而站在今天的时代里回望,一切已经很平静。

  “平静”是我们献给小平同志最好的礼物。在平静中,国家正在崛起;在平静中,人民正在富足;在平静中,我们的命运正在向我们的梦想靠近。

  曾经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论述引领时代前行的邓小平已经作别多年,他最希望的,或许就是多年以后,我们谈论财富、谈论改革、谈论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够平静而从容。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小平时代与我们的命运》,平静而从容地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

  小平时代和我们的命运之一

  从打铁匠到董事长

  济南时报 2004-8-9

  □本报记者 赵京桥 见习记者 袁超 实习生 吴晓慧

  时代背景提示

  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的错误方针,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在会议闭幕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指导思想。

  之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经济。

  本期出场人物:唐一林

  出生时间:1954年6月

  命运转折模式:铁匠—个体户—乡镇企业厂长—民营企业董事长

  目前状况:领导的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值3.5亿元,年创利税5400万元。公司现有9大系列120多种产品,占据了国内1/3的市场,并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在村里打铁的时候,开始偷偷种菜,因为有资本主义倾向,他的入党申请遭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拒绝;

  ●为了参加广交会,他跑到北京王府井才买到一套西服,但是领带无论如何也扎不好;商店的售货员还惊讶地问他:“买西服干什么?要出国吗?”

  ●当年濒临倒闭的工厂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全国重点龙头企业,而当年拒绝接受他入党的老支书,成了他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命运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问过,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历过“文革”,经历过70年代末历史坚冰的破裂期,他们深深知道,自己的人生命运发生了多么巨大的转折。

  今天,当我们回望他们的命运征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平时代给他们打下的深刻烙印。他们已经远离了昨天,而此时,国家也已经掀开另一页。

  第一章

  1970年六七月份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没有雨,也没有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闷的气息。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中期,北方的济南章丘虽不是风暴的中心,却也要承受“文革”带来的一切压力。在那个年代,个人的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被中止了。

  我们本期故事的主人公——章丘刁镇尹家村16岁的小伙子、刚刚初中毕业的唐一林,就在那样一个沉闷的日子里回到了村里。

  回到村里之后,唐一林被安排到村里的铁业组干锻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铁匠。

  那时候,唐一林工作一天的工分大概值5毛钱,另外补助半斤粮食,算是给他这种“出大力”的铁匠的补助。尽管这样,他一家5口人也只能勉强混个温饱。

  一直不很甘心的唐一林开始琢磨着怎么能够让家里的生活改善一下,想来想去,只有种菜这一个办法了。

  唐一林就在自家的2分自留地上打起了主意,他念过书,有文化,从书上学到了不少种菜的窍门,运用到实践中以后,他种的大头菜、莴苣等长得又大又水灵,拿到集市上别人都抢着买。

  尹家村的老支部书记、现年65岁的魏廷厚回忆说,唐一林脑子活,干什么什么行,但是当时他倒卖菜属于“资本主义”,这种事是不允许搞的。正是因为当年那种“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思想影响,唐一林“种菜”这样一件现在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都遭到了压制,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了。

  但是,沉闷的天气终究要过去,轰隆隆的雷雨伴着清凉的风扫过中国大地,也扫过北方的小县城章丘。 (上接A33版)

  1978年,尹家村的村民们,包括唐一林在内,看到了中央颁布的关于农村改革的文件。突然间被幸福击中的村民们激动起来,而那些胸怀理想却一直得不到施展的年轻人更是热泪盈眶,他们拿着那份不知被看了多少遍的文件,高声朗读,而且一个人读一遍,直到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倒背如流才罢休。

  联产承包这样一个席卷潮流的运动,不久就在尹家村得到推行。

  之后,不甘寂寞的唐一林立即想出了新的挣钱点子:做蜡烛。

  由于处于社会变动时期,村干部对唐一林的做法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唐一林的蜡烛作坊迅速壮大。在他的带动下,一村人都开始生产蜡烛了。一时间,尹家蜡烛名闻乡里。

  第二章

  时间大踏步迈进了1980年。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解冻了。广大的国土之上,到处都能听见冰层的断裂声。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章丘也不例外。这一年,章丘市史无前例地举办了一场“万元户”表彰大会,原来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富裕”二字开始登堂入室,成为人们公开谈论的话题。

  唐一林就是这一次大会上被评为“万元户”,披红戴花地风光了一回,还得了一块黄灿灿的奖牌(黄铜做的),上面写着“劳动致富”。唐一林摸着这块比金子还珍贵的铜牌,内心感慨万千。

  这次表彰大会之后,唐一林的内心世界完全被翻腾起来了。1982年,他有了一个更加“宏伟”的打算,他要把自己的蜡烛销到外省甚至外国去。听说广交会能够找到这样的机会,于是他准备到广州参加广交会。

  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穿着都是清一色的中山装,蓝的、灰的或者黑的,准备出门的唐一林想买件西装,但是,刁镇没有卖西装的,章丘也没有卖西装的,最后跑到济南,还没有。不信邪的唐一林把心一横,济南没有,到北京买,我就不信全中国还买不着件西装了。兜里有点钱的“万元户”唐一林就这样去了北京。

  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唐一林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西装,就摆放在柜台的一个角落里。“这西装多少钱?”“70块。”“70块就70块,给我来一件。”付出70块钱后,唐一林得到了生平第一件西装,而且还带着一条领带。售货员看着唐一林问:“你要出国吗?”“不出国。”“不出国干嘛买西装?”售货员对这位不出国却要买西装的人很不理解。

  唐一林后来把那件西装穿在了身上,但那条领带却怎么也扎不上去。

  广交会让唐一林开了眼界。

  回到章丘后,唐一林下定决心,大干企业。很快,他在村里又开办了两家工厂,一家铸管厂、一家暖气片厂。

  第三章

  如果没有新的机遇,唐一林的命运或许就定格在尹家村,定格在村办企业上了。

  但是时代的车轮并没有停止前进,而唐一林已经搭乘了时代这辆列车,而且没有打算下车。

  命运的再次转折始于1985年。

  刁镇有一家镇办企业,名叫糠醛厂,是一家化工企业,已经停产多时,濒临倒闭。

  几经商议,镇里的领导最终敲定,让唐一林干厂长。

  此时的唐一林已经在村里搞了两个工厂,但是他的入党申请一直没有得到村党支部的批准,理由当然冠冕堂皇,“唐一林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当然也有人私下里说,是因为老支书害怕唐一林入了党,篡了他的权。

  入党问题在村里得不到解决,唐一林一气之下决定到镇上糠醛厂走马上任。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插曲,促成了唐一林的未来,从此之后,他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经过原料收购、连续生产、增设供电专线等三项重大革新后,1987年,糠醛厂正式扭亏为盈。

  在众人的赞誉声中,唐一林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企业在他的领导下,不断进行着改造。

  最早的糠醛厂早就更名为圣泉,现在已经是集团公司了。公司累计完成了76项老产品的工艺改造,26项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有40项成果实现了商品化,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呋喃树脂,其技术超过了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993年,圣泉公司聘请专家厉以宁、吴敬琏等人,协助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刁镇政府持股70%;

  1997年,圣泉公司与英国的HMC矿物及化学品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很快将建成亚洲最大的酚醛树脂生产基地;

  1999年,公司再次进行调整,政府股大部分被公司买进,公司由镇属企业变为民营企业;

  2004年7月29日,当记者来到圣泉集团采访时,一个老人正在厂区的草坪上除草。他就是刁镇尹家村当年的村支部书记魏廷厚。魏廷厚的脸庞被太阳晒得黝黑,身形佝偻,在落日的余晖中备显孤独。

  1991年,这位老人从村支部书记的位子上退了下来,无事可做,主动要求到圣泉做了一名修草工。唐一林冰释前嫌,接收了他。

  魏廷厚领导村民风风火火进行割“资本主义尾巴”运动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当年那个自己没有批准入党的年轻人如今不但入了党,而且把一个小破厂折腾到了国际市场上去。

  面对记者,魏老感慨万分。唏嘘一番后,他只剩了一句话:“政策好了,命运变了……”

  是啊,个人的命运变了,而国家的命运也变了。

  民营企业的今天

  个体经济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

  据悉,截至今年6月底,济南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5.6万户。

  根据济南市中小企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民营企业增加值占济南市GDP的34.7%。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已经达到了空前的724.37亿元。

  济南市中小企业局法规处王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济南市的非公有制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

  王处长告诉记者:“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一样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为解决制约民营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前几天国务院又在青岛召开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温家宝总理明确批示,支持非公经济发展,保护私有财产。这些都体现了国家高层的政策趋向,对坚定广大企业主的投资信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