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大学扩张:一场前途未卜的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10:05 外滩画报

  外滩主笔 鲁朗/北京报道

  “南京市筹建的大学城,总面积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城乡规划研究处处长刘波拿出一份材 料对记者说,“全国有多达50多个已建或在建大学城,的确过多、过滥。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些教育专家对中国大学的急速扩张忧心忡忡,他们并非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心存反感,相反,他们都信奉美国教育学 家马丁·特罗的“三段论”——高教要“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再走向普及化”。真正的问题是,现阶段中国大学的这种急速 扩张很大程度上并未由大学自身主导,而是受制于某种行政的力量。

  “大学城”蜂拥而起,是这种力量走向极端的一个例子。

  “造城运动”威胁大学财政

  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学院教授史朝今年7月参加了一个名为“中国大学城建设问题”的研讨会,这是北京的部分高教研 究者对各地大学城建设进行集中批评的一次会议,主办方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机构。专家们将大学城建设概括为一种新形 式的“圈地运动”,认为这种“政府主导、土地开发、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模式,无助于形成优质的大学教育,反而加重了各 大学的财政负担,给未来的发展留下隐患。

  “这次研讨会教育部并不高兴。”一位与会专家说,“教育部还是比较认可大学城这个模式,认为它有助于高等教育 的推广。”

  “但问题是,发展大学城并不是由各大学主导,而是由地方政府策动、人为制造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其中也加入了自 己的利益。”史朝说。

  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早期仅仅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后来却发展成一种各地纷纷仿效的“模式”。“东方大学城 首期规划的1万余亩用地中,高尔夫球场占了6640亩地,城中有别墅、度假村、美食街,甚至还有夜总会”。

  长沙岳麓山大学城规划用地44平方公里,郑州大学城50平方公里,武汉大学城50平方公里,广州大学城约60 平方公里……江苏省设立的大学城甚至多达9个。

  刘波说:“有专家认为,大学城是国土资源部等几个部委已经叫停的开发区项目的翻版,是少数地方官员政绩工程和 开发商利益驱动所共同导致的。”

  “大学如果自己要搞分校,土地这一关都过不了,还得依靠地方政府。”史朝认同这个看法。

  史朝参加了广州大学城的项目论证,但他对这项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庞大工程心存疑虑。“入驻的10所高校很 多已建立了自己的分校,比如中山大学在珠海有分校,现在又要搬进大学城。”史朝说,“这给中大会带来新的压力。”

  “一些学校的还贷期将长达20年,这建立在不断扩招和高收费的基础上。”史朝说,“以大学借款10亿元计算, 年利息达5000万元。招收1万学生,学费收入才4000-5000万元,贷款怎么还?”

  不过,他认为不排除这些负担最终会转嫁到下一届政府的头上,“大学毕竟不是企业,总不能让大学清产核资限期还 钱吧!”

  分校与二级学院的扩张冲动

  兴建“大学城”绝非一时情绪冲动。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程方平教授认为,这两年国内外一些财团都在关注中国大学城的发展。“过去大家不提大学城 ,而是说教育城,这种‘地产+教育’的模式曾有成功的先例。现在的大学城热是大学迅速扩张背景下的一个产物。”

  中国大学的扩张,发端于扩招。据史朝介绍,1992年中国高校在校学生平均规模为1800人,到1995年达 到了2800人,去年底是6800人。

  平静的高校校园从喧闹走向拥挤,建立分校管理是谋求出路的最早方式。以北京高校为例,北大1994年启用了过 去并不重视的昌平校区;北理工在北京良乡、北师大在北京沙河发展新校区。“市内没有规划用地,拆迁成本很高,这是各校 开办分校的主要原因。”史朝分析说。

  但近10年发展中,成功的分校寥寥无几。

  “北师大在珠海建立分校区,一直是我批评的对象。”史朝教授直言不讳地说,“北京和珠海距离太远了,很难实现 管理上和教学上的统一。”珠海市政府希望通过引进名校来刺激本地经济,因此创办了珠海高教园区。北师大免费获得了约7 000亩土地,并且在当地取得7-8亿元的首期贷款。

  但这所学校难以成为北师大的一个复制品。史朝说,珠海分校最大的问题是师资。 目前该校从北师大聘请一 些本年度有空余时间的教师,以每课时计费的办法雇用。“这怎么可能形成北师大的文化?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完成任务式的 进行教学。”史教授说。

  在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一些身份奇特的学校则在担纲主角。它们包括:对外经贸大学卓越国际学院、山西财经大 学中德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东方信息技术学院、中国中医药大学高职部等。

  “这些都是二级学院,也叫独立学院。”史朝介绍说,“过去一些高校为了缓解办学经费紧张,允许下属院系创办收 费较高的二级学院。这些学院利用多余的教学资源,为高校搞创收。多的时候,有学校的一个系竟然办了5个二级学院,很混 乱。”

  去年中期,教育部出台8号文对二级学院做出规定,要求其做到“三独立”——独立校园、独立经费(可以与民间资 本合作)、独立招生。

  独立学院给私人资本提供了进入高教领域的另一个通道,此前更为外界关注的是民办大学。据史朝观察,这些独立学 院发展的速度要远远超过民办大学。

  “独立学院就必须有独立校园呀!”史朝说,“大学城正好提供了这个场所。”

  制度性变革从何而起?

  从分校、独立学院而至大学城,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大学扩张一条相对清晰的路径。然而,发展的现状却非常混乱。 一个至为关键的问题是,国家教育部为何没有在大学城的发展上进行统一的行业规划?毕竟,校区扩张的主力是各个“国”字 头大学。

  “教育部有权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并对大学业务做出指导。”史朝说,“但在大学城这件事上, 教育部很难规划。”

  有分析认为,这被中国公立大学的两极管理体制所限制。目前国内大学主要由教育部和省市区政府实行分级管理。除 个别特殊行业部委保留少数院校外,教育部直属70多所重点院校,其他大学主要由省一级政府主管。这些地方院校的教育经 费,由省财政拨款。

  “现在希望扩张的是地方院校,办大学城也是地方政府号召的,教育部怎么管?”一位高教问题研究专家对记者说。

  部属高校也参与到地方大学城的发展中,这仍然与省财政有某种关系。对入住广州大学城的两所部属高校中山大学和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财政每年提供的经费达10-12亿元,甚至超过了教育部直接拨款。

  另一个方面,则是大学管理者的责任。

  “高校校长的法人地位是一个问题。他签这个合同,却未必从头负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程方平教授指出。 依据国外的经验,由一个负责任的校董会来决定本校招生人数和校舍面积似乎更有助于大学的成长。

  这涉及到更深刻的体制改革问题,在高教领域步伐迟缓,一些高校的局部改革措施因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而备受非议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最近出版了一部新书,名为《大学的逻辑》,这本书汇集了高校改革引发的 一些争论。大约在一年之前,张维迎力主的北大校改因种种阻力而暂时停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教改革的政策方向并未动摇,目前一些涉及到大学产权制度、股份化的改革设想也在学者中 展开讨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以吴大光教授为主,已提出了“高校资本”的概念,尝试将股份化运营模式引入高校领域。

  在股权多元化方面,曾经是非缠身的“独立学院”似乎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史朝比较推崇复旦大学与太平洋保险 公司合办的“太平洋保险学院”,“该公司一下子投资了10个亿,把校舍发展起来,教学也搞得不错。”史教授说。但最重 要的,这是一个股份制学院,校长任命和学校大政由董事会决定。

  大学扩张能否走出清晰轨迹?这需要中央政府制定更明确的政策。在这期间,将有各种调查信息向高层聚拢。记者日 前分别从审计署和国土资源部了解到,审计署对全国19所高校和大学城的财务审计工作初步完结,报告将分别递交全国人大 和国务院;而国土资源部会同部分专家组成的工作组,正针对各地“大学城”建设中出现的审批和土地利用问题进行调查。据 透露,一些新政策有望在年底至明年两会期间出台。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