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新闻会客厅》专题 > 正文

广东信访新政:要升官先下乡 升厅级先信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09:52 央视《新闻会客厅》
广东信访新政:要升官先下乡升厅级先信访

广东省信访局局长陈山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广东信访新政:要升官先下乡升厅级先信访

广东省审计厅副厅长潘享清


广东信访新政:要升官先下乡升厅级先信访

上访群众


  要升官先下乡,要升厅级先信访,广东省委推出的新制度,省直机关新提升的副厅级官员正式任职前,必须先任三月“信访督察专员”。

  广东富庶大省,也是“信访大省”,穷乡僻壤现状令人无法想象,一年10万上访案件,不少都是累年积压的老问题。

    沈 冰: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新闻会客厅》。广东省在今年首推了一项制度,就是要求新上任的副厅级官员要先到省里的信访局去担任三个月的信访监督专员,这项制度对于改进广东省的信访工作又起了多大的作用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项制度。

  这里是位于广东省委大院门口的群众来访接待室。每天络绎不绝的上访人群成为这里的一道独特的景观。

  省委警卫:天天有,今天是少的。

  潘享清是广东省审计厅副厅长,作为今年广东通过统一招考进入省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他的三个月的见习期是在省信访局度过的。

  潘享清:当时很意外,也很担心,更有压力。

  一本密密麻麻的信访工作手记记录着这位新任副厅级干部的督察经历。12月4日上午就点,在广东省信访局的信访专员办公室里,潘享清又一次来处理群众的信访案件。信访督察工作结束后,他也会经常回来,帮助信访局的工作人员处理信访案件。

  深圳的某公司员工,因为对当地司法机关处理企业的一项纠纷有意见,四处上访,最终来到了信访局。

  12点二十分,经过协调处理,群众的脸上的表情开始有所不同。

  之后潘又开始召集相关的负责同志谈话,落实相关责任,分解任务与目标。

  潘享清:现在心里也还是没有底,还需要再次调研。

  这只是潘做的工作中的一个个例,相比以前,如今在处理群众上访问题上显得更加从容了。象潘一样,广东省有29名副厅级干部在上任前都经历过这样的事。12月初,作为新一批工作人员,10名新上任的副厅级干部又在省信访局正在度过他们的见习期。

  要升官先做信访员。潘享清等人之所以在上任前先到信访局工作,缘于今年广东省委推出的信访督查专员制度。其中规定:省直机关新提任的副厅级领导干部都要到省信访局任省信访督查专员,每批10人,任期3个月,信访工作成绩直接决定着能否正式任职,这在全国属于首次。

  欧广源,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是信访督查员制度的有力推动者。

  那么,而对专员之一的潘享清来说,在信访局工作的日子里,他都经历了些什么?对广东而言,为什么要推行这样的做法呢?

  沈 冰:潘厅长您好。您的正式职衔是审计厅副厅长,在您到信访局去工作三个月之前,您跟百姓接触机会多吗?

  潘享清:不是太多。我早在20年前我是在一个镇里面当副镇长的时候,那个时候跟群众的接触还是比较多。20年以前的事了,但是20年中间呢?我后来又陆陆续续到了县政府,到省政府,到了北京,又到特区,所以这些时候大部分时间跟群众接触的机会都是非常少的,到审计厅来以后,我们审计厅的工作对象跟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尤其是跟那么多基层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几乎没有。

  沈 冰:当你去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潘享清:感觉好像又重新回到了我当镇长的时候,因为我这么多年,我觉得当镇长的那两年给了我一种非常丰富,非常充实的一种生活经历,那两年对我以后的成长,我觉得是我以后成长的一个源泉或动力,所以这次到信访局有这么一个机会,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接触群众,我觉得这又是我一次非常好学习机会。

  沈 冰:在一个简短采访中您提到对这个案子还没什么底,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您做信访工作是个外行,去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心里一直打鼓?

  潘享清:我说的没底就是接触一个信访案件,好比说接访一个群众,今天有一个上访的案件来了,你去接访他,你不知道他上访反映的是什么问题,你也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这个时候你心中是无底的。这是没有底的。因为对任何一个哪怕是他在信访系统工作了十几年、20几年的老同志来讲,接触一个新的案件他心里都是没底的。但是你刚才说我对信访是外行,这是在三个月去之前,开始去的时候,确实,因为这么多年也没有接触基层,对信访确实也不懂,那确实是本着到信访去学习。

  沈 冰:那三个月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

  潘享清:下到村这一级去,有时候因为他们上访的群众是一个村的,反映的也是村里的村干部的作风问题、村里的一些财务管理、经济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必须一直下到最基层村。

  沈 冰:是领导要求你们下去还是你们自己要下去?

  潘享清:是我们自己,因为你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到基层去,你不到基层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好像这是一种这么多年来形成的一种最大的误解,就是好像你到 了一定的级别以后,你就不用下基层了,其实在比如说咱们过去的一些领导,像主席,像毛泽东主席,经常到群众中去,这个是个非常自然的事情,而且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我们是给人民办事的,你说你不到群众中去,你好像到群众中去就不是你亲戚干部该干的事儿,这是一个最大的误解,也是这么多年来咱们在干部作风问题上可能存在的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问题。

  沈 冰:下去以后看到了些什么?

  潘享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看到老百姓的真正生活状况,确实感到也很震惊,毕竟这么多年来,从基层,从镇政府上来以后,后来到县政府、省政府以后,跟群众的接触确实少了,尤其在广东这个地方,我们在上级政府部门呆的时候你都感觉到广东是个非常富裕的地区,所以你也无法想象你要不下去,没有这三个月的时间,你就无法想象,在广东这种富裕的地区,这种非常发达的地区,居然还有一些老百姓过着一种非常艰难的一种生活。

  沈 冰:让您震惊的是什么情形?

  潘享清:这里面让我感动的事情,让我触动的事情非常多,比如说我到一个水库,那个水库的周边是石灰岩地区,庄稼都长不起来的,群众的生活也是非常艰苦的,我去的时候就有一个农民家里,我去之前是绝对无法想象他的生活状况的,他今年70多岁了,一个老头,完了以后这个小孩,这四个小孩的孙子都非常小,最大的也不到10岁,他的儿子已经去世了,已经死掉了,他的媳妇已经改嫁了,就剩下这一个老头带四个孙子,这个老头也没有什么生活来源,在那个地方也确实非常苦,生活条件本身就很艰苦,因为石灰岩地区也不适合种庄稼,又是一个水库地区,又是一个水库的周边地区,所以这个地方,你看到这样的生活状况的时候,这个老头他说他带四个孙子去生活,你可以想象多么艰苦。他家里没有什么东西的,里面是没有什么家具的,非常简陋,你无法想象,就是那种很破旧的那种房子,里面是基本上空空荡荡的,这种情况,当然这是我见到的一种,就是给我一种很深的触动。

  沈 冰:不做这个信访就看不到这些情形?

  潘享清:是的。还是有一种非常沉重的责任感,其实我想这三个月的信访也就是培养咱们的一种非常重的一种责任感,你不管是在哪个部门,你都是要为群众办事的,直接或者间接地。

  沈 冰:你被群众包围过吗?

  潘享清:包围过。60多人,也是在一个村里面。因为土地和拆迁的问题。我跟当时镇政府的一个干部一块去的,他经常被群众这么围起来的,他告诉我说最好不要去。

  沈 冰:你是心里很有底的,你不会害怕。

  潘享清:不会害怕,因为跟群众打交道,你的心里才实战,才扎实,因为我们的很多的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来自于群众的,你跟群众在一块的时候心里就不会虚,所以我觉得跟群众在一起挺好。

  沈 冰:为什么陪同你的那位镇长劝你不要去呢?

  潘享清:他是从安全的角度着想,好像去了以后群众万一对你会有个什么什么样的一个举动,我们好像不好。因为我觉得做群众工作你自己冷静下来,非常理智地去对待群众,而且非常真心地对待群众,群众慢慢会听你的。

  沈 冰:你当时是怎么慢慢把群众的心平静下来的?

  潘享清:我就了解情况,按他们一个一个地说,大家不要一下子全都围上来,全都很激动地说,你一言我一语谁都说不清楚。我说你们一是选代表来说,或者你们认为这个代表说的还不够的地方,你们其他人可以补充,但是条件是你们得一个一个说,否则我什么也听不清楚。后来他们就说了,我就根据他们说的情况边说边聊,哪些事情他们说的是有理的,哪些事情可能在法律上帮不上忙的,这样跟群众很自然地就把距离跟拉近了,因为你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想问题,哪些要求是超出法律范围,超出现有的政策范围的,这样群众觉得你是跟他们站在一块的,而不是站在对立面上的。所以最后我那次我记得很清楚,那次我讲完了以后,这60多个群众拍巴掌了。

  沈 冰:他们的问题你后来帮他们解决了吗?

  潘享清:应该算是解决了。在这中间群众说的话,有很多话都让我非常感动。

  沈 冰:什么话?

  潘享清:比如说说解放前,我们自己吃不饱,我们还要把我们的粮食拿出来支援红军,支援部队,支援解放军,他说你说我们对共产党没有感情,我们感情很深,我们对共产党的感情很深,对政府的感情也很深,这些话代表老百姓很纯朴的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和信任。

  沈 冰:您是不是感觉得到您的这种出现在这么一个乡村的出现是特别受到他们欢迎的?他们很需要你们出现?

  潘享清:是的,他们很想听好像你是因为代表更高一级的政府,他们也不知道你们具体是哪一级政府的什么官,但是总觉得政府派来一个负责人来倾听他们的要求,他们觉得非常好,所以也非常欢迎。

  沈 冰:三个月当中你们是有任务的,最少得解决一到两个信访的案件。

  潘享清:我最后包案解决的是六个案件,到我离开的时候有四宗信访案件已经得到彻底的解决,还有两件牵扯的过程还比较长,还没有最后的解决。

  沈 冰:通过跟老百姓的接触,反过来看到政府的不足?

  潘享清:确实是这样,我们处理的很多信访案件,有的时候好像群众没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凸现了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比如说我有一次到一个村里去处理一个案件,很多群众告村的支部书记,后来我们了解这个村的支部书记跟村主任两人之间有矛盾,所以村书记做出一些决策,村主任就动员另外一部分群众来反映这个决策,这个问题看起来纯粹是个人的一种恩怨,但实际上它凸现了我们在工作中一个什么不足?就是我们在基层组织这一块,群众自治组织这一块,村的支部书记跟村主任这两个之间两张皮的问题,我们制度设计的时候,我们在基层制度设计的时候,村支部书记是一个中心,村主任又是一个管理村的经济管理事物的一个中心,这两个中心之间怎么协调,我觉得我们在制度上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客观上是给这两个人之间造成矛盾埋下了这么一个附笔。

  沈 冰:听起来这三个月应该是带给您不少思考是吗?

  潘享清:对。任何一个信访问题不是突然之间产生的,它都有一个开始产生的过程,最先可能在它的周围老百姓几户之间的矛盾,解决不了到村里去,村里解决不了到镇里去,镇里解决不了到县里去,县里解决不了又到省里去了。所以我说县长了解不了镇长肯定能了解,镇长了解不了,村长肯定能了解,我说信访问题从源头一定有一个人能了解。有些信访问题好像觉得群众反映的问题好像很无理,但是它从背后确实反映了另外一个问题,你深入下去发现它确实另有隐情。比如说我们处理的一个两兄弟,两兄弟之间的一个纠纷,这个人后来到省政府去上访,包括还到北京来上访这两兄弟之间为什么事情呢?非常简单,两兄弟之间闹矛盾,哥哥把弟弟给打了,打完了以后这个弟弟就要调解,当时在镇里面的一个司法所的调解下,司法所搞调解的调解下,这个哥哥赔了弟弟四千块钱,这四千块钱,弟弟这四千块钱用完了,用完了以后生活又没办法了,又去上访了,又去上诉了,上诉了还要这个哥哥还要继续赔,这个事情一直闹,最后县里解决不了上访到省里,省里解决不了还说到北京来了,后来基层的镇政府里面的干部调查,一了解,这个弟弟确实是生活无着,他要种地他也没土地,干别的事他也没本事,所以就处在一种生活很没有着落的地位。后来我们镇政府帮助他发展起他自己的一个家庭养殖业,解决他的生活问题,他也不上访了。所以群众反映的信访背后隐藏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沈 冰:谢谢潘厅长,关于这个制度为什么会在广东会出台,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社会各界、评论界对这个新出台的制度又有什么样的评论呢?

  广东作为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外来人口众多,上访人群一直居高不下,2003年全省有近10万件信访案件,上访人数量和信访案件在全国属于高发区。

  省委副书记采访:这是广东先天的条件决定的。

  12月初,在就在记者采访的几天里,上访群众依然很多,似乎并没有因为广东有了督查专员的增加而减少。

  来自中山的刘金姑为了丈夫的一个工伤鉴定,背也一岁的孩子跑了多个部门,但是一直没有结果。

  更多的群众象她一样,陷入苦苦的等待和期盼之中。与这些信访的群众相比,家住广州市的吴燕云则显得比较幸运,不久前,与儿子一起生活的她终于拿到了拖了7年的房产证,而这也是在上访了两年后,在信访专员的关注下得到解决的。

  与吴不同,更多的上访人还是在漫长的上访和等待。而实际上,今年以来,自从实行了信访专员制度,广东上访人数下降了6%,但依然并不乐观。

  对于上访者来说,他们的要求是激进的;对于政府官员来说,同样也是焦急。陈山地,广东省信访局局长,他已经在信访部门工作了22年。他是信访督查专员工作的具体负责者。信访督查专员制度是否真的能成为解决群众上访问题的突破口吗?面对百姓一张张渴求解决问题的脸,作为信访局长的他来说,又能说些什么呢?

  沈 冰:跟大家介绍一下现在来我们会客厅的这位客人就是广东省信访局的局长陈山地,陈局长您好。

  陈山地:您好。

  沈 冰:省里让这些新上任的副厅长先到你们这儿工作,基于一个什么考虑?

  陈山地: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怎么整合这个信访资源,加大督察督办力度,解决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现在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老百姓就有诉求,是合理的你要给他办,不合理的你要把道理给他讲清楚。第二个方面的考虑可能是跟我们厅级干部都长期在机关呆着,对于群众管理这方面会淡薄一些,或者不太了解我们当前的老百姓想什么,需要什么,期盼什么,通过做信访督察专员以后,让他们接触群众,了解社会,了解群众,知道群众要干什么,他会充分考虑行政的要求,就有可能出台的政策会保护群众的利益,也不是损害群众的利益。

  沈 冰:但外行来做这个事儿行吗?会不会反而把这个工作效率给降低了。

  陈山地:这个不是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不是督察人本人,是有个职能部门,督察专员就是检查督促你,要把这个问题及时给我们落实,检查好,而且他在检查过程中,它要不断地去探讨、研究或者是熟悉政策,根据政策提出我的要求,你应该怎么做,所以这个跟外行没有什么任何太大的联系。比如刚才潘厅长讲的,很多反映干部贪污问题,他审计厅很懂行,他一去了解这个事情合不合理,他做起来更顺手。

  沈 冰:但有来一堆的副厅长,怎么管?您管他们吗?

  陈山地:是我管他们,另外我们有制度,督察专员的工作制度,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什么,我们把它编好牌号,你照这个去做就行了。

  沈 冰:为什么不让新上任的厅长们去,为什么就是副厅长?

  陈山地:来那么多的,我们也容纳不下,因为副厅长来了以后,有个熟悉工作的过程,我们要有陪同他一起去摸索探讨,一起去跟他下乡,我们就40几个干部,如果来一大堆,谁陪谁?所以也只能是一批来10来个。因为新提拔的副厅长他们接触群众应该说相对会少一些,另外新提的岗位很多工作还有个熟悉过程,老厅长应该说可能在位置呆时间长了,情况比较了解了,新一上来的对于很多工作,很多程序,很多东西还不是十分了解,

  沈 冰:副厅长们做信访工作跟原来信访局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陈山地:他给我们信访局带来一个新的力量,他们工作都非常认真,特别他们报了大量的案子解决都非常好。第二批我们是派了835个案子给他们,他们九个同志到21个地级市对800多个案子跟踪督办,到目前为止大概落实了百分之八十几,85%左右。

  12月6日是星期二,上午10点,正常的工作时间,在广东省信访局督查员办公室,记者却没看到督查专员在办公室。在二楼,记者注意到,有几名工作人员在接待上访群众,信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他工作人员都下乡调研,去解决百姓的上访问题去了。

  黄斌是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已经在信访监督员的位置上工作了两个月。12月7日早上,黄斌和信访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到距离广州250公里外的惠州市惠东县,解决关于农民举报的镇政府非法占地的一起纠纷,这是他第二次处理这件事情了。黄斌先到了县委了解情况。

  记者采访:你怎么知道县长的汇报数字是准确的,这是否也在你们的督查范围之内?

  黄:他们不敢造假。

  县长:他们级别高,不办不行,他们是省里来的,是钦差大臣。

  之后,他又到了镇政府,与群众面对面交流。

  黄:我们还是督办,具体的工作还是由地方做的。我最怕这里出现反弹。

  像黄一样,对于发生在外地的信访事件,信访监督员必须到现场去实地调研,而这是新房专员的必须要经过的环节。

  广东的措施推行之后,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南、浙江、安徽等地都开始尝试推广此做法。而在不少专家眼里,制度能否落实,还有人表示了相关的疑虑。

  据了解,2003年,广东群众信访事件近10万件,不少是积压下来的问题,难度很大。

  副书记:现在下降6%,但还是有9万多件。

  而新的制度的实行,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群众的上访问题,还是打在百姓心里的问号。而能否解决群众的上访问题,也是不少从政者多年的疑虑。在百姓上访最突出的2003年,国家信访局领导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百姓80%的上访事件是有理的。

  对于主管信访工作的广东省信访局长陈山地来说,面对百姓的疑问,面对上升的信访事件,他又是如何想的呢?

  沈 冰:他们下基层,是你们要求的吗?

  陈山地:省委有这个要求。这个督察专员制度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好落实,第二锻炼培养干部,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群众想什么做什么,对他们将来在领导岗位上,对他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沈 冰:你怎么知道他是真下基层了还是假下基层了?

  陈山地:下基层我们有一个同志来参加,第二个下基层回来都要写报告,你办了多少个,工作效果来证明你下没下基层。每一次去回来都要写,碰到什么问题,处理得怎么样,走了哪几个村,都要有。

  沈 冰:他们的工作最后的成绩考核是怎么来考核的呢?

  陈山地:考核是平时的不是上班、下班,接访群众,处理来信,这些都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我们都有考核制度。基本上结案以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群众再上来上访。

  沈 冰:您自己感觉他们来你们信访局工作,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大不大?

  陈山地:有变化。很明显的变化是,刚才潘局长讲了,跟群众的感情是拉近了很多。第二个就是说,对基层工作可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因为他们在机关呆多年以后,对乡镇一级、县一级的工作应该说是有距离的,认识是有距离的,但如果他们当了督察专员以后,他们对基层怎么处理群众的事情,或者对他们本身之间的一些该怎么做,应该我想他们应该有这个感受的,

  沈 冰:张书记提出要加大信访工作力度,是不是好像信访工作做得不够?

  陈山地:这个事情应该这样看,信访局确实是需要为群众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但是更多的更主要的还是职能部门来解决,信访局不能代替职能部门,信访局的主要责任是交办跟督办,有关部门要落实,我们不能代替职能部

  沈 冰:就是面对好多的信件或者说来访的群众,他们能解决信访局的根本问题吗?

  陈山地:如果这样说,应该说,它如果从根本上来解决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还要靠各级职能部门的努力,因为解决问题的根子,解铃还需系铃人,谁这个问题弄出来靠谁来解决,督察专员只能是通过,刚才讲了,通过检查督促,限期落实,保证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它不能代替部门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对信访部门可能有个误解,我们办了什么事,确实有时候办了什么事,但是不能没有这个部门,打个比方,我们省委书记张书记一年收的信都是两万多封,都要他看也不可能,我们每年收的群众来信大概有四万多封左右,四万多封信里面都反映群众的一些诉求,他要求什么,想要做什么,通过我们这个部门可以如实地把这些诉求向领导反馈,我们不是一个一个的,我们是归纳综合向领导反映,让领导掌握了我们现在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为他做什么,哪方面的政策出了问题。

  沈 冰:一年交给他们800多宗信访案件,但事实上广东省一年可能有十万件。

  陈山地: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的信有个规矩是分级负责归口处理,该你那个镇管的,你那个镇负责落实这个事情,我们是挑出来800多宗我们认为是比较大的,有必要省里面出来的我们再挑出来,其他转下去的应该说绝大部分也会解决了。所以我从事信访工作20几年的经历来看,老百姓反映合理的诉求大概80%、90%都可以解决的,都解决了,但有一些是不合理的难解决,有些合理的没有政策的也很难说,总体上合理的基本上都得到比较妥善的处理,但是不是在省里面处理,在县里面,在镇里面处理,在部里处理。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会客厅》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