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中国经验》专题 > 正文

中国经验新疆篇:大力发展棉花产业(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20:54 央视经济半小时
中国经验新疆篇:大力发展棉花产业(附图)

做强棉花主导产业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1月11日播出了中国经验新疆篇的节目,以下是节目内容:

  我们《中国经验》系列报道今天来关注新疆。说起新疆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概括成四个字就是“一黑一白”,“黑”指的是石油和煤炭,而这“白”说的就是棉花。新疆棉花在植棉面积、总产、单产、品级 、人均占有量、调出量6项指标上,都位居全国第一。新疆当地一些媒体对棉花生产的报道,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标题,“泽普县棉花突破四十七万担大
关”、“巴楚县棉花收购已超百万担”、“麦盖提县新棉收购创历史最高纪录”、“莎车棉花总产达5千万公斤,名列全疆第一”。照理说,发挥新疆的自然优势,多种棉花,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在几年前,很多人却对这项政策并不理解,甚至还进行了抵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农民不愿意种棉

  热合木·热合曼是喀什地区阿斯兰巴格乡的棉花种植户,当时他家里种有4亩棉花,而当村干部让他拿出家里其它的土地,再种些棉花时他不但不领这份情,还和村干部发生了冲突。

  村民热合木·热合曼:我和大队长骂架了还动了手。

  其实,对多种棉花,不理解的不仅热合木·热合曼一人,有些村干部也有想不通的地方。

  买买提·恰瓦尔(莎车县阿热买勒村支部书记):当时我也在想为什么要给我们这么大的压力,非要种棉花吗,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不就行了。

  不想多种棉花,那么,村民们对于他们手中的土地,又是如何盘算的呢?

  热合木·热合曼(村民):我要少种棉花多种麦子。

  像热合木·热合曼这样,想少种棉花多种小麦的农民,在当时的莎车县还有许多人。

  阿布都艾尼·依干拜尔迪(莎车县县长):当农民首先考虑他吃,他吃饱了以后才能考虑穿、住、花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疆大陆干燥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尤其适合棉花种植,所产原棉色泽好,纤维长,品质高,是我国棉纺织工业纺高质纱的主要原料和出口产品。特别是许多棉区,由于水源来自于冰山融水,整个冬季到来年的春天,近半年的时间没有浇灌用水,其它农作物很难生长,而棉花这个季节恰恰无需用水。但真正让新疆大力发展棉花生产的,却是市场的需求和棉花的价格。

  阿布都艾尼·依干拜尔迪(莎车县县长):种的小麦倒茬玉米,两茬作物,这一亩地的收入达不到700块钱,棉花一亩地的收入达到1200块。

  在新疆,种棉花,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是一些农民对改变以前的生产方式,去种棉花,有顾虑。那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对新疆的棉花种植业是如何看待的呢?一起来听听他的想法。

  王乐泉访谈

  王乐泉(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一个主导产业的形成,要想真正在一个地方,长期让它发生主导作用,你必须坚定不移。

  王乐泉,1991年4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们政府副主席,2002年11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制定并实施了“一黑一白”战略,使新疆棉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通过种植棉花,实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新疆的这些优势资源进行转换的过程当中,应该是棉花是先走了一步,这地方是地多人少,并且这个气候条件是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还是坚定这个市场从长远看,一个长的过程来看是不用怀疑的,我们提出了一白一黑战略。我们说让老百姓增收,当时主要是想靠棉花,因为那个时候,就是90年代中期的时候,这个棉花曾经到过接近700块钱一担,那当然效益是非常可观了,当时我们提出要搞3000万亩棉花,当时算下来就棉花这一项,新疆的老百姓人均年收入增加1700块。

  种棉花,比单纯种粮食更划算,王乐泉书记给新疆农民算的这笔帐很明白。那为什么还是有些农民不愿意种呢?针对他们的顾虑,政府又想了哪些办法呢?

  说起新疆,以前有首老歌流传的很广,叫《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并没有夸大其词,我们来看看地图,新疆的面积占了全国的六分之一,占了西部地区的三分之一,尤其南疆地区,历来就是国内优质棉花的主产区。可就是有了这样的条件,当地一些农民还是不愿多种棉花,他们担心的又是什么呢?

  农民的担心

  阿布都艾尼·依干拜尔迪(莎车县县长):棉花上最有效益,因为他是农民把棉花卖出去以后再收购大米、面粉来过这个日子的。

  在农民看来,直接种粮食心里踏实,而种棉花需要市场转换,心里没底。再加上,当时棉花单产不高,成本投入又大,棉农们一算计,就不愿扩大种植面积。而干部们有自己的招,他们下到田里和棉农称兄道弟,手把手教农民种棉花,棉花应该什么时候施农药、什么时候铺地膜,棉花株距之间应该隔多远,干部们都有自己的门道,农忙的时候每天都要和村民打上好几个照面,一来二去,农民们称县委书记叫“棉花书记”,县长叫“棉花县长”。

  虞军(莎车县哈尔乡书记):咱们采取跟各个村制定责任书、任务、面积。

  据了解,经过10年努力,新疆的棉花面积由1990年的650万亩,扩大到2001年的1694万亩,棉花总产也有1990年的46.88万吨,提高到2001年的157万吨,而农民的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吴迪铭(喀什行署副专员):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均收入从不到1000块钱,达到了现在的1630多块钱。

  当时,对扩大棉花种植心存疑虑的一些村干部,也改变了看法。

  买买提·恰瓦尔(莎车县阿热买勒村支部书记):和高密度栽培等技术的推广,现在看来如果当时不抓种棉花,不扩大面积,不抓增加收入,农民们很难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变化,很难响应小康社会的号召,当时没有想通,现在想通了。

  正当新疆的棉花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的时候,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1998年开始,国内棉花的市场价格连续几年持续低迷,从大屏幕上我们可以看到,1997年的时候,一担皮棉的价格可以卖到700元,而到了2002 年,每担皮棉的价格却一下子下降到了360元,价格下降幅度将近40%。市场这种无情的变化,不能不说是对新疆的一个新挑战。

  棉花种还是不种

  在产棉主要地区喀什,当棉花的价格跌到最低点的时候,许多干部对到底要不要将棉花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阿布都艾尼·依干拜尔迪(莎车县县长):有些地方确实提出来要不种棉花,种其它作物。

  吴迪铭(喀什行署副专员):棉花始终是我们喀什的一个支柱产业,这个不能丢。

  就在喀什地区的干部展开争论的同时,自治区的领导也让全区的干部,针对棉花的种植问题,进行了讨论。

  阿布都艾尼·依干拜尔迪(莎车县县长):种植棉花不是政府强制于农民的,如果有比棉花效益好的作物可以种。

  棉花种还是不种?面对市场的冷眼,棉花产业究竟应该往哪个方向走?这个答案将决定新疆上百万棉农的切身利益,也将决定新疆农业的前途。接下来,我们再来听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书记的看法。

  王乐泉访谈

  记者:我们知道王书记是在90年代初来到新疆,你应该是亲眼看见新疆这几年棉花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是一帆风顺?

  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它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就说直接的印象就是,棉花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价格波动非常大。95年前后这个时期和今去年这就是棉花价格最好的,达到了每担700块钱左右,但是也有价格非常低迷的时候,令人难以接受的那个局面,就像2002年,一担棉花到了300块钱跌了一半多,但是成本并没有低下来,因为成本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大的波动,所以老百姓种一亩棉花基本上没有大的收入,这个情况是有的,98年以后有一段时间价格下跌的时候,在新疆有很多人开始怀疑,还要不要把棉花作为新疆的支柱产业,不光是老百姓也包括我们些干部,在这个问题上也曾经产生怀疑,我记得我们搞三讲的时候,有的同志讲我们这个棉花战略到底能不能靠得住,有的人也提这个意见,这也不奇怪,但是应对这种风险现在靠什么呢,不是靠退却而是靠发展。

  记者:你们最后得出了什么样的一个结论,怎么来提高新疆棉花的竞争力?

  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首先说坚定不移的坚持新疆这个棉花战略,棉花是新疆最大的一个经济作物,是农民收入里面一个非常大的组成部分,这一条不用怀疑。解决这个问题就靠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就着这个问题。

  即使面对市场的价格波动,新疆发展棉花的决心依然坚定。因为,没有哪个产业能像棉花一样,给新疆农民带来如此巨大的收入,也没有哪个产业能像棉花在全国市场有这么强的竞争力。有人甚至说,正是棉花产业的崛起,奠定了新疆在全国农业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可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它能成为提升新疆棉花竞争力的一剂良方吗?

  目前,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0%左右,占全球的8%左右。一些棉花主产县,农民60%的收入都来自棉花。而这些年经历了市场的多次波动之后,新疆发现,推动这样一个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并不是做好简单的加法就行了,有的时候,做好减法,反而更重要。

  新疆棉花

  莎车县赫尔巴格乡是全县种植棉花面积较大的乡镇, 这两年这个乡的棉花种植面积却在减少。

  虞军(莎车县哈尔巴格乡书记):咱们有以前3万亩棉花地最后调减到3类地以后,占到22000亩,调减掉8000亩3类地。

  据了解,从2002年起,新疆就压缩棉花种植面积257万亩。对于棉农来说,家庭收入的60%来自棉花种植,棉花就是他们的命根子,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少种棉花呢?

  虞军:在价格低的时候3类地种棉花就不太合适了,咱们从3类地里面收的效益就比较低,所以咱们就进行了调减。

  在虞军看来,把投入高、产量低的棉田淘汰出局,可以一箭双雕:淘汰下来的棉田可以种果树,增加收入,而保留下来的高产田还能发挥更好的效益。照理说,棉花的种植面积减少以后,棉花的产量也会有所下降,那么,如何做到降低种植面积以后,而棉花的总产量不减少呢?这无疑又是一道新的难题。

  虞军:坚决用1类2类地种植棉花,这些地保肥保水能力比较强,第二方面咱们加大了对棉花种植重大措施的落实。

  在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宋全喜告诉记者,运用科技成果,提高每亩的种植密度,提高每亩的单产,是一个增产增效的好办法。他告诉记者,原来每亩种植12000株棉花,增加到现在的18000株的,也就是说,现在每亩多种棉花6000株。

  宋全喜(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提高单产。

  从棉花高密度栽培前后产量和收益的对照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采取高密度栽培之前每亩产皮棉100公斤,收益为230元,而采取高密度栽培以后,每亩能产皮棉150公斤,收益为535元,也就是说,采用高密度栽培技术以后,每亩棉花就增加效益305元。压缩棉花种植面积,通过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化解棉花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利用高密度栽培,提高了棉花的单产,这不能不说,是新疆棉花经济在2004年走出的一步高招。新疆农民这番棉花加减法中,能得到多少好处呢?我们还是来看一下那位曾经因为不愿意种棉花,和村长冲突过的热合木·热合曼,看看他现在怎么样了。

  农民现2004年12月20日,记者在莎车县的阿斯兰巴格乡热合木·热合曼的家里拍下了这组画面,镜头前的热合木·热合曼与以前相比,家里的生活已经大不一样,因为仅2003和2004年,两年时间,他家的10亩棉棉花收入就达2万3千元,如今,他家不但增添了牲畜,而且购买了四轮拖拉机,用于耕地和运输,在他家门前,记者看到,全家人正在准备建房用的材料,他告诉记者,来年家里不仅要盖3间新房,他还要再多种一些棉花。

  阿斯兰巴格乡热合木·热合曼:如果我有余地的话,虽然只有我和我爱人两个劳动力,我还想将棉花地扩大到15亩。

  其实在新疆,不仅仅是像热合木·热合曼一样的农民,因为种植棉花生活得到改善,而且,棉花已经成为新疆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棉花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30 — 40%,棉花加工业、棉纺织业对促进新疆的地方工业也起到了巨大的对动作用,棉花的出口创汇额,一度占新疆外贸出口总额的40%。

  发展棉花产业让新疆农民过上了好日子,不过,除了白色的棉花,别忘了新疆其他的资源也丰富。来看一下这组数字,新疆的天然气占了我们国家陆地天然气资源的34%、石油占我国资源总量的30%、煤炭则占我们国家地质储量的40%,实现这些优势资源的转换,无疑将把新疆经济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我们再来听听王乐泉书记还有什么高招?

  王乐泉访谈

  记者:在你看来的话要让新疆这些优势资源尽快转换为优势产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西部大开发这样一个基本的战略,无论如何不能动摇大概至少需要坚持半个世纪以上,才能够真正让这些地方的优势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优势产业真正能够形成靠这个优势的产业,带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局面才能真正形成,资源转换这个道路应该是要一步一步走,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一部要走什么,基础设施的完善,怎么能够把这个长距离运输成本降下来,这是关系我们新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凡是能够通过管道变成液体通过管道运输的,一定要通过管道运输,现在看起来油应该这样,并且最好是成品油运输,一个管道气煤油都可以同时运输,这个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这个钱从哪里来,国家在这个方面投资就包括了,中央直接投资,特别是我们国家大的企业集团的投资,只要是这个产品效益好,内地的企业集团照常可以来新疆做事。现在看这已经不是个别的了,很多企业已经到新疆来了,也包括国外的企业和集团,也可以到这来,就是总体的包括社会,包括大量的民营的非国有的这一些,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我们很想知道在你看来的话,新疆的棉花,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当中,积累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我觉得首先是我们认准了,新疆农业主导产品,主客观条件分析之后,我们感到棉花在新疆的大发展是有条件的,一旦认准这个优势以后,那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能一有一点什么风吹草动就马上动动摇。一个主导产业的形成要想真正在一个地方长期让它发生主导作用,你必须坚定不移。

  到2004年,新疆已累计收购棉花近3000万担,棉花产量连续十一年蝉联全国第一。也就在2004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63元,增长了7.7%。

  前不久结束的全疆农业工作会议上,新疆确定2005年继续做强棉花主导产业,使棉花总产达180万吨,同时,新疆2005年还计划增加粮食和果业、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几百万亩,成为国内新的农业基地。《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正在变成现实。

  记者:胡长春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

  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12:35(次日)

  相关专题:央视《中国经验》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