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政府以问责制处理失职官员专题 > 正文

媒体分析称提高执政能力需要健全干部评价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13:32 中国新闻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中新网10月13日电 《学习时报》今天刊出分析文章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关键。通过健全科学规范的干部评价机制来引导人、培养人、激励人、约束人,使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是当前亟待研究探讨的重大问题。

  健全干部评价机制 对推进执政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能不能把干部选准用好,能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而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整套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现实表现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评价的机制。不同的制度和体制,能够激励和诱导不同的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干部评价机制,就会决定选用什么样的领导干部,也就会引导和推动着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准确科学的干部评价机制对推进执政能力建设起着基础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作用。

  准确科学的干部评价机制能促进执政理念的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根本区别。要落实这一执政理念,首要的是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通过健全包括干部评价机制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并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突出解决选好人、掌好权、管好人、用好权的核心问题,保证我们党的各级干部能够做到执政为民。

  准确科学的干部评价机制能激励执政素质的提高。我们党历来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干部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干部制度建设基本方面的评价机制,其内在要求就是要始终着眼于激发干部提高执政素质的热情和动力,为各级领导干部打牢执政为民的能力基础发挥导航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驶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提高这五种能力,就要健全以崇尚能力业绩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并在干部任用中充分发挥这一机制的积极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自觉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围绕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标,制订并实施科学的学习计划,下真功夫,苦功夫,提高自身执政素质。

  准确科学的干部评价机制能推动执政作风的改进。在我们党的执政实践中,执政作风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是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建设,与整个社会的环境与氛围,与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体制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用什么样的评价机制选人和选什么样的人,是倡导什么样的执政作风的决定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形式主义一直是我们党作风建设的一大顽疾。我们只有健全以注重群众公认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把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和效果是否得到最大多数人民的认可和赞同作为根本标准,对领导干部的政绩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才会让领导干部的目光和工作重点更多地落在为民办实事上,也才会推动执政作风有一个根本的改进。

  紧紧抓住推进执政能力建设这个根本 下大力健全干部评价机制

  评价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评价机制是干部任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党委对建立干部评价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干部评价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疏漏之处和薄弱环节,最为突出的是评价内容缺失、评价主体缺位、评价程序缺陷、评价结果缺效,为正确选用干部带来了消极影响。为从根本上克服干部评价工作中的这些弊病,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公正为核心,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依据,健全干部评价机制,着力体现干部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干部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从而激励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提高整体执政能力。

  坚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完善评价标准。科学的干部评价标准,应当是干部德、能、勤、绩、廉诸要素的综合反映。因此,应当按照政治素质、领导能力、敬业精神、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来设置干部的评价标准,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环境进行细化、量化,增强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准确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干部评价的核心是对干部政绩的评价。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追求的政绩是全面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人民群众拥护的政绩。在具体操作中,必须做到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求真务实。

  坚持以群众公认为核心,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建立健全由人民群众来给干部“打分”的机制,才能巩固执政基础、增强执政权威、提高执政能力。通过从制度上保证和体现群众公认,真正把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在注重群众公认的同时,还要努力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起能够全方位、立体式透析干部的评价主体,让与干部工作、生活关联度较高的上级、同级、下级、基层群众都参与到评价主体中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情况,将评价主体确定为上级主管部门、本单位班子成员、在职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服务对象或基层单位、住处所在社区、纪检监察部门、干部考核考察小组等多个层面,有的甚至可以组织专家对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让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主体都有评价发言权,最大限度地扩大各方面参与评价干部的范围,提高干部评价的民主化程度。

  坚持以规范化为重点,严格评价程序。评价干部是为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准确,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程序操作。第一步,制定方案。主要是确定受评干部对象,组建高素质的评价小组,拟定评价方案。第二步,考评预告。评价小组提前通知受评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并要求向干部群众公布考评对象、时间安排、内容程序、监督电话等情况。第三步,公开述职。评价小组进入单位后,先向干部群众介绍考评目的和方法,再组织考评对象公开向单位干部职工述职。第四步,民主测评。干部公开述职后,评价小组向参评人员统一分发《干部考评民主评价表》,要求参评人员对干部述职情况的真实程度和干部德、能、勤、绩、廉的现实表现进行基本评价。第五步,个别谈话。充分听取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群众对受评干部的意见。第六步,调查核实。针对考评期间反映出来的干部政绩、思想品德、违法违纪行为等方面的重要问题逐一核实。第七步,综合分析。对受评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民主测评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提反对意见者进行背景、功利、动机分析,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研究和评价干部。第八步,撰写评语。在全面认真、深入细致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客观、准确、简明的语言文字,撰写出能够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情况的综合评价材料。第九步,通报情况。评价小组将综合考评材料在一定范围内向受评干部所在单位的干部群众通报。第十步,反馈结果。评价小组将经群众认可和组织审定后的考评结果同被考评干部见面,听取受评对象的看法、解释或申辩。最后,评价小组将综合评价材料、群众认可情况和干部个人意见一并上交组织部门。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创新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总的来说,应当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多在“非常时期”看干部。比如,当国家利益受到侵犯、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危险时刻,看干部是否有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勇气;当换届选举、人事调整时,看干部是否有违反纪律搞非组织活动、跑官要官的行为;当个人或家属遇有职务升迁、子女升学、生病住院、婚丧嫁娶等事情,看干部是否借机聚敛钱财的现象等等。二是常用辩证观点评干部。要通过采取宏观与微观综合评价、纵向与横向交叉评价、静态与动态综合评价、强项与弱项类比评价、内因与外因整体评价的方法,既评干部在任内做出的成绩,又评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评干部取得的眼前看得见的工作实绩,又评干部抓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的力度;既评干部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优劣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又评干部在现有基础上的作为;既评干部平时的工作能力,又评干部在重要时期、重要工作、重大事件中的决断魄力和应对能力;既评干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又评干部抓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三是探索现代技术测干部。要以现代微机读码技术为依托,研究开发干部评价软件分析系统。根据“德、能、勤、绩、廉”五项考评内容的不同比重,以及评价主体与受评对象的“知情度、关联度、责任度”关系,赋予不同权重的分值,通过规范填表和计算机录入,将干部的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的曲线和分数,再由定量分析转化为定性评价。还可以充分运用录音、摄像、计算机等手段,吸收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心理测评技术以及统计分析方法,对受评干部作出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

  坚持以选贤任能为目标,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胡锦涛同志指出,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得出的结论,必须正确地反映到对干部的使用上来,作为决定他们升降去留的依据。准确科学评价干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干部实施选贤任能和管理监督。如果评价结果与使用管理相分离,再好的评价机制也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所以,要把评价结果科学、有效地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在适当范围内公布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对干部的激励和鞭策作用。要运用评价结果对干部队伍结构进行优化,按照“什么弱、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对干部进行培训。要把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优胜劣汰的重要依据,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把评价结果与干部的奖惩、升降去留紧密地联系起来,解决好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问题,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相关专题:中国政府以问责制处理失职官员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