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各地市汇总专题 > 正文

淅川县县域经济运行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08:20 南阳外宣办

  “十五”以来,淅川县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生态示范县、旅游名县”三大战略目标,扭住项目经济、生态农业、工业、财源建设四个重点和城建、交通、旅游、非公有制经济四项突破,带动了全局。农业特色产业逐步明晰,工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经济强县格局初步显现。2003年,多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9.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12.1%、11.6%、41.2%、10.7%,2003年,综 合经济实力在全省109个县市中居53位,三年跃升9个位次。

  一. 生态经济理念初步确立,农村特色产业比较明晰,生态农业和产业化格局初具雏形

  该县坚持在生态和经济的结合点上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培育辣椒、林果、畜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东南岗丘辣椒、中部山区林果、西北山区果药桑三大产业带,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现金收入的70%以上。全县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小辣椒产销基地县,“香花辣椒城”年交易额达4亿多元,是全国最大的辣椒集散交易市场,辐射带动周边三省七县种植辣椒100多万亩;发展花椒、板栗等经济林50万亩,其中花椒30万亩;畜牧业,以牛羊为主,发展种草养畜、舍饲圈养,全县大牲畜存栏量35万头;中药材种植达到20万亩;湖桑达到5万亩,是全省最大的桑蚕基地。重点培育了福森药业集团、宝春源公司等13家“农字号”龙头加工企业,形成了一批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对境内19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区植被覆盖率达到58%。先后完成人工造林38万亩、封山育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9.5%。

  二. 工业经济呈现高位运行态势,走出了一条农业县工业化的路子

  一是坚持公退民进,一企一策,稳步推进企业改制。除电力行业外,县属骨干工业企业公有资产全部退出,县域工业基本摆脱了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二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强力发展科技型、环保型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决心对治污无望和不达标企业关停并转。坚持不懈抓技改,优化结构,膨胀总量,培植大个。去年完成技改投资5.6亿元,是上年的4倍多,呈现出大技改拉动大发展的局面,培植了电解铝、医药、减振器、冶金材料等一批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冶金建材、医药化工、电力为主的工业群体。目前,全县工业企业总资产达28亿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34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7家。去年全县工业入库税金突破亿元大关,工业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78%。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8亿元、销售收入19.8亿元、税利2.03亿元,同比分别增37.8%、52%和45.3%,增幅居全市前列。汽车配件厂与捷达、奥迪、小红旗等轿车配套,成为全国重点轿车减振器生产企业;铝业集团10万吨电解铝续建工程提前建成达产,去年实现销售收入6.72亿元、税利6000多万元。同时,对电力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形成了铝电一体良性互动的格局。三是着力打造环境平台,强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淅川由于区位偏僻闭塞,非公有制经济是个短腿。近两年来,通过优化环境,园区拉动,培植大个,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投资1200万元,完成了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已进驻16个项目,投资总额1.2亿元,今年可以显规模、见效益。同时,建立综合服务大厅,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刺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去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新增投资额1.68亿元,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培育产值超亿元非公有制企业2家、税利百万元以上8家。非公有制企业对全县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达到39.1%。玉典化冶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2500多万元,今年预计销售收入可突破5亿元。

  三. 以生态旅游为主线,打造旅游名县,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在第三产业上,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强力发展旅游业。丹江、香严寺、荆紫关等重要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配套完善,渠首万亩生态园初具规模,以丹江水库和清代一条街为代表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以龙山、坐禅谷为代表的一批新景区景点已经形成,展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我们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园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综合服务大厅,以优良的软硬环境刺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个布局合理,优势突出,三大产业良性互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按照“市场运作、生态持续、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的思路,坚持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宣传推介同步推进。去年投资1.14亿元,是淅川旅游发展史上投资最多、突破最大的一年。重点开发了渠首、荆关等景区景点,高标准建成了楚都大厦和丹阳宾馆会展中心,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接待和管理水平。旅游业的突破,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四.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后劲增强

  2001年以来,通过外引内联、市场运作,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对外强力招商引资,对内激活民间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27.9亿元,建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扭转了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城镇建设,着力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高品位,展示形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的路子,近三年来土地开发收益60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城建投入问题。三年来累计投资1.8亿元,上马30多个项目,是淅川历史上城市建设投资最多、动作最大、变化最大的时期。县城由一个十字路口、4条断头路,发展成为6纵10横,拉大城区框架16平方公里。相继建成了中心文化广场、范蠡公园、综合体育场、丹阳广场等一批市政重点工程。投资412万元,启动了综合体育场等27座标志性建筑的光亮工程。公路建设,着力提升主干路,配套旅游路,延伸乡村路。投资3亿多元,修建了淅川至内乡连接312国道的二级油路,淅川至西峡连接宁西铁路的超二级油路,县内三条县乡主干道全线拓宽改造,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打通了荆关、仓房等沿边乡镇与湖北、陕西毗邻地区的断头路。香严寺、荆紫关等主要景区景点修建了专线公路。大公路、大交通的格局初步形成。电力建设,投资近3亿元,形成了连结丹江水电枢纽、华中电网、西北电网的三大电力通道,年供电能力达到25亿度,去年售电量13.7亿度,今年可达20亿度。

  五.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充分挖掘南水北调渠首、扶贫开发重点县等政策性项目资源,加大上跑争取力度。同时,打响渠首品牌,利用省市举办的各种招商平台,强力招商引资。去年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7.36亿元,其中政策性资金4.7亿元,招商引资2.66亿元。小三峡大桥、灌河二桥以及县城至渠首公路拓宽改造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基本争取到位。一大批项目的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六. 举全县之力,保护好源头水质

  丹江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初期工程,1958年动工,1973年竣工,坝高162米,正常蓄水157米,库容174.5亿立方米,初期工程淹没淅川县362平方公里土地,其中:耕地28.51万亩,占当时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5%。淹没了淅川县城和14个集镇,直接损失7.4亿元。先后动迁20.96万人,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返迁等因素,目前县内实有移民18.7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丹江水库大坝将加高14.6米,增加库容约116亿立方米。

  二期工程的实施,使曾为兴建丹江水库作出巨大牺牲的淅川人民再次面临着生产生活的困难。一是经济损失巨大。工程实施后,淅川新增淹没面积22.96万亩,占工程总淹没面积的47%,其中淹没耕地11.95万亩。全县需动迁人口14.3万人,涉及11个乡镇,177个村。同时,淹没房屋232.94万平方米,工矿企业22个,道路109公里,各种水利工程716处,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主要淹没指标居库区三省六县市(区)之首。

  为了让京津及调水沿线人民吃上优质纯净的丹江水,近年来,淅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调水源头的生态保护工作,坚持把服务南水北调、建设生态示范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保护渠首蓝天碧水做出了不懈努力,近年来,已投入3.5亿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举全县之力,做好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城镇四大体系,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围绕改善库区生态环境,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形式进行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已由"九五"末的15%提高到29.5%。2002年,淅川县被正式批准为第七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搞好水土保持。"九五"以来,淅川县已投入6700万元,对境内19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整治,治理区植被覆盖率已达到58%,年减少土壤流失200万吨。三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切实加强污染源治理。近年来,按照调水工程对工业环保的要求,因企制宜,分类施策,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加快环境设施上档升级,先后建成饮用水源区、噪声达标区、烟尘控制区4平方公里。县内企业以文明单位建设升级为载体,加速向花园式工厂迈进。通过采取一系列治污措施,确保全县工业实现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出境水达标率100%,保证受水区人民喝上放心水、合格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已经开工,下一步淅川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大的力度推进调水源头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好移民迁安工作,举全县之力配合中线工程的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中,淅川县的工作重点一是调整优化一产,打造生态农业,培育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二是坚持项目带动,快速膨胀二产,致力建设工业强县。三是强力突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四是以加快城镇化步伐为重点,强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放开放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六是以项目为支撑,强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增活力、添后劲。

  相关专题:河南各地市汇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