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专家称汉语要成强势语言面临5大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00:21 瞭望东方周刊
专家称汉语要成强势语言面临5大挑战

中美合作在美国共建第一所孔子学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专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国家汉办兼职副主任杨光

  “强的语言是强国的标志。中国语言的发展,需要与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相称。”

  “语言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非
常重视自己的语言,一个国家的语言发展对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中国也不例外。传播广泛的语言也是强国的标志。中国语言的发展,需要和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相称。”杨光开门见山地说。

  杨光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国家汉办兼职副主任。12月6日,他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专访。

  《瞭望东方周刊》:最近你受汉办委托到德国、比利时、瑞士等国家与国外的汉学家进行交流,能否介绍一下情况?

  杨光:国外汉学家的工作非常重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对所在国政府加强与华文化交流,制定对华政策时有一定影响;二、能带动所在国的汉语教学,和他们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现在国外的汉学研究和汉语教学空前活跃,受到当地社会各界包括政界、商界、文化界的重视。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生存空间有多大?

  杨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面临着竞争的态势,英语和英语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随着英语的传播和使用,英语文化的价值观念向全世界扩展。汉语言的空间及其地位和作用在全球化条件下目前仍处于弱势。

  现在互联网上跑的85%是英语。实际上,在联合国各种场合当中使用的语言95%也是英语,汉语的使用率只占到百分之零点几。英语对其他语言文化的挤压是非常明显的,由此形成其他语言文化的某种焦虑,使世界上不少国家出现了一种担心。实际情况是,不少弱势语言的空间越来越小。

  现在有四种语言使用人口最多,英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实际上,汉语在国际环境下的发展受到了某种制约,这是我们遇到的一个挑战,比如,在国外举行的国际会议基本上没有使用汉语的。

  《瞭望东方周刊》:汉语要走出国门,成为强势语言,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杨光: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即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汉语内部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台独”势力另搞一套等问题。

  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语言受到了外来语的影响和冲击,每年至少可以进来一千到两千个新词语,包括许多字母词。中科院有专门的科技名词术语委员会。我们也有专门的科研组,收集整理、规范研究新词语并适时进行规范引导。

  其次是信息化问题。面对信息化的挑战,汉语信息化的程度明显不够,我们的科学技术、语言研究水平亟待提高。比如语音识别、计算机自动翻译技术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美国和日本都搞出了语言转换器,现在日本人正在研究日语和汉语之间的转换,美国人也研究出了英语和阿拉伯语的转换方式。据悉,美国军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就在使用。汉语最终要强大,信息化不解决,是很大的障碍。

  第三是汉语内部的一致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汉语有7大方言区,很多种方言,数不清的土语。汉语内部的一致性不够,许多方言相互不通,影响对外推广。我曾教过的一个外国留学生到北京学汉语,到广州听不懂了,最后放弃不学了,就是一个例子。中国语言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解决一致性和通用化的问题。

  第四是规范性问题。关于文字,国家有规范、有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繁简混用,乱造简化字,乱造成语等不良现象仍较普遍存在。

  第五是“台独”努力在作乱。“台独”分子在语言文化方面搞了很多动作。比如,说闽南话是台语,不是汉语,也不是中国语言;还在挖空心思设计台语文字,炮制所谓的通用拼音。从语言、文字到注音系统,全面另搞一套,这对国家与民族的语言文化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国民党执政时期有“国语推行委员会”,现在要改成“语言发展委员会”,搞语言平等法、语言发展法等。对这种文化“台独”行径,我们坚决反对。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两岸学术界的沟通和交流,寻求共识。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