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年终谎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15:41 观察与思考 | ||||||||
又到年底了。 按照惯例,咱们中国几乎每个政府部门都要搞年终总结。而且,搞年终总结,又是不论单位大小“个个有份”的。然后,便是一层一层往上报。上一层的年终总结大凡都是在下一层的基础上归类、汇总、提升的。
按照惯例,这年终总结又是以“唱颂歌”“表成绩”为主的。所谓的“问题”和“不足”部分,绝不会是“豹尾”,而往往是“鼠尾”或“兔尾”。对此,本文倒也不想细说了。本文感兴趣的是“唱颂歌”“表成绩”部分。这部分的问题,最严重的是有关数字的“虚报”和“瞒报”。 虚报,是指行为人违反有关法规,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以少报多”;瞒报,是指行为人违反有关法规,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特征是“以多报少”。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日前的一次会议上介绍:2001年至2003年,全国立案查处统计违法案件5.92万余件。从近年来全国查处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来看,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约占60%。60%,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比例了! 当然,李德水主要讲的是统计报表的“制假”,但是,这种类似的“制假”,在年终总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了。眼前倒有一个“触目惊心”的例子:北电公司透露,“公司仅2000年的销售额就多报了25亿美元”! 也不知道当年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竟让年报中虚出这么个天文数字来!现在麻烦大了,其股票可能将被停止交易,最终还可能遭纽约证交所“驱逐”(摘牌)。 早在朱 基任总理的最后一年,朱 基在听取国家统计局汇报当年的统计情况时,就发现了地方政府上报的统计数据与中央掌握的统计数据存在巨大的差异。朱总理当时拍案而起,并愤怒斥责地方官员“官为数字,数字为官”的恶劣行径。朱总理曾先后到三所财经学院视察工作,令人感动的是他对三所财经学院都作了同样的寄予厚望的题字:不做假帐! 然而,总理担心的事并没有得到遏制。据媒体披露,2004年7月,国家统计局计算得出上半年GDP增长数据为9.3%。而将各省统计局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中国的GDP增长竟然达到了13.5%,相差4.2个百分点! 为何“数字谎言”屡禁不止?为什么这类“新四军蒙骗八路军”的黑色幽默层出不穷?细分析,恐怕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对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考核,还只是停留在所谓的“量化考核”的层面上。既然“悠悠万事,数字惟大”,既然“荣辱升降,系于一数”,那么,“数字谎言”,就在所难免。因为人和世间万物本是一样的,伪装自己,以求活得更好一些,是其与生俱来的本领。 其次,上级官员也在怂恿和放纵下级“制假”。上级的政绩也是靠下级的数字“堆出来的”。下级的欺骗行为一旦暴露,上级会下令对其严处;反过来,上级也就装糊涂默认此类欺骗,再去“善意地蒙骗”他的上级。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于是彼此便“心照不宣”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说的就是这个理。 再者,就是大环境了。如今天下,造假英雄,春风得意;诚实狗熊,四面楚歌。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出问题了。十年文革,以及再早些时候的若干场运动,严重摧毁了中华文化。其修复期必将是漫长的。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又往往多见“坑蒙拐骗”(此便是所谓的“原罪”)。而我们的政策又是温和的善良的。作假成本的低下,使大众趋之若骛,官场也自然亦然了。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如何用铁的手腕严惩“数字腐败”。我们有《统计法》、《会计法》,我们是有法可依的。可是,我们又见过多少因违法而遭严惩的官员或者高级官员的事件公布于众? 数字谎言制造者,对上有“欺君之罪”,对下有“损民之过”,你说,还能让他依旧“顶戴花翎”招摇过市吗? 年终了,但愿别出现谎言旋风。主编:邹建中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