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的迷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19:53 中国《新闻周刊》 |
围绕历史问题的摩擦在一定时期内将依然不可避免,这尤其需要两国政治家拿出远见和智慧,来化解民间的对立情绪 本刊记者/胡奎 马立诚,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在2003年1月,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日关系新思维 ——中日民间之忧》。该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要有战胜国和大国的气度。 “战争毕竟已经过去了近60年。抛弃旧观念,启动新思维,实为当前切要。” 高企不下的民意门坎 马立诚在此后至今的几个月里,一直陷于中国网民们的围攻,许多网民们毫不客气地将他称作今天的汉奸,包括一些 学者在内的人士也在公开的言谈之间对其文章嗤之以鼻。 不过,在日本海的另一面,情形是截然相反,马文被许多报刊纷纷转载,并引起各派日本人士的普遍叫好。 这注定是一篇会引发争论的稿子。马立诚表示,这篇酝酿已久的文章已经达到了目标:启动人们的新思维。 在最近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访问时,他说言,“文章引起了中日两国高层的某些反应。”中国社科院近日组建“ 东亚战略论坛”,中日关系问题被视为一个核心课题。马立诚被选为这个论坛的副理事长。 恩恩怨怨,纠纠缠缠,似乎注定是中日关系不可回避的现实。民间情绪的对立,成为摆在中日关系面前的障碍。 近日,正当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圣彼得堡力会晤时,日本内阁政治协调部长麻生太郎(二次 大战后日本首相吉田茂之外孙)却在东京大学演讲会上说,“日本无法与邻国中国和韩国有一样历史观。要知道,中国和韩国 的历史观是错误的。” 2002年8月末到9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与日本《朝日新闻》合作,分别在中日两国进行全国范围的民意调 查,结果显示:一半的中国回应者和45%的日本回应者认为中日关系状况不好,与1997年进行的前一次同样的测验相比 ,分别增加了21%和5%。 80%的中国回应者将“历史认识”列为影响中日关系的头号负面因素,而在40%的日本回应者那里,这样的因素 是“缺乏互相理解”和“政治制度不同”。 《朝日新闻》随后的报道说,大多数日本人和中国人觉得中日关系正在恶化。 化解仇恨的理性 与马立诚一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学者时殷宏对中日民间“迅速增长着的互厌与敌意”感到忧虑。他说:“这对 中国的中长期未来相当危险。” 在时殷宏看来,危险的方向之一就是纵由这种对立情绪恶性发展下去——石原慎太郎之类反华、排外、极端民族主义 和政治、军事扩张主义的极右势力,就有可能控制日本政治和对外政策方向。 他认为,中国领导人和中国公众确实要“高瞻远瞩”地对待中日关系。 鉴于这样的危险,以及中国在东亚地区整体安全环境的严峻现实,时殷宏提出,应当大力尝试“中日接近”。“中国 应当使日本政府和公众得出一个比较明确和经久的结论:中国将日本当作大国看待——既是今日的世界和区域经济大国,也是 明日的东亚政治大国,并且本着大国协调与合作,而非大国权势争斗的根本原则,处理中日在东亚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关系。 ” 在时殷宏看来,亟待推进的中日接近对中国来说,可谓一场代价并不高昂的“外交革命”。其带来的好处之一将是, 可以缓解中国的周边紧张形势,缓和对美外交压力。 作为中国对日关系新思维论的首倡者,马立诚显然乐见时殷宏的出场。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近来中日高层交往 的迹象显示,双方都在试图展现温和与理性的态度。 马立诚认为,围绕历史问题的摩擦在一定时期内将依然不可避免,这尤其需要两国政治家拿出远见和智慧,来化解民 间的对立情绪。 “站得高一点来看,中日关系在未来历史上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一是日本加深与美国结盟,提防和对付中国;二是 不即不离,互相猜疑,暗施冷箭;三是中日合作,共同促进两国及东亚、东南亚的繁荣。第二种状态其实是一种过渡,不是滑 到第一条路,就是进到第三条路。究竟何者对中国更为有利,是不言而喻的。”马立诚说。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北美、拉美、欧洲、非洲等地区都开始进行强有力的地区整合,而文化与种族相似的东亚 地区,却至今一盘散沙,抵触、防范与相互竞争的心态,正在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和一体化的进程。 “重要的是,我们要像美国人一样有战胜国的气魄,要对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实力感到自信,”马立诚说,“我们要相 信,日本再也不可能对中国进行侵略了。” 罗刚其人 31岁的罗刚,原籍甘肃金昌人,1990年到长沙求学。大学二年级时退学回家,理由是不喜欢机械专业。不久后 因追随爱情重返湖南,考入岳阳电台,后来进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 大约5年前接手“心灵之约”栏目。 “心灵之约”逐渐成为长沙收听率最高的谈话栏目之一,在大学生及年轻人中很有影响,甚至被认为是一些大学生深 夜“卧谈”时的必修课。 在听众眼里,罗刚以主持风格特立独行、甚至略嫌尖酸刻薄而形象突出,同时又很受欢迎,湖南大学一位学生甚至称 他为,“夜间生活的精神领袖”。 大多数听众打进电话还是讨论失恋、第三者插足、婚外情之类。但罗刚表示这并不是他的初衷,他认为自己的节目应 无话不谈,包括时事政治、社会问题或是国内外大事。他以敢于涉及敏感话题和发表自己的意见著称。 目前被解职的罗刚在家休息。他的新作《角落里的阳光》成为长沙市各书摊的畅销书。 编者的话 罗刚事件发生后,网民们在网上建立了众多讨论区,或是专用网页,来传播当晚的实况录音——罗刚十年广播生涯的 最后三分钟。 而说明罗刚事件引起剧烈反响的背景是有必要的。 5月20日晚上,罗刚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当天上午,日本东京高等法院就细菌战中国受害者民间对日索赔 案进行了二审的第一次开庭,王选等3名中国原告再次要求日本政府对细菌战受害者谢罪赔偿。而罗刚事件的发生地——湖南 ,正是当年细菌战的主要受害地。此前的5月14日深夜,7名来自东京的右翼团体成员乘船从冲绳县石垣市出发,于15日 上午准备登陆钓鱼岛。由于当时风浪很大,船只无法靠岸,结果登岛未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3分钟“意外电波”及随后沸沸扬扬的三个月中,罗刚、“小原正太郎”、当地电台主管部门及无 数的听众、网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表达的态度值得每个中国人咀嚼和反思。 百余年的恩怨,使中日关系一直纠结于历史与现实、情感与现实、向后看与向前看之间。但是,在中日战争结束近6 0年后,中日关系今天的确面临着一个调整的契机。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