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民工子弟学校在合法与非法之间游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6:48 郑州晚报 | ||||||||
中原新闻网-郑州晚报讯(记者 杨宗锦)核心提示:民工子弟学校曾解决了城市的一道难题——让上不起学的外来务工子弟有学上。1996年,郑州出现了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到2003年夏,民工子弟学校在郑州已如雨后春笋。之后,众多民工子弟学校因未能通过教育部门的审批而湮灭,至今坚持生存下来的民工子弟学校是苟延残喘,还是黎明即现?自8月18日开始,晚报记者对郑州市区的民工子弟学校进行关注。10月14日,来自各区教文体局的最新消息,本市仅有4家民工子弟学校取得合法资格证书。
两种愁 一个愁生源不够 一个愁生源太多 8月18日这天,春笋学校显得异常热闹,学生们围着校门口的桌子报名登记。 春笋学校差不多算是条件最好的民工子弟学校了,整齐的校舍,宽敞的校园,操场上配置着各种体育设施。创办这所学校的杨万霖开办了郑州市第一所民工子弟小学。“开学了,又是一个新学期。”校长杨万霖说,与去年近1000名学生相比,这学期来报名的学生目前才刚接近去年的一半。 就在春笋学校为招生不足感到无奈时,市区的公办小学——幸福路小学的校长却为越来越多的报名学生发愁。 在2003年以前,尚未实行民工子弟与城市学生以同等资格进入公办学校,那时民工子弟学校的招生一度红红火火。仅2003年,杨万霖创办的3所民工子弟学校招生就超过2000人。这一年,另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位于老鸦陈的云鹤学校报名学生也过了千人。 民工子弟学校以低于正规学校的学费、不需任何手续的优厚条件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子弟,外来务工者的增多也让民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外来务工者最多的金水区也是民工子弟学校最多的地方,规模较大的民工子弟学校除了杨万霖创办的第一所民工子弟小学——大铺民工子弟学校外,还有云鹤学校、黄飞学校,民工子弟学校一度因为解决了外来务工子弟就学难题而被视为宠儿。 不过民工子弟学校的春天似乎很短,招生形势在一夜之间陡转直下。2003年夏季,金水区有关部门提出,取缔未经审批的民工子弟学校,在区公办学校设立流动人口子弟附属教学班,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金水区教文体局以极快的速度执行这一办法,在2003年秋季入学时,金水区教文体局以近乎强制的手段关闭了郑州市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其他的民工子弟学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快,金水区的民工子弟学校就廖廖无几了。 与此同时,其他几个区几乎和金水区同步整顿民工子弟学校。中原区“只允许3所民工子弟学校存在。”这3所学校已拿到中原区教文体局颁发的社会力量办学资格证书。 杨万霖的民工子弟学校创业路 郑州市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创办于1996年。 42岁的杨万霖是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从1996年至今,杨万霖在郑州先后创办了3所民工子弟学校。1996年他创办了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大铺民工子弟学校,2001年初创办第二所民工子弟学校——春笋学校,2003年初创办第三所民工子弟学校——春笋学校分校。 “让上不起学的民工子女有学上。”杨万霖至今回忆当年的创业经历仍然满怀深情。 1995年秋季开学后,杨万霖在白庙村一间民宅里开办了一个专收民工子女的学习班,当时学习班只有12个孩子,每人半年收费180元,数学、语文、思想品德等课程全由杨万霖一个人教。学习班逐渐被附近的民工认可,来学习的外来务工子弟不断增加,到当年年底,学习班的学生达到90多人。 1996年春节过后,杨万霖妻子来到郑州,她是中学教师,夫妻俩决定扩大“办学规模”,办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为更多的民工子女提供上学机会。校址选定大铺加油站附近的一个附属建筑物,有12间房,起名为“大铺民工子弟学校”。为宣传自己的民工子弟学校,杨万霖印了一些传单到进城民工聚集的地方散发。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传单散发完不到一个月,前来报名上学的民工子女就增加到300多人,为此杨万霖又聘请了5名教师。 1999年年底,大铺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已达到12个班800多人,聘请的教师达到20人。 2000年,杨万霖将校址迁到附近一个废弃工厂,有近50间房子,面积近2000平方米,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当年年底学生达到1100多人,聘用教师36名。 2001年,杨万霖另选校址,创办了第二所民工子弟学校——春笋学校。和大铺民工子弟学校不同的是,春笋学校的办学条件要好得多,教室不再是简易平房,是楼房。招聘教师的条件也严格了,必须是中专以上学历的师范院校毕业生。由于大铺民工子弟学校名声在外,春笋学校起步当年收来学生近800人,春笋学校被本地一些媒体称为“郑州市条件最好的民工子弟学校”。 2003年初,杨万霖又创办了第三所民工子弟学校——春笋学校分校。 “从1996年到2003年,我给许多的民工子女提供了受教育机会。”杨万霖说,学校也从初创时粗放学习班转型为较为正规的现代学校。至2003年,三所学校配备了上百台微机,还有一些精密生化实验仪器,累计投资百万元。 在此期间,另一些民工子弟学校也崭露头角。黄飞学校、云鹤学校是较为成功的学校之一,其硬件与杨万霖的学校不相上下。不过条件差的民工子弟学校也出现了不少。 走钢丝 民工子弟学校在合法与非法之间游走 “我这个自封的校长相当于哪个级别?”1999年年底,记者第一次接触杨万霖时他开玩似地问。从那个时候起,他大概已经意识到为民工子弟学校争取合法身份的必要性。和杨万霖抱着同样心思的云鹤学校校长逯明曾向记者说:“只有取得办学资格许可证,心里才能踏实下来。” 民工子弟学校在合法与不合法之间走了8年的“钢丝”。2003年夏季,“钢丝”断了:金水区宣布取缔未经审批的民工子弟学校,没有取得合法资格的民工子弟学校遭到重创。 如今,大浦民工子弟学校已经关闭,云鹤学校已被“收编”改为陈寨小学,春笋学校仍在一种不明身份状态下生存。 在争取合法身份的路上,杨万霖一直在努力着。 2000年年底,也就是大铺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超过1000人时,杨万霖第一次向教育主管部门递交了要求取得合法身份的申请。但申请递上去没多久就被教育主管部门拒绝了,理由是办学条件太简陋,师资水平也不够。 2001年年底,春笋学校已经是“郑州市条件最好的民工子弟学校”了,杨万霖再次向教育主管部门递交了要求取得合法身份的申请,但仍然遭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拒绝,理由仍是办学条件简陋和师资水平不够。 黄飞学校、云鹤学校等民工子弟学校也曾递交申请书,均因办法条件和师资水平不够的理由未能通过。不过在当时的整顿风暴中,春笋学校和云鹤学校得以保存下来。 2003年国庆节前夕,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部委《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规定》,规定要求加强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和管理,民工子弟学校的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十一长假过后,春笋学校就接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限期整改通知。通知说,假如年底整改合格,春笋学校将被纳入公办学校行列归教育局统一管理,否则将被彻底取缔。这就意味着,如果当年年底整改合格,春笋学校将成为郑州市第一所取得合法身份的民工子弟学校。 但据记者了解,春笋学校至今未得到“牌照”,目前郑州市仅有4家民工子弟学校获得合法资格证书。 路咋走 民工子弟学校仍有生存空间 教育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将外来务工子弟分流到公办学校,这也许是发出让未能取得合法资格证书的民工子弟学校“自然死亡”的信号。 2003年秋季,金水区分流到各个公办学校的外来务工子弟已达4302人,其中小学生为3610名,初中生为692名。记者日前从一些接受分流学生的学校了解到,今年的数字将高于往年,其他区的分流学生也不会比这个数字少了。 据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金水、二七两区,截至今年4月中旬,市区外来务工子弟中学龄人口5.3万,通过种种努力已解决4.1万多人。 或许是由于公办学校分流外来务工子弟的数量有限,民工子弟学校仍然有生存空间。在最近的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民工子弟学校仍然在生存着,尽管这些学校良莠不齐。航海路以西的五里堡有所民工子弟学校,不但招收小学生,还招收中学生;五里堡对面的北刘庄有二砂学校分校,实际招收对象就是外来务工子弟;高寨有先飞鸟学校、利民学校、希望小学;与高寨一路之隔的张魏寨有德全中小学、众兴中小学、利民中小学分校;齐礼闫、西耿河也有民工子弟学校。分布在金水区的有黑庄的创新学校,凤凰台有一所未挂牌的学校。 民工子弟学校将走向何方?主导因素或许不仅仅在于学校的“自然生长”。 一直关注基础教育的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周正认为,民工子弟学校是政府办学之外的一个很好补充。“从这些学校诞生的背景和过程来看,它恰恰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必然衍生品。”周正说,人为地提高民工子弟学校“拿牌”的门槛,与城市实情相悖。他认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地位不仅要得到认可,还要在名称上得到与公立学校相同的待遇,如冠以“某某路小学”“第几中学”等。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民工子弟学校的前景到底如何仍然是个未知数。 头痛事 政府独力建校面临巨大资金缺口 金桥小学校长丁海涛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因外来务工子弟的涌入,公立学校的容量凸显紧张。他认为,接下来几年里,属龙、虎、兔的学生入学高峰期将要到来,入学难会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政府建校已经列入日程表。日前郑州市已宣布,今明两年新建22所中小学,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办学成本提高,资金缺口成为问题。据教育界一些人士分析,新建一所能纳12个班级的初中需近3000万的投入,22所中小学共需资金约5.5亿元。 “仅靠财政来完成这一浩大工程非常艰巨。”一名教育界人士说。 “理顺社会办学秩序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惠济区教文体局一名工作人员说。惠济区去年首次向一所社会办学机构发放“牌照”。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