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遭遇非议过后的宿迁市委书记仇和(3)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14:04 《人物》杂志

  宿迁,因仇和而抓住的机遇

  从沭阳到宿迁只有40分钟的车程,一路风景优美,道路宽畅。宿迁环境的优美和城市的整洁正如我们预想的那样。我们不由地想,是否所有经过治理的城市都是一个样子——有仇和特点的城市规划风格,我们将这种风格归结为简单和绿色。这里是霸王项羽和虞姬山盟海誓的地方,因此既有英雄的气概,又有美人的柔情;这里有洋河、双沟两大国家级名酒;
这里盛产杨树和花卉;这里北有骆马湖,南有洪泽湖,黄河故道穿城而过。现在,仇和已经通过“北扩西进、南拓东延”和“引湖纳山”的战略将周围的山水纳入城区的地理,极力打造一张“西楚雄风、酒都花乡、河清湖秀、生态乐园”的城市名片。

  我们到宿迁的时候正赶上星期六,这一天宿迁举办了四个大活动,仇和都要参加,都要讲话。我们参加了其中一个由省工商局组织的“百名民营企业家苏北行”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据说,这种招商活动在宿迁非常频繁,仇和善于用别人的资源办自己的事。会上,仇和讲了近一个小时的话。他讲话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逻辑性强而且爱用简化语。无论他讲的内容里有多少例如“三最四低”(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三就三百”(对城市低保对象、城郊失地失居的贫困农民、农村特困家庭,100%提供大病就医帮助,对其子女100%提供义务教育帮助,对适龄劳动力100%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帮助)、“一保三开放”(在保证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简化语,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就像相声演员说顺口溜一样自如;另外不管所讲内容中有多少拗口的“一二三四……”,他都不会出任何差错,和文件上写的只字不差。我们想他的施政思路不光是写在文件上,其实早已融化在他的思想和意识里了。

  1995年,仇和作为江苏省第一批高研班的成员赴美国进修,系统地学习西方政府管理和市场经济学。他读了很多书,其中很重要的一本叫《政府的革命》,这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推荐给美国官员读的,书的副标题叫“用企业家的眼光审视政府的运作”。后来他曾经说,“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用企业家的眼光审视政府的运作,就是把宿迁假想成一个大的企业集团,从投入产出、投资回报、成本核算的角度,来审视地区的发展,使成本最低化,产出、回报最大化。”仇和很聪明,善于学习,同时善于实践,他后来的行为证明了他化理论为实践的能力。

  像治理企业一样治理一个社会,降低成本很关键。面对行政机关中冗员充斥的现象,仇和曾狠下心规定,所有行政机关人员,从市里到村里全部采取二分之一轮岗经商两年的办法降低人力成本。仇和曾经说:“改革、发展和稳定都提了20年了,人们还是不明白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改革的终极目的就是使依靠主观、权力和暗箱配置的资源最小化,使依靠客观、公开、竞争配置的资源最大化;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创造财富的人群比例最大化,分享财富的人群比例最小化;而稳定就是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最大化,两极分化的比例最小化。要想发展,就不能有那么多吃官饭的人,都给我去创造去挣钱。”

  仇和的一位朋友听说这件事以后,虽然表示理解,但仍担心这样会产生过大的震动,不利于他今后的工作,于是奉劝他:“二分之一是不是比例太大了,而且两年也太长了。两年呀,多大的变化,也许今天去轮岗,回来的时候位置都没了,谁愿意去,是不是改成三分之一轮岗一年。”在最终的权衡考虑下,仇和接受了这位朋友的劝告。

  1997年、1998年和2003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针对仇和在宿迁的做法进行了三次曝光,第一次是沭阳开设电视栏目《沉重的忏悔》,专门让犯过错误的人在电视上现身说法,警示社会;第二次是沭阳大力进行交通建设,从所有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钱修路;第三次是宿迁对国营幼儿园进行制度改造,一些老师不得不下海经商。在外界看来,这些措施似乎不是侵犯了人权,就是与现行法规相抵触,但正是这些被有些人认为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促成了今天宿迁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1998年,在《焦点访谈》对沭阳扣除干部工资修路进行报道后,国务院曾专门组织调查组联合江苏省一行人对沭阳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与媒体的态度截然相反。有关单位立刻在沭阳开了交通治理经验总结大会,不但对沭阳的做法进行了表彰,还奖励给沭阳两台先进的铺路设备。

  关于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改革,仇和有自己独特的做法。1996年,宿迁高中的入学率只有23%,后来通过民营资本的进入,一大批民营学校兴起,学生的入学率明显上升,到2000年底已达到44%,今年上升到80%。政府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投入也在持续增加,2000年投入4.6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40.3%,2003年投入6.2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43.9%。而自2000年以来,全市新增民资教育投入达8.1亿元,新办民办教育机构1075所,这是改革成效的最好说明。同时,宿迁人还顶住冷嘲热讽,本着“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合作办学、公办民营”的方针,创办了一所公办民营的本科院校——宿迁学院。八所高校包括南京师大、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徐州师大、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八所大学的联盟加入,使这座仅2岁的年轻院校,在校生已经超过万人。“管办分离,医卫分开,医防分设”——这是宿迁人在卫生事业上的一个杰作。政府负责公共卫生,竞争性医疗全部推向市场。当地一个老百姓说,以前做阑尾手术,要800元,现在只要400元。通过几年的改革,宿迁医院的手术费、药品费、治疗费、住院费只是周边地区的三分之一,徐州、淮安、新沂、安徽等周边地区的很多人都到宿迁来看病。市里的人民医院加入到南京市鼓楼医院集团之后,各方面条件大大改善,同期效益比去年增加了38%。

  主政沭阳三年多,社会上对仇和的舆论压力频频。这时曾经有省里领导问他有什么想法,能不能承受压力,另外有什么要求。仇和说,我没有什么压力,只有动力和干劲儿,只要求千万不要在外面对我产生争议的时候调我走。他形容自己当时是穿着钉鞋,拄着拐杖,戴着眼镜,拎着乌纱帽干工作。结果让仇和很欣慰,2001年,他被任命为宿迁市委书记兼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领导问他需要什么支持,他说,只想要一个政策。于是,在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出的12号文件中出现了一条:允许和扶持宿迁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采取更灵活的政策和做法,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这种对一个地方的明确扶持在江苏省政府的文件中是极少见的,仇和得到了一柄尚方宝剑。

  仇和的改革已经进入了稳定的快车道,全市各级官员基本都是他的得力干将,他在宿迁已鲜有反对者。他的思路可以一路贯彻到底,再没有什么能阻止宿迁这驾马车朝着仇和挥鞭指向的目的地前进。

  曾经有媒体人士评论说:“仇和模式有一个重大的不足,就是对制度建设的贡献不足。”这一评论将外界对于仇和的诟病上升到了“是人治,不是法治”的高台阶上。而对于了解宿迁近几年发展和仇和的施政方针的人来说,难免对这样的说法置之一笑,总觉得有望文生义,郑人买履之嫌。殊不知,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人治——人制——法制——法治的不同阶段。任何法治行为的主体一定是人,只有人治的经验上升为制度,并通过法定的程序固定下来,最终才能达到法治。没有哪一个社会是纯粹的人治或者纯粹的法治,政治的运行实际上往往是在一种中间状下态进行的。

  1997年8月,仇和提出沭阳改革的“五化”方针,即县域经济市场化,经济运行方式民营化,国有集体资产资本化,竞争性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政府行为规范化。从此以后,仇和在沭阳的所有工作完全是按照这个方针进行的。到了宿迁市,仇和沿袭了沭阳的“五化”做法。同时,他又针对市区的特点,提出要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战略。他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是城市化的内涵,是农业产业化的动力,是社会文明化的灵魂,是改变农耕社会的助推器和大熔炉,是实现宿迁追赶、跨越和超常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仇和主政以后没有将下级县里的企业收归市有,比如原来的洋河集团仍然是泗阳的,原来的双沟集团仍然是泗洪的,原来的江苏玻璃集团仍然是宿豫的,原来的江苏箭鹿集团仍然是宿城的。仇和没有搞简单的内循环,而是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1997年8月,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腐斗争后,仇和开始考虑怎样才能真正从制度上杜绝官员腐败的现象。于是他提出了在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上,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从而有效地避免选才用人上的“黑箱”操作。在这一沉重思考的基础上,沭阳在全国首推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把经过层层筛选、组织上拟提拔的干部的年龄、学历、政绩和拟提拔的职务等有关情况利用媒体向全社会公开,欢迎社会监督。到2001年底,已经公示了1230人,共接到群众来信150多封,经核实后共有52人未被提拔使用,17人被延长考察期。除此之外,沭阳后来在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和制约机制的创新上,又先后建立和完善了竞争上岗制、公开招考制、公开推荐制、实绩动态考核制、谈话诫勉制、离任审计制等配套制度多达10项。在担任宿迁市委书记后,仇和又将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先后在宿豫实行了干部公推公选制度,在宿城实行了干部公推直选制度,在泗阳实行了干部勤政廉政公示制度。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