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的发展回顾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2日23:08 城市快报 |
“天津港就是我的家” 在天津港务局的退休职工中,李长发可以算是港龄最长的职工之一。1941年,刚刚年满14岁的李长发,就开始在天津海河岸边的码头穿梭往来,肩扛背背,成了一名码头装卸工人。 地覆天翻 港口换了新颜 “解放前的码头工人真叫苦,每天不知要装卸多少货物,而且那点可怜的工钱还不够养活家人。脚行头子三天两头的打骂盘剥,让我们这些工人苦不堪言。天津解放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人民站起来的好处。所以,1952年天津新港重新开港后,我们用工作热情来报答共产党带来的好日子,把天津港当作自己家一样看待。”李长发说。 当时,天津港务局刚刚成立,1952年1月5日,遵照交通部“关于天津港全部工人(包括塘沽工人在内),连同搬运公司码头办事处工作人员及其业务,全部交由天津区港务局接办”的指示,原先的码头装卸工人全部成为了港务局的职工。有着11年装卸经验的李长发成为了装卸队的队长。“当时像我这样有多年装卸经验的人也不太多,所以组织上让我带着20几个人组成第18装卸队。” 李长发的装卸队刚刚组建不久,10月17日,天津新港迎来了开港典礼,而开港典礼也随着一艘外籍万吨轮的停靠,正式开始。“开港典礼前,我们就接到了要迎接万吨轮卸货的任务,这是天津新港第一次有万吨轮驶入,我们心情特别激动。一是因为要开港了,二是因为从来没见过万吨轮是什么样。”“那艘万吨轮有5个仓门,我们待命的装卸队按照分工分别进各自的仓门卸货。我们队负责装卸的主要是铁轨,我们8个人一班,从码头抬到仓库,这样一刻不停地往返装卸,用了四五天才全部装卸完毕。如果是现在,这点东西根本不算什么,但那时只能依靠人海战术。” 10月初,塘沽新港第一期建港工程竣工。工程包括第一码头4个5000吨级泊位改造成7000吨级深水泊位;第二码头安装浮码头81米,大修了装煤机,主航道浚深至负6.5米,并进行其他工程检修,总投资1859万元,新港港口生产能力达到130万吨。即使这样,当年货物吞吐量不足74万吨。197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用了22年时间;1988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用了14年。 自1993年以来,天津港生产连年上台阶,保持平均每年以千万吨级的速度递增,十年净增吞吐量一亿吨。2001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国际大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3年吞吐量都又以年净增三千万吨的速度突破1.6亿吨、集装箱300万标准箱。位居世界港口20强之列。天津港客运服务质量体系于1997年12月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际、国内双重认证的港口。 条件改善 “三宗宝”成为历史 虽说开港的几年中,人海战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随着机械的不断增加,原先码头工人的一些法宝逐渐用不上了。“原来码头工人有句俗语“钩子、垫肩、破棉袄,码头工人三宗宝”,那可是过去码头搬运工不可缺少的工具。垫肩是一块破帆布,扛货物时搭在背上,防止货物(如面粉等散货)撒进脖子里;破棉袄是搬运工不论春夏秋冬不能离身的,既当衣服又当被褥。这两样在解放后很快就不用了。” 三宗宝里惟一被保存至今的,是一把一尺多长、保存60多年的钩子。枣木的钩把非常的光滑,把柄是一个略微凸出的木疙瘩,李长发说,这是为了防止搭货时手从柄端滑脱而作的挡头。钩子顶端是一个纯钢的钢钩,成月牙型,虽不锋利,但非常坚固。 “这是那会惟一的劳保用品了。在集装箱没有采用之前,许多货物都是用木箱、纸箱或者麻袋包装,每个包装有200斤左右,在码货时一个压一个。为了防止用手直接卸货时被砸伤,有经验的工人都用这个钩子把货物先拽过来,然后在扛走。同样是搬运,没有经验的人用钩子随便一钩,就把包装钩破了,货主肯定不愿意。但像我们有经验的人,只用钩子的尖端钩住包装物的其中一个角,一点不破坏包装,更不会让货物受损了。后来,码头的装卸机械多了,集装箱普遍采用了,我们这最后一宗宝只好也退休了。” 在天津港的港史记录中:天津港是中国内地最早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港口。1973年9月,天津港成功开辟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1980年,天津港建成中国内地第一个集装箱码头。从1992年至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从不足40万标准箱发展到240.8万标准箱,10年净增200万标准箱,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 合理发明 劳模进了怀仁堂 1952年入党的李长发,带领18装卸队成为了港务局最能干的装卸队,而他在1956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合影留念。每到国庆节,李长发总要拿出那次获得的奖章佩戴在胸前,对家里人说:“是党让我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码头工人,翻身做主,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我们全家永远不能忘恩。” 1956年,李长发获得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并不是全靠卖力气获得的。“在开港的那几年,论干装卸活,恐怕全港没有几个人能比过我的,200公斤的货物我能扛起来就走。虽说我没文化,但我爱动脑筋,为港区提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也创造了许多小发明,解决了港口的许多困难。” 最令李长发老人感到自豪的,是他一种名为“盘子”的装卸工具的发明。“那时装卸杂货特别麻烦,因为都是散包装,码垛起运总有难题。20世纪50年代应季时,从天津港出口到香港的西红柿,占了装卸的很大一部分份额。当时的西红柿用小筐包装,把几十箱西红柿码在一个大网中,起重机拉起大网,吊入船舱。但大网是‘软’的,容易造成了西红柿箱倾倒而互相挤压,西红柿被挤坏的不在少数。用什么法子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后来我想到用一个‘托盘’放在码好的西红柿包装下,上面扣好一个木笼。托盘四角有铁环,起重机的钩子搭住铁环,就可以顺利将西红柿运到船舱。后来,我的这一发明被用在了几乎所有的散货搬运上,解决了许多装卸难题。为这,局里还发给了一笔奖金呢。” 改造革新 “压港”不再是问题 在李长发的眼中,天津港度过了蹒跚迈步的创业时刻,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时,李长发成了作业区的主任,手下掌管着上千人的队伍。但,此时的天津港也遇到了发展带来的问题———压港。1983年,天津市新一届领导班子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天津港的压港问题。尽管当时的吞吐能力已经达到1000多万吨,但与迅速发展的海上运输量相比,仍相差很大。最多的一天,竟有190多条船在锚地等待卸货,不算其他损失,单滞港费一项,一天就得赔偿8000多美元。 “加班是那时经常有的事,8个小时正常工作时间过后,所有的干部职工都要再加班两个小时,至少装卸两列火车货物,才能下班离开。那时候,码头上全是人,进进出出的景象看得人眼晕。”李长发说。 198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天津聘请中国第一个友好城市外国顾问团———日本神户港湾顾问团,帮助天津港解决压港压船问题,制定紧急改造方案,规划天津港的长远发展蓝图。神户港湾局局长、顾问团团长鸟居幸雄先生带领12位成员深入码头、货场、仓库、锚地、船闸、围埝进行调研、观察、测量,召开经理座谈会,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然后进行计算、分析。4年后,顾问团为天津港改造和建设提出了“天津港紧急改造方案”和“天津港长期改造方案”。正是因为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天津港有效地解决了压港压船问题,进入长足发展阶段。目前,天津港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每月集装箱航班300班,与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的12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关系。 走在如今的天津港各个码头,已经看不到搬运工人手扛肩背的场景,各式运输机械的使用,既加快了运输过程,又节省了大量人力。用李长发的话说就是:“现在是人少了,而干的活却多了,效益提高了。”改革给天津港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效益。1986年8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天津港视察,看到短短两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欣欣向荣的港口面貌,高兴地讲了一句后来被人们反复引用的名言:“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益就上来了。”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