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文化总是如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孙甘露谈昆德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8日23:58 外滩画报

  外滩记者 老牛/报道

  日前,《外滩画报》(以下简称“外滩”)就昆德拉及其作品,书面采访了著名作家孙甘露。以下是访谈全文。

  外滩:作为一位对语言非常敏感和自觉的作家,您如何看待昆德拉的语言特点?

  孙甘露: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语言问题都是第一性的。而第一流的文体家的作品则包含着更为丰富的意识形态信息。从译文的层面看语言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学问题,也是影响的焦虑之一种。对于其他语种的读者来说,理解的难点,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将永远存在,并不因为读者对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的理解的增加而减少。不然的话,人类真是太幸运了。

  外滩:您是否觉得如果不能直接阅读其作品的法文原文,会使您在回答上一个问题时感到困难?为什么?

  孙甘露:应该还要加上捷克文。我问过一些法国作家和捷克作家,他们对昆德拉的法文写作和捷克文写作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我的作品的法文版读者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此,这个问题的重心已经移向了昆德拉的译文的语言问题。

  劳伦斯·韦努蒂认为:“翻译以巨大的力量构建对异域文化的表述,同时也构建着本土的(顺服)主体。翻译产生的作用,可以是保守的也可以是逾越常规的。通常,对异域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性的压抑,使翻译消失,被吸收进目的语文化的主导价值之中,变得易于理解,因而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翻译过来。”你看,困难多的是。

  外滩:昆德拉长期使用法语而不是母语写作,对此您怎么看?您觉得这更多的是一种写作者的生存策略(他后来基本生活在法国),还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意义上的选择?而语言的选择,对一个作者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孙甘露:远离自己的祖国,母语差不多是唯一可以携带的重要行李了。所以,对作家来说,生存选择从来就是文化意义上的。流离失所,如何选择语言?只有读学位的人才选择语言(种)。

  外滩:我上大学的时候,不少同学买了昆德拉的作品——书中的性爱描写曾是原因之一。您觉得昆德拉书中的性爱描写,在其作品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它和劳伦斯或米勒等人的性描写,有什么不同?

  孙甘露:在苏、东巨变之前,性在这些国家的阅读中,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政治。在性的压力和政治的压力彼此覆盖的情况下,将性行为、性关系理解为政治性的也是不奇怪的。但是,这也早已经成了陈词滥调。过了这么多年,你的同学也已经长大成人,他们看待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的立场会有所变化。而对性的沉思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它。它在昆德拉的作品中所占的位置是恰当的——如果真可以如此肢解作品的话。所以,在性这个方向上,比较他和另两位作家的作品无关宏旨。

  外滩:昆德拉的“反媚俗”,曾经被人指为有“诛心”之嫌,是作者对个人选择的居高临下的评价,有一种道德或文化上的优越和不宽容。因此有人曾经提出“反‘反媚俗’”,对此您怎么看?

  孙甘露:思想的重要性正是通过其对立面得以揭示,而文化的多样性正包含着差异和歧义。一种观点被移至相异的环境中,激发起道德方面的困扰,正是其意味深长之处。常言道:文化总是如钟摆一样来回摆动。有活力的文化应该对等级差异表现出敏感。

  外滩:昆德拉作品在中国,常常会被赋予较多的意义,可是,当他在法国居住生活了那么多年以后,您觉得他当年逃离的祖国——捷克,对他的创作到底还有多大的影响和意义?换句话说,冷战意义上的政治意识形态主题,在昆德拉作品中占据了怎样的空间?

  孙甘露:这在他的最新作品《无知》中有正面的回应。昆德拉从词源上分析了nostalgie一词在欧洲各种语言中的流变及细微差别。他涉及的就是由未满足的回归欲望引起的痛苦。他从荷马史诗中寻找源头,以尤利西斯和卡吕普索的故事来喻示他的处境。他写道:荷马以桂冠来颂扬思乡之情,由此划定情感的道德等级。《无知》第二节全力回答您的问题。值得一读。

  外滩:昆德拉曾对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而成的电影《布拉格之恋》大为不满,并从此拒绝任何形式的作品改编。因为对误读的反感,昆德拉对各种译本都非常慎重,比如,昆德拉不允许在中译本中出现任何形式的前言和后记,作为一位作家,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甘露:误读是文化传播的一部分,而误读中常常包含了有意思的信息。而对误读的反感和误读一样,都是无法彻底避免的。作家对他作品的其他语种版权有要求,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正如昆德拉在别处写到的:作品有其自己的命运。

  外滩: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中国读书界80年代的“昆德拉热”和今天的“昆德拉热”(据几家书店排行榜显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属于“热销”书籍),有什么不同吗?如果有,是什么?

  孙甘露:简单地说,这是由中国的体制和文化现状所支配的,正如艾科和奈保尔这样重要的作家没有广泛流行一样。

  孙甘露  1959年7月10日生于上海,祖籍山东荣成。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居上海。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访问梦境》,开始文学写作。代表作品有小说集《访问梦境》、长篇小说《呼吸》、随笔集《在天花板上跳舞》、小说集《忆秦娥》、随笔集《比缓慢更缓慢》等等。作品有法、俄、日、英等语种译本。

  无知是所有流亡者的命运

  周冉/译

  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对报纸采访有过著名论述:“一,采访者对您只提一些他所感兴趣的问题,而您对这些问题毫无兴趣;二,在您的回答中,他只采用一些他觉得合适的;三,他用他的语言、他的思维方式来阐释您的回答。在美国式新闻的影响下,他甚至不屑让您证实他让您说出的话是正确的。采访发表了,您安慰自己说:人们很快就会忘了它的!根本不是:有人还会引用它!甚至那些最谨慎的大学教授们也不再将一个作家自己撰写、署了名的词句与那些别人转述的他的话区别开来。一九八五年六月,我坚决地下了决心,不再接受任何采访。”

  但是《无知》出版之际,昆德拉破例同意以书面形式回答法国《快报》的提问。

  经昆德拉本人授权,《外滩画报》全文转载了该访谈:

  问:《无知》是您第三部用法语写的小说。您跟这门语言的关系进展得怎样?您还怀念捷克语吗,就像书中的人物约瑟夫跟他的朋友N用母语讲话时那样?

  昆德拉:不,不怀念。因为,跟约瑟夫不同,我每天用捷克语跟我妻子讲话。不过,二十八年来,我周围的世界是法语世界,别人跟我说法语,我也跟别人说法语。于是每天我能感觉到母语与外语间深刻的区别。

  我说捷克语时,句子自己就从嘴里跳出来,不受控制,是从小就形成的脑神经的自动反应。相反,说法语,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自动的。用这种语言,一切都是有意识的,一切都是经过思考的,经过斟酌的,受控制的,但也是新的、新得到的,令人惊奇、令人赞叹。每一个词,每一个语法结构,这种对语言极为有意识的状态让我着迷。它与我的创作风格并不矛盾,因为,一直以来,我的创作风格都是由清楚、简单、透明、明晰的情感引领着。

  问:读您的小说,感觉流亡超越了政治背景,是所有人的命运,是存在的一个根本特征。似乎从根本上讲,人永远都是流亡者。您觉得呢?

  昆德拉:流亡是可怕的政治动乱造成的后果。不过,您说得对,流亡,谨慎一点说,内心的流亡,也是“所有人的命运”。小说家不是历史学家的仆人。小说家不讲述或评论历史,而要发现人类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大的历史事件对他来讲像聚光灯,一下子照亮那些隐藏的方面,揭示它们。实际上,把所有关于思乡之情的陈词滥调放到一边,看看究竟什么是思乡呢?除了对被遗弃的祖国的思念,不是也有对遥远的流亡之地的思念吗?除了对帕涅罗珀的思念,不是也有对卡吕普索的思念吗?还有回归,大回归呢?它还可以在这个世界存在吗?既然历史飞速前进,日益改变着从前属于我们的景象,究竟什么是记忆?

  我到处听到“应该记住”、“必须记住”类的口号,但我小说里的两个人物二十年后回到祖国,却被“再明显不过的事实”震惊了:过去已经一去不复返,再回去是不可能了。遗忘抹去过去,记忆改变过去。我们全都淹没在无知之中。无知,不应该视为智力上的一个缺陷,而应该视为人类境遇的根本特征。

  问:能跟我谈谈这部小说的结构吗?它的叙述节奏在我看来是越来越快,而读者读得却是越来越慢:应该因为叙述的紧张而放慢阅读的步伐吗?

  昆德拉:您刚刚说出了我心中理想的小说结构。我常常说我用法语写的三部小说借鉴了赋格结构。其实,赋格是一种完美的形式,适用于所有艺术。它的复调原则要求每个细节一旦展开就转变为动机,在整个结构中多次重复、变奏、暗示。在《无知》里,动机就是关于思乡、遗忘、尤利西斯、阿诺德·勋伯格、镜子(伊莱娜、米拉达、母亲、古斯塔夫,所有人都迷恋镜子)、一件印着卡夫卡头像的可笑T恤、丹麦的房子(约瑟夫对它念念不忘)、变成噪音的音乐,等等。这些动机留在读者的记忆里,从它们最开始出现一直到小说结束。

  因此,小说结构的后半部分自然应该比前半部分更美、更丰富、更“紧张”,就像您说的。因为,越深入小说内部,已经说过的句子、展现过的主题的回声就越多,而且彼此呼应,从四面八方响起来。这就是音乐学上的术语所称的“密接和应”:赋格的最后部分,以一种特别紧密的叙述为特征。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