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上海生活的社会学调查2004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20:50 外滩画报

  编者的话

  有人说,时间的内容是事件。

  2004年,国际风云变幻。小布什险胜克里再度成为白宫新主,战后的伊拉克依旧政局动荡,阿拉法特的“橄榄枝”枯萎了,而中国,传递给世界的声音是:崛起。

  2004年,最能让中国人记住的恐怕是“宏观调控”这个词。宏观调控贯彻全年始终,丝丝紧扣人们的生活。房价涨幅趋缓,粮油涨价,央行加息,汽车降价,大型投资项目被纷纷叫停。

  上海发展的脚步依旧坚实有度。在这个上海的2004年,我们已经跟踪两年的三个特定社区——白莲泾、崇明岛三峡移民、仁恒滨江花园,平稳中也有了新的跳跃。

  白莲泾居民正在作最后的撤离。祖上传下来的百年老房尽管难以割舍,但在房价高企的上海,能拥有一套新居,毕竟也还值得憧憬。

  崇明岛三峡移民赵思平一家,脸上笑容多了。日子依旧那么平淡,但今年他们可以相对从容地计划生活。移居崇明已有三年,只有今年才让他们开始有了家的感觉。

  同样的感觉也存在于仁恒滨江花园的Jenny一家中。Jenny的许多老伙伴今年都纷纷离开了上海,她的丈夫也在北京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她们一家已经习惯了上海——这个亦中亦西城市的生活,不愿再搬。

  在这三个社区生活的人们,分别代表着上海不同阶层的三个人群。记录他们的生活,其实也是在记录上海的变迁。

  这就是《外滩画报》年终特刊这个固定栏目“新闻社会学”的宗旨。我们计划用十年时间进行记录,2004年,只是这部纪录片的第三章。

  再见了,白莲泾

  镜头摇到一个捧着碗斜倚在门框上吃饭的妇女时,白莲泾居委会干部竺建平手中的摄像机停止了。

  这是2004年12月一个平常的午间,宁静的白莲泾弄堂里,煤炉燃烧的轻烟从几户人家的院子里冒了出来,盘绕在黛瓦白墙间。

  坐在太阳底下的老人并不说话,只是侧耳听着一群年轻的女人边织毛衣边扯家常。家家户户的阳台上,路边树桩上,都晒满了被子。

  “这些熟悉的场景,以后只能在录像里见了。”竺建平扭头向记者说道。

  上海房屋拆迁评估小组已经进驻白莲泾,开始拆迁前的最后动员。再过数月,安逸的“村庄”白莲泾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2010年世博会那漂亮、洋气的场馆会址。

  【盘算】

  白莲泾是个有名的棚户区,有些人家世居此地,自祖辈起已住了近百年。

  近些年来,家境好的私房住户陆续翻建了自己的老房子;白莲泾居委会也改造了社区里的水、电设施,把这里变成了上海闻名的文明社区。但充斥在白莲泾的这种平淡宁逸的生活气息,始终不曾改变。2003年刚听到拆迁的消息时,居民们都希望能在原地改善。这里就靠着黄浦江岸,夜里站在江边,看着璀璨的灯火和波涛荡漾的水面,居民们觉得哪里都不如白莲泾好。

  但他们知道,这毕竟只是个妄想。居民们开始关心搬到哪里去,会不会还在一起。报纸上有一点点消息,所有人都会去拿来看。门口的小菜场更是成了消息的发布中心,居民们一碰到居委干部,就会拉着问个没完。

  拆迁评估小组进驻了,老早就盘算着搬离此地的居民们,开始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这里的邻里关系非常好,几乎没有吵架的。搬到单元小区后,还会走得这么近么?”朱容芳问道。

  【过渡房】

  不过,居民们这会儿可顾不上想这些,他们正为寻找过渡房而着急。评估组的工作人员说,年前就得搬离白莲泾,而新居才刚刚奠基,得等上近两年才能搬进去。“你说大伙能不着急么?”居民们发着牢骚。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过渡的一年多时间里,孩子上学、大人上班,都会面临诸多不便。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开始担忧,搬到新小区后,开支将会比这里增加很多。白莲泾的房子冬暖夏凉,一般不用开空调;居民平日生活用水,洗完菜的洗拖把,洗完衣服可以洗马桶,一点也不浪费;而到了新的小区,水、电、煤,物业管理加起来,一个人一半的工资就没了。

  对于这些,50多岁的姜菊芳倒是不在乎,她舍不得的是祖上留下的老房子,还有老伴捣腾的绿化植物。靠着这些绿化,她家成了浦东新区有名的绿化示范户。

  姜菊芳的家在一条小巷里,六扇褐色的木门,每扇只有20厘米见宽。推门而入,砖瓦结构的客堂间却有五六米高,这套房子建于1921年。穿过老房子的客堂间,就是后来翻建的三层楼房。

  底层的天井里放着一盆两米高的树,据说种了几十年了,买来的时候只有树枝那样粗。

  姜菊芳家数十平方米的阳台上,摆满了近百盆各色各样的盆景,都经过细心修剪。为了防止台风把盆景刮倒,每个盆景都用铁丝固定过。

  同样面临改变的还有蔡煜君老人。听到动迁的消息后,蔡老太太一宿未睡。从父亲手上传下来的这套老房子,2002年6月才刚刚翻建过。

  女儿知道母亲的心思,第二天就赶忙打电话安慰:姆妈,不要难过哦。

  “哪能不难受呢?老土地了,住习惯了。左右邻居都很好的,有时候出去,招呼一声,门不关也没关系。”蔡老太说。

  但尽管不舍,居民们还是开始了搬家前的准备。家家户户现在都已积攒了一些木头,准备将来装修或做吊橱用,硬纸箱也被精心地收了起来。

  【最后的记忆】

  在短暂的等待里,白莲泾的生活还跟往日一样继续着。

  夜幕降临了,只有街角的路灯亮着。一个铺着青石板的小弄堂里,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婆正在路边一米宽的厨房里做饭,瘦小的老人要侧着才能转身。

  幽暗的灯光从附近一个低矮的房子里泻了出来。屋里没有家具,只是堆着一些衣物和被褥。窗外屋檐下,女主人正闷头炒菜,空气中混着菜香和烟味。

  这些熟悉的生活景象,现在都被竺建平收进了镜头。这段时间,他还准备拍摄白莲泾小区里的扁鼓队、腰鼓队、老年拳操队的活动。

  前不久,他用一个月的时间拍了许多录像,其中一套4张,记录了白莲泾64条弄堂的全部场景,他自己还配了音乐。优美的旋律荡漾出淡淡的忧伤,很多邻居看了都眼睛涩涩的,之后有不少人都纷纷向他预定光盘。因为刻得太多,竺建平已经用坏了一台刻录机。

  竺建平说,他乐于帮居民们把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变成美好的回忆。

  外滩记者 王杰 田晓玲(实习)/报道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