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古墓十穴九空 大文物贩子兄弟是警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02:17 新京报 | ||||||||
文物贩宋彦庆投资兴建的纵横文化城。其三楼原为洛阳第二大文物交易市场。警方通过口供获知,许多非法文物交易就在这里完成。图/刘炳路 直径约40厘米,最深可掘至地下20米,在洛阳邙山地区,这样的盗墓洞随处可见。图/李列 专题引言 2002年末,一封海外来信令洛阳地下文物盗卖猖獗的现象进入国家公安部视野。经有关负责人批示,公安部刑侦局召集河南、广东两省公安厅负责人召开专门会议,要求查清洛阳经广东直通境外的文物盗掘、倒卖网络。就此,部督“12·10”专案组在河南洛阳展开调查行动。
2004年7月,被洛阳指控为洛阳文物倒卖集团首要人物的宋彦庆,以倒卖文物及非法拘禁两项罪名,被判处徒刑5年半。不到两个月之后,宋保外就医。此时,宋彦庆之兄宋彦彬,专案组认定的文物集团另一头目,至今负案在逃。 洛阳警方一度认定宋彦庆、宋彦彬兄弟团伙涉及203人,涉嫌各种罪案161起,但经检方批捕者仅27人,法院判决12人。 记者调查发现,有关警方打击盗掘古墓葬及倒卖走私文物行为,取证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地下文物一旦进入市场,非法盗掘的痕迹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转手中不断洗刷。对于警方而言,人赃俱获的机会微乎其微。 警方人士进而指出,手握文物暴利的违法分子,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为案件查处制造重重阻力。在这个中途搁浅的部督文物大案背后,中国文物保护法律暴露出打击力不平衡的问题,文物贩子和盗墓农民,其获利状况和刑罚风险并不对称。就此,参与文物法制定的权威人士指出,要严格国内文物执法,重点打击文物走私集团的幕后指挥者。 2004年岁末,来自国家文物局的消息也显示,国家正在着手整顿文物流通市场,以期从源头上遏制日渐猖獗的盗掘走私问题。 河南洛阳,九朝故都。城北邙山一脉,绵亘190余公里,土厚水低,宜于殡葬。 古谚云:“生在苏杭,死葬北邙”,此地为历代帝王显贵埋骨之所,所谓“邙山无卧牛之地”,正是指陵墓密集的程度。 然而,盗墓行为也恰与洛阳的墓葬文化相始终。百多年前,邙山南麓马坡村盗墓贼李鸭子发明一种半圆筒形的铲子,将这种铲子接上一节节的木棍,可查勘数十米地下的古墓。这就是洛阳铲,今日的考古专家仍叹服这种简单工具的效能。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盗掘地下文物的现象一度偃旗息鼓,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盗墓再度猖獗。按洛阳市第二文物队队长朱亮的说法,如今的邙山古墓群,已是“十墓九空,甚至九九空”。 2002年底,一封海外商人反映洛阳盗掘古墓、走私倒卖文物犯罪猖獗的举报信引起公安部重视。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作出批示,当年12月10日,公安部刑侦局召集河南、广东两省公安厅负责人召开专门会议,要求查清洛阳经广东直通境外的文物盗掘、倒卖网络。此为部督“12·10”专案。 河南省公安厅随即成立专案组,洛阳市公安局具体负责案件的侦破。 2004年9月,被洛阳警方专案组指控为洛阳文物倒卖集团首要人物的宋彦庆保外就医,时距其案件判决不足两个月。判决中,宋以倒卖文物及非法拘禁两项罪名,被判处徒刑5年半。 宋彦庆之兄宋彦彬,专案组认定的文物集团另一头目,至今负案在逃。洛阳警方一度认定宋彦庆、宋彦彬兄弟团伙涉及203人,涉嫌各种罪案161起,但经检方批捕者仅27人,法院判决12人。而“12·10”专案组此前遭遇种种阻力,工作已陷停滞。 2004年8月及12月,记者两下洛阳调查,与专案组警员及盗墓者、文物贩卖者家属均有接触,案件疑云重重至今尚不明朗,但已可窥见现行文物体制下,警方打击盗墓行动之艰难,而文物盗卖链条所形成的巨大利益,更足以令操纵者掌握与强力机构相博弈的力量。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