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京《周末》专题 > 正文

罂粟籽“变身”调料 商家消费者心存疑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17:00 南京《周末》

  【周末报报道】 说起罂粟,似乎总是与一个“毒”字相连,其汁液可以用来制造鸦片、海洛因,壳子可以被黑心商人用来制作上瘾的汤料。那么罂粟籽呢?难道只有它不会让人上瘾吗?它可以摇身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调味品吗?

  日前,在上海、南宁等地的一些酒楼饭店与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非常另类的调味品,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纷沓而来的质疑声,让罂粟籽曝光于公众的视线中。据称,这种呈颗
粒状的调料不但具有使食品增鲜的功效,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功效。但支持此种声音的人非常少,联想到经常有不法商家在火锅中添加罂粟壳,人们忧心忡忡。

  不同寻常的身份——万毒之花罂粟的籽,怎么就成了调料呢?尽管其经销商一再声称,“这东西经过特殊加工,绝对安全可靠”,并且出示了相关部门的批文,但是仍然难以消除消费者心中的疑虑——罂粟籽真的能够安全食用吗?

  商家消费者心存疑虑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罂粟籽调味品在市场上的前景并不被看好。由于其原料名称与毒品相关联,人们在心理上很难接受它。有些地方在销售罂粟籽时,还被市民向有关部门举报而招致查问的窘境。

  “部分酒家、餐馆听说有罂粟籽调味品后,虽然表示有兴趣,但买的却寥寥无几,一是怕有关部门查禁,二是担心消费者反感。一些火锅店听到‘罂粟’非常敏感,再三表示自己是正正经经做生意,不会在汤料中加入‘那种东西’。”甘肃御宝泽农垦御米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永春向记者透露:“敢于购买和食用罂粟籽油及酱类的多为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收入人群,他们对罂粟籽具有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并且这部分人具有一定的猎奇心理,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甚至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买来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希望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

  而据一个在南宁的同行告诉记者,在南宁发现有罂粟籽调味品出售后,他曾经做过实地探访。尽管在南宁市的官塘菜市、北湖菜市、淡村菜市等市场及不少酒楼饭店都有这种罂粟籽调味品出售,但商家和消费者都抱着谨慎的态度。“在友爱路的一个酒家,老板承认他们确实在部分菜肴,特别是各式煲汤中添加了少量新上市的罂粟籽调味品,但这些菜目前还没有正式供应给顾客,只是由厨师和服务员品尝,打算如果效果好的话再正式推出来。”

  “灭活”罂粟籽已于2003年禁产

  罂粟,是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缉毒部门重点围剿封杀的对象。因其具有毒性、成瘾性,至今仍被列为国家特殊管理药物,严禁在市场上流通。

  罂粟籽作为罂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否也属于国家特殊管制的产品呢?它的生产商又是如何拿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正式批文的呢?

  “合法!如果不合法谁敢卖?”负责销售这种罂粟籽调味品的上海某公司广西办事处的黄经理说。据他介绍,这种调味品由甘肃省农垦公司生产,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甘肃省卫生厅批准,他们公司负责在广西等省区的经销。

  为了确认这些手续的合法性,记者与甘肃农垦总公司取得了联系。在电话中,农垦总公司产品开发部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确认,他们公司确实曾经生产过这种罂粟籽调味品。

  该负责人指出,早在1992年,国际标准ISO676-1982中就已将罂粟籽列入调味品名录。而在我国于1991年颁布的《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和内含物的测定》标准中,“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表”也明确标明:罂粟,可使用部分,如种子。他表示,实际上,罂粟籽长期以来不允许进入市场,并非因为其本身具有毒性,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禁止毒品种植扩散的需要。

  记者从甘肃农垦总公司产品开发部了解到,2000年,位于甘肃省的我国惟一一处经国家特许的罂粟籽种植地,通过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向国家农业部上报申请销售经钴—60辐照“灭活”的罂粟籽。同年10月底,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发函(犤2000犦第131号药管安函)给甘肃农垦总公司,称鉴于罂粟籽不属于麻醉药品管制品种,因此同意其加工销售经钴-60辐照“灭活”的罂粟籽,同时指示其要制定严格的罂粟籽“灭活”加工、储运和购销等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罂粟籽的管理工作。2002年,国家卫生部又致函甘肃省卫生厅,正式同意罂粟籽可作为食品香辛料进行管理和销售。

  该负责人称,用于调味料的罂粟籽全部经过钴-60照射,罂粟籽失去植物种子的生存活力,从而确保其不会被扩散种植,对社会是安全的。“总公司做了大量的检测、试验和研究,并搜集了古今外各种资料,走访了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国家体育总局兴奋剂检测中心等部门,对‘灭活’的罂粟籽及其制品的理化指标、营养成分构成及兴奋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各项指标显示为无毒、无害、天然的健康调味食品原料。”罂粟籽在灭活后,还要在武警的监督下进行当场检验,确认其无繁殖能力后,再封装作为普通香辛料进入市场流通。灭活前的罂粟籽应为白色,灭活后的罂粟籽是黑色且有光泽的。

  但他随即态度很肯定地表示:2003年,国家出台了对毒品管制的禁令,出于安全的考虑,已经不允许农垦总公司继续生产销售罂粟籽调味品了,而农垦总公司也不再生产这种产品。他再三向记者询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罂粟籽调味品的产地、生产厂家等。记者再次致电罂粟籽调味品的经销商,他们仍旧肯定地表示甘肃省农垦公司目前还在生产、销售罂粟籽调味品。

  这一说法,令记者费解。果真如此的话,黄经理出售的罂粟籽调味品又是哪来的呢?在国家已经禁止甘肃农垦公司生产罂粟籽调味品的前提下,罂粟籽产品还会是安全合法的吗?

  罂粟籽并非完全无毒

  按照甘肃农垦总公司相关人员的说法,在2000年至2003年国家禁令出台前,罂粟籽调味品的生产销售是合法的。同时他还很肯定地对记者说,其实一般人误解了罂粟籽。虽然罂粟籽与鸦片汁液同处于一个果壳内,却神奇般地保持着“百毒不侵”之身,可以说“出污泥而不染”。即使是现代最先进的仪器、最严格的检测手段查验,都不大可能从罂粟籽身上找出有毒的成分。与鸦片汁完全不同的是,罂粟籽对人体的许多疾病有明显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据科学文献及国家权威检验机构检测,其保健功能主要有:提高睡眠质量和强化体能,有助于亚健康状态(夜尿多、易疲劳、烟酒过多、呼吸系统不畅、肠胃欠佳)人群的调理和营养平衡,有助于保持血脂、血压正常,利于护肤养颜,能预防大脑提早衰退,防止和缓解某些人体器官机能障碍。

  调味品的经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声称罂粟籽没有毒性,就好比河豚的血、皮、内脏都剧毒无比,偏偏肉里没有毒一样。并且这一点是通过了数个国家专门检测机构的检测得以证实的。

  为了验证其说法的真实性,记者先后致电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兴奋剂检测中心。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位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甘肃省农垦总公司生产的罂粟籽产品的确曾送到国家药监局做过检测,送交的检测样品经过该公司的反复加工,被检测为基本无害。不过该研究人员驳斥了生产商关于“罂粟籽出污泥而不染”的无毒说法。他郑重地向记者指出:“罂粟籽怎么可能没毒呢?它含有吗啡碱,除非经过特殊工艺加工,才能控制其成瘾性。否则同鸦片一样,如果服用过量也会成瘾。而且使用钴—60对罂粟籽进行照射,只是为了令罂粟籽丧失活性与繁殖能力,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拿去种植提炼毒品,而钴—60对罂粟籽成瘾性的‘灭活’作用并未得到证实。”

  国家体育总局兴奋剂检测中心的研究人员朱绍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罂粟籽不可能没毒”。“罂粟籽内部也是含有吗啡、可卡因等成分的,这种成分就像鸦片一样,长期食用容易成瘾。即便经过反复处理后,它的有害成分也不可能完全除掉。不过相对于鸦片等纯毒品来说,罂粟籽的成瘾性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降到微乎其微,一般食用是不会产生成瘾性的。”

  同时,他还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甘肃的这家公司送至我们中心检测的罂粟籽只是实验成品小样。最初,该公司送来的实验小样通过中心的检测被证实为不合格,有害成分超过正常标准。后来经过该公司的反复处理和进一步加工,他们送交的实验样品才被检测为合格。“因此,我们中心也只能确保对该公司送验的样品的合格性和安全性,至于大批量生产的罂粟籽调味品与送检的产品的各项指标是否基本吻合,中心并没有检测过,对其品质不能保证。该公司在大批量生产中是否严格按照送检样品的工艺将毒性处理干净,还需要市场监督部门和食品安全卫生检查部门加强控制。”

  管理疏漏极可能导致毒品泛滥

  不少人都应该听说过,一些黑心的火锅店、汤料店、卤味店偷偷将罂粟壳磨成粉放入汤料中,人吃了就会慢慢上瘾。因为这么做,除了能够招揽回头客,还可以令汤料更鲜美,食品更美味。不过罂粟壳是国家明令禁止销售使用的,现在拥有“合法”身份的罂粟籽调味品是不是与罂粟壳一样拥有使食品增鲜的功效呢?

  记者从罂粟籽调味品包装上获知,该产品宣称具有这样的功效:罂粟籽富含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提升鲜味的氨基酸,可为食品增添鲜美的味道,增强食品原味;肉类食品、速食调味汤包、酱包或酱油在添加罂粟籽调味粉相关产品后,口味更加醇厚,能达到强化食物原味的功效。

  然而,朱绍棠却否认所谓的增鲜功效。“经过严密安全处理的罂粟籽调味品是否能达到同样的增鲜效用还有待证实,因为到今天为止人们还没研究出究竟是罂粟籽油还是罂粟中含有的吗啡碱成分等起到使汤料味鲜的作用。”

  我国刑法中规定,凡私自种植罂粟达7棵以上即触犯法律。而这一颗颗作为调味品原料的罂粟籽未经处理,很有可能落地生根发芽,成为一株株害人的毒花。

  在欧美发达国家,尽管罂粟籽及其制品作为健康食品已有百年的历史,主要用其加工制作面包、汉堡、馅料、沙律酱等,但是,美国毒品执法局十分担心罂粟籽合法销售会对毒品泛滥推波助澜。在我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政府部门也担心有人趁机浑水摸鱼,这也是这一调味品原料长期受到限制的重要原因。市场管理稍有疏漏,就会被不法分子钻空子,使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国家才会在作出允许生产的承诺后又禁止生产。

  南宁公安局缉毒处一位负责人表示,虽然他无法确定“灭活”的罂粟籽究竟能不能作为食品调料销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公开销售没有“灭活”的罂粟籽,可视为贩毒。 本报记者 张辰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