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坏蛋”冯远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09:39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许青红

  在北京一个僻静的小茶馆见到冯远征时,他理着非常精神的板寸头,身上的蓝色衬衫洗得有些泛白。聊开的时候,他 会像孩子一样鼓着腮帮、做着动作,在他身上找不到四十岁男人的不惑,有的只是对生活的激情和率性。

  学格罗托夫斯基第一人

  冯远征的从艺经历颇有几分传奇色彩。父亲是高干,从小在军队大院长大,走入社会时单纯地以为人与人之间没有假 的,全是实的,所以老被人欺负。其间学过四年跳伞,当过拉链厂工人,做过剧场跟班。

  1986年至今,冯远征已有了十多部话剧作品,但他印象最深的还是1987年演的《北京人》。“我演大少爷曾 文清,那时我还不是正式的人艺演员,又是曹禺的戏,真是胆战心惊。第一次排练,动作很简单,就是曾文清上午刚起床,撩 帘出来然后系扣子,我一撩帘,刚要系扣子,夏淳导演说停,回去重来。我就回去了,又一撩帘,刚要系扣子,导演又喊停, 重来,整个上午都是这样,导演也不告诉我为什么。我以前也听说过这种事,没想到在自己身上应验了。这时导演走过来,说 你把这大褂拿回家去穿穿,有时间再学着画点东西,写写字,然后又看了看我的脚,说你下次能不能不穿皮鞋,穿一个平底布 鞋吧!”

  “《北京人》不是我拍的第一部戏,但让我感觉我不会演戏了,一切从零开始。”

  1989年冯远征赴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在那里他遇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女教授路特·梅尔辛。对 这位在人艺学堂里就对自己十分关照的老人,冯远征怀着一种深深的敬意。“那时我吃住都在教授家,有一次她想把家里的地 下室改成一个小浴场,墙必须做防渗处理,需要挖一个一米五长、一米宽、两米深的坑,因为是贴着地基旁边,土很实,很难 挖,她让我三天挖完,但我一天八个小时不到就挖出来了。刚开始特别累,特别难受,于是就把我演过戏的台词全背了一遍, 边背边挖,跟疯子一样,她回来以后看到那坑都傻了。”

  在德国两年,冯远征认为收获最大的是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让自己变得更有原则。“之前一直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就 是腐朽堕落的,但在那儿我发现了一些勤奋的人、一些有原则的人、一些非常节俭的人。他们约好了七点就是七点,如果你要 晚到,一定要打电话或者想办法通知对方,但是几乎没有人迟到,原因是他们宁可提前十分钟到,也不让别人等。”

  在德国,冯远征主攻格罗托夫斯基学派。“以前在中国研究格罗托夫斯基的是一位叫黄左林的老先生,他是进行理论 研究的,由于年龄的原因,接触不到外面,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现在台湾有人学、香港有人学,大陆知道格罗托夫斯基的人有,研究格罗托夫斯基的人也可能有,但学格罗托夫斯 基的只有我一个。在电影学院业余班里我带过一批学生,当时一见到他们我就说你们一个也做不了演员,但是跟我学格罗托夫 斯基的东西,可以学会做人。那些人现在没有一个做演员的,但是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干得非常好,有摄像的、有做生意的,有 又回到农村种地的、有继续教书的,他们从浮躁中学会了踏踏实实做人。”

  “中国话剧实际上倒退了”

  冯远征感叹中国话剧跟世界的差距。“我刚回国的时候,一个学生问我,咱们跟德国戏剧的差距有多少年?我说50 年,他说不可能,我们不是有《茶馆》吗?我说正因为《茶馆》到德国演出过,弄得德国人认为我们现在还梳着辨子。比如表 演教学,我们引进的是前苏联的斯坦尼夫拉斯基体系,请来的是斯坦尼夫拉斯基的学生,姑且他们继承了老师的70%,中国 学生从他们身上学到50%,再教到下一代姑且还有40%。55年了,现在的老师理解最精髓、最正宗的斯坦尼夫拉斯基是 多少,我觉得应该是负数,中国话剧实际上倒退了。”

  冯远征表示,现在话剧市场表面上很热,但真正称得上好话剧的太少了。“多的是贺岁话剧,类似于小品和滑稽戏之 间的一种形式,博人一笑而已,不能称之为纯粹的话剧。再如把实验话剧院和青艺合并,成立国家话剧院,实际上是把两个不 同风格的话剧院,愣给拧在一起,想形成一种风格,到后来就变成没有风格了。”

  缺乏批评也是他的遗憾。“有一次我跟一个导演说,我特别希望你看完后能对冯远征提出一些批评,指出一些毛病。 他看了我半天,说我跟你不太熟,即使看出你的毛病,告诉你之前,我要想一想会不会得罪你。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五六十 年代,像于是之那样的大师,也曾受到过尖锐的批评,演《雷雨》里大少爷的时候,演得不好就被换下来了,那可是大师啊! 可现在不行,你不能说我不好,说不好你就是我的敌人,实际这是一种虚火。”

  “人才的萎缩也让人揪心,我曾接触一些年轻演员,他们的台词功底非常差,差到四年下来,连东北话或者外地口音 都没有解决掉。再一问,发觉很多基本功老师都没有教。我觉得浮躁的原因就是大家太想出名了,还没进学校就想怎么出名, 像赵薇那样一夜成名。但赵薇成名是因为有天时地利人和,离开琼瑶她不可能、离开《还珠格格》这个剧本她不可能、离开制 作班底她不可能、离开周围的演员她不可能、离开当时播的环境她也不可能。”

  在冯远征眼里,话剧表演像酿酒。“我要用两个月的时间,排出一台两小时的话剧,这两个月中我每天都在说这句台 词,每天都在想怎么说得更好,看大量的书、听大量的音乐、积累大量的素材,就像酿酒,把粮食、水放到锅里去煮,再蒸馏 出酒一样,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话剧就是拿许多东西酿出一瓶酒。”

  “演电视剧就像把一瓶酒勾兑成20瓶,或者40瓶酒。如果说话剧是68度的白酒,电视剧就是低度的红酒、香槟 酒或者啤酒,不会像话剧那样浓。”

  “尽管都是塑造人物,但在表演上,话剧需要夸张一点,需要你的声音、台词比影视剧更夸张、更清楚,除了动嘴, 还要有动作的幅度,让剧场每一位观众除了能听清你的台词,还要看清楚你内心要表达的东西。”

  演坏人倒了大霉

  冯远征真正被观众认识,还是他演的经典坏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安嘉和的成功,让他赢得了掌声,也给他带 来了不少麻烦。

  “我们家的汽车跟我一起倒霉了,连续两天被人扎了胎,都是拿刀子划的口子,根本没法补。那段时间,我爱人去剧 组拍戏,大家都盯着她看,过一会问,丹妮你没事吧?没伤着吧?最好笑的是,连我岳母都从广州打电话问,担心她是不是在 家挨了我的打。”

  “一次在超市,我跟爱人正好从一个大货架边推着车出来。一个小孩跑到我面前,看到了我,蹭的就往回跑,她妈妈 过来了,‘看到没有,安嘉和来了,那个打人的医生。’把那孩子吓得不轻。”

  “到现在为止,我始终不认为安嘉和是坏人,如果他是坏人,他不会那么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地救助病人,甚至连强 奸过他老婆的人也能救助。他打老婆是因为爱她,只不过不是正常人的爱,是一个精神上有疾患人的爱。”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成功在于让很多人意识到家庭暴力的存在。戏播出两个多月后,有记者给我打电话说北京 市最近离婚率上升了,我说是好事。如果通过这部剧,让大家意识到家庭暴力的严重性,勇敢地走出困境,远离暴力,也许能 找到真正的幸福。”

  此后,有不下于20个类似的角色找他,他都没有接。“因为没有超过安嘉和,如果有超过的,我一定演,而且一定 演得更变态、更让人害怕。有一个导演找我,说有个戏就是为我量身做的,如果我不上就会下马,我看了之后说我不可能接, 因为说的都是安嘉和的话,甚至还不如安嘉和说得精彩。导演急了,说你要多少钱,我说不是钱的问题,有《不要和陌生人说 话》那个标版在,超不过它就卖不了钱。”

  最近,冯远征又在尝试一个新的坏人形象,在反腐剧《天地良心》出演省委书记的秘书屈辚,这也是他签约湖南电广 传媒后的首部大戏。“我演的这个人物经历了由好人变成坏人的蜕变过程,刚开始他很老实、厚道、拒绝受贿,慢慢地开始胆 战心惊地受贿,到后来甚至不给钱就不办事,最后他想挽回却已经来不及了。从情感上来讲,他还是个单身父亲,女朋友拒绝 他的孩子,使他们的感情产生了一些问题。仕途上的矛盾、感情上的矛盾、父子之间的矛盾充斥其中,让这部戏很有看点。”

  票价太高导致电影繁荣不了

  冯远征的电影作品也颇为引人注目,《百花深处》曾作为2002年戛纳电影节开幕首映片。2004年,冯远征凭 借在影片《美丽上海》中的表演,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在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中,也可以见到冯远征,他跟范伟合演 一对劫匪,虽然出场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令全场笑翻。

  “《天下无贼》我还没看,但听院子里的小孩说看到我那场戏都乐坏了。这场戏本来是删掉了的,但冯小刚怎么都觉 得可惜,因为整场戏太悲、太平、兴奋点太少,就那场戏是兴奋点,所以还得找回来。于是他跟副导演说,胖子不用找了,就 范伟吧,瘦子就按冯远征那样找。到剧组后冯小刚给了我一张纸,然后我跟范伟对词,四五天功夫,演成了最傻的两个劫匪。 ”

  对冯小刚作品招来的批评和指责,冯远征颇不以为然。“我不认为冯小刚的东西就是低俗的,这么多人骂,但还是要 看,看完了骂,骂完了再看,年年骂,年年看,证明他是有市场的。”

  2004年末因为有《天下无贼》、《功夫》,电影市场显得一派繁荣,冯远征觉得这是好事。“电影应该多样化, 需要有严肃的、艺术性强的东西,也需要娱乐的东西,票房好的美国大片都是艺术性和娱乐性结合得比较好的。为什么内地电 影业不发达,就是因为院线不完善,比如柏林,有专放小制作的影院,有专放黑白老片的影院,也有特别大的影城,十几个放 映厅,最新的片子都在那儿,吃的、玩的、购物的场所一应俱全。中国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电影文化。”

  “还有就是我们的电影票价太高了,中低端的影院太少,动不动就建大影城,投资那么大,什么时候收回?只能提高 票价。现在两个人看一场电影要一百多块,比如说《天下无贼》,我觉得最高只能卖30块才有人看。国内影院应该有200 块一张的票,坐大沙发,也应有普通座,20块一张,这样才能形成市场。”

  前段时间,冯远征和章子怡合作的影片《紫蝴蝶》受到关注,但票房并不理想。叫好不叫座,冯远征认为主要是院线 的原因。“这种文艺片肯定不是在大影院放的,所以国内票房惨败。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不接受文艺片,受韩日的影响,他们都 喜欢动漫,追求那种大而同的快餐文化,简单,装纯洁,不管什么人,多大年龄都敢穿花的,我觉得有点可怕。”

  冯远征大赞章子怡在《紫蝴蝶》中的表现。“很多人都说章子怡耍大牌,我不这样认为,《紫蝴蝶》中她真的很努力 。我们可以为一场戏,在晚上找个大堂,一帮人脱了鞋坐在地毯上讨论。章子怡的成功一是她机会很好,二是她很努力。她不 是一个有资色的人,不化妆的话,你根本不会认为她是章子怡,很朴素。”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