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气象经济“爬行”前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17:10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程海涛

  2004年夏最强台风“云娜”给浙江等省造成181.28亿元经济损失;第18号强台风“艾利”使福建省1万 多间房屋倒塌,经济损失21亿元……据统计,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天气灾害占70%。而另据广州国际专业气象台的统计 ,目前广州购买今冬气象信息的商家达到了300多家,比去年同期要多近两成。在灾害与商机并现的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意识到
气象与经济的紧密关联。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气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气象服务于社会的效益也越来越明 显,一些靠天吃饭的行业不得不根据自身需求向气象部门订购“天气套餐”,气象资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还能为企业减 少和避免损失,这其中包括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做”服务,那么,什么是气象经济呢?

  趋利避害的“气象经济”

  一位专门从事气象经济学研究的老专家告诉记者说:“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 ,‘气象经济’一词就在气象部门讨论过。经10多年的演化,到20世纪末,当‘知识经济’概念在国内受到高度重视时, 气象经济开始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气象经济’一词的内涵也得到升华和明确。所谓‘气象经济’,就是指靠气象科学 技术发展的那部分经济成分。”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政策调研处处长郑锦表示:“发展气象经济,就是利用天气气候条件来趋利避害。有了专业的 气象信息服务,建筑企业知道什么时候浇灌混凝土不至于碰上下大雨,空调销售商能根据气候变化提前抢占市场份额,增加效 益或减少和避免自己的损失。

  近几年来,气象部门开展了海洋气象预报、空气质量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沙尘暴监测预警、空间天气监测预报 等业务,为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趋利避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方气象服务发展迅速

  在西方经济学界有个著名的德尔菲定律,套用到气象经济上同样适用,即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企业在气象 信息上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这个被反复验证的定律,使“气象经济”在许多发达国家成为产值高达数百 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热门产业。

  据介绍,目前气象经济研究在国外已非常发达,有的国家已有了指导商业生产的研究数据。在美国,2002年时就 有300多家从事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服务的公司,生意都十分红火。许多大公司,特别是零售业和电力行业的公司都认为, 提前获取气象情报会提高他们的利润。有的电力公司甚至高薪雇用十几名具有博士学历的气象研究人员,让他们专门为本公司 提供长期天气预报。

  而在日本,仅气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一家,一年的气象服务收入就有300亿日元,约合3亿美元。日本一些商家为 了订购“气象信息”,支付给3家气象公司的费用,每年不少于150亿日元。其中东京两家最大的游乐场,订阅为期3天的 气象预报,费用是2万-3万日元,再长一点时间的天气预报是10万-20万日元。

  气象经济潜力巨大

  郑锦告诉记者:“从气象对社会经济的作用角度来看,气象经济主要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

  一是利用气象预报发展社会经济以及进行防灾抗灾所取得的效益。如防御热带气旋、暴雨、干旱等,这部分是公益性 服务;

  二是用户利用气象服务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效益。如商业部门、个人利用专业气象服务进行经营活动等,这 部分是有偿的气象服务;

  三是一些媒体或服务商在传播气象信息过程中获得的效益。如电视媒体、电信公司等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效益。可 见,气象经济是一个内涵而深邃的概念,气象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靠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那部分经济成分覆盖国民经济很大一部分。凡是受气象制约的经济部门都可能通过有效应用 气象科学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发展。气象服务产业就是专门为这些受气象制约的经济部门,更有效应用气象科学技术来 提高经济效益的产业。”郑锦补充道。

  中国尚呈“疲软”之势

  一位气象方面的老专家告诉记者:“根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气象投入产出比为1∶15——1∶20 ;而随着气象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数字上升为1∶38——1∶40。这说明中国的气 象经济已经有所发展,但与西方相比还差很多。”

  “造成气象经济‘疲软’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使用气象信息指导生产的客户在国内不多;二是气象服务品种单一,缺 乏较强的操作性。但最重要的还是天气预报不准。”陕西省气象台办公室主任,星天气管理网负责人赵奎锋对记者说。

  随后,记者专门走访了北京一些“靠天赚钱”的市场,一家销售空调产品的市场部总经理刘志杰告诉记者,前两年夏 天他们专门订了气象信息,但今年没有订,因为现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有的时候不太准。他认为,气象部门应该提高气 象信息的准确率,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商家和大众。

  “应当说气象经济这个事物本身就是长期存在的,只是这个概念后来才出现。这些年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高了,但在 国际上,人对自然的认知率也不可能达到100%。其实国内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能长期的预报还不够 准确,这是因为有些观测仪器是很难监测局部地区气候的。”刘志杰说。

  郑锦还表示,“尽管我国的气象服务越来越受到有关的部门、行业、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重视和欢迎,但也有部分人对 基础气象服务的重视和认同程度依然不高,大部分人对气象消费仍然感到陌生,人们还没有将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主要 的日常生活真正与气象联系起来,当然,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积极地引导市场都有关系。”

  此外,专家也提到:从技术层面看,目前中国的气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象服务产品专业化程度太低;从体制和 机制层面看,导致气象服务产品专业化程度难以提高的深层次原因是气象市场没有培育出来。

  外企觊觎国内市场

  尽管国内的“气象经济”市场还处在培育阶段,但一些国际上颇具实力的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及私人气象公司已经准备 闻香而入,抢占市场。郑锦告诉记者:“这些年,国外资本确实比较关注我国的气象发展情况和市场进程,但目前国内气象服 务市场并没有开放。不过,随着气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其服务市场的开放也应该是一个必然趋势。”

  至于说到“中国加入WTO的谈判结果中没有关于放开气象服务市场的专门承诺”这一问题,有关人士猜测,有两种 可能性:一是谈判时确实交锋过,但未果;另一可能是,相对金融、电信、保险等行业,气象行业仅是小行业。另外,从大概 念上讲,气象服务业隶属于服务业,而中国加入WTO时对服务市场的承诺原则上已涵盖商业性气象服务业。

  “当然,没有规矩总成不了方圆。气象市场如何有序地逐步开放还得由有关组织管理部门决策和实施。再加之气象服 务业是朝阳产业,而随着气象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气象经济必有强勃的发展,也会逐渐深入到大众中去。 ”一位气象老专家解释道。

  气象还没有经济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内的气象服务市场之所以落后于国外,最主要的障碍是市场需求不足,其症结是许多企业对 气象资讯有偿使用的意识不足。例如,为某行业提供一份气象月预报,仅收100元左右,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 有时连人力成本也不够。

  其次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在市场化发展上走得很快,订购气象资讯的企业逐年递增。如手机短信服务已 成为气象部门的主要业务之一,而与气象服务相关的产品有些已成为新兴产业,如广东的防雷产品。

  再有就是气象服务产品的提供能力有限,主要是防灾、减灾等。如发布24小时天气预报和台风、寒潮警报等初级气 象服务项目。与国外成熟的气象服务相比,中国气象服务产品在“深、广、细、活”方面显然远远不够。

  最后是气象部门缺乏市场开拓意识。而究其原因,一是与地方经济有关,二是气象部门营销意识较淡薄,而公众又缺 乏对气象经济的认识和咨询意识;三是简单的气象信息模式已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健全法规是当务之急

  谈到国外气象经济的发展模式,郑锦列举了三种国外的气象经济模式:

  第一种是日美模式。就是由国家气象部门向社会和私营气象服务公司无偿提供基本的气象信息服务,由私营气象公司 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商业性气象服务。

  第二种是英法模式。也就是国家气象部门既提供公益性服务又提供市场需求的气象服务,同时也允许社会上的其他气 象服务公司按照平等的原则参与竞争。

  第三种是新西兰模式。把国家气象部门变为服务公司,以签合同的形式,形成气象部门与民航、交通等行业以及与企 业之间的服务关系。

  专家介绍说,随着气象经济的不断升温,气象服务市场开始出现了气象服务公司和气象服务经纪人等新生事物,应该 说这是推动商业性气象服务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但是在中国气象服务公司的成长环境还有一定局限性。如《气象法》 规定,只能在本地区发布气象资讯。因此,气象公司不能异地开展业务,这就制约了气象公司的业务范围。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