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展望2005企盼稳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12:19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张春霞石玉 摄影高远

  2005年1月8日,由财经电视节目《海尔·财富中国》主办、《时代人物周报》协办的“2005宏观经济引导 力——海尔·财富中国第二届资本论坛”在京举行,多位在中国宏观经济决策与研究领域有重要地位的知名经济学家,及在各 自行业地位显赫的企业家与会。

  2004年国家对于部分投资过热行业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普遍赞同。同时,大家期望2 005年中国经济走势更加稳健。

  姚景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扩大内需重点转向消费

  2004年中国经济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宏观调控。我们做到了三个避免:第一个就是避免了我 们局部的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第二个就是避免了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第三,这次宏观调控避免了物价迅速上涨、恶性通 货膨胀的发生。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投资增长幅度过快,特别是个别行业出现过热现象,使整个国民经济出现失衡,另一方面还是要看 到一点,就是投资在我们现阶段也有它增长的必然性,或者叫做客观性。消费不足是困扰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增长的一个很 重要的原因,现在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一方面消费不足,另一方面银行的储蓄存款增加。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一个重大的 空间是消费,所以我们要在2005年把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我们要将巨大的消费潜在需求变为现实的购买力、 现实的需求。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没有问题的。

  贾康(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财政政策走中性之路

  从2004年开始,中国实行了六个年头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开始转为中性财政政策。其中的基本政策含义是:宏 观经济运行态势变化之后,现阶段还不宜简单采取“全面紧缩”的调控方法,既不能“不转弯”,又不能“急转弯”,而应当 是在稳健把握之下着力协调,在调减扩张力度中区别对待,即“有保有控”。按科学发展观实施公共财政职能,既有不少“越 位”需要退出,又有许多“缺位”和“不到位”需要填补和加强。强调的是总量控制、松紧适度下的结构优化调整,即对有些 项目降低支持、放缓支持或者不支持,而对有些项目继续支持。

  陈东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稳”是2005年的主基调

  “稳”是财政和货币“双稳健”政策的基本特征。“稳”在经济运行中的突出表现是增长速度的起落幅度较小,市场 波动较小,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平稳,煤电油运等方面的供求矛盾比前两年会有所缓和,粮价、油价、房价趋于稳定,利率 、汇率也将以稳为主,要调整也只会是小调、微调,不会大调、强调。

  2005调控的重点是防止经济滑坡,避免出现市场疲软和通货紧缩,这就要求双稳健政策要灵活操作,特别是货币 政策更要注意灵活性和弹性,给经济降温也不要走极端。为了防止大起大落,国家会用预调、微调和结构性调控的方式。

  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委员):中国经济尚未实现软着陆

  中国经济在2004年形势非常好,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但是,说2004年实现了软着陆,可能对形势估计过 于乐观。2004年GDP的增长还是略微高了一点,现阶段7%-9%是最理想的,但估计去年比9%还要稍多一点。另外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快了一点,超过了20%。而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是不小,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率达两位数,显然过高。

  2005年,我们要适当小幅度的、分步骤地来适当提高利率,宏观经济调控应着力于调控总量,而不是调整经济结 构,要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货币政策略有宽松

  从政策来说,2005年的货币政策相对2004年来说略为宽松。值得关注的是:一、在总量保持水平的情况下, 有保有压,表明并不是一味的要紧缩,或者是一味的放松。二、货币当局对房地产市场态度有微妙变化。三、对于民间金融, 现在政府的态度是一要研究,二要从建设性的角度提出解决的办法,这背后体现的是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我们金融市场体系的 发展。四、2005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体系里面,以及整个政策体系里面,首次出现了金融稳定这个目标。

  杨昌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上市公司盈利增长13%左右

  200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但是影响有限。原因在于市场上普遍预期的进一步升息 和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在第一季度不会发生。2004年年底贷款项目和开工项目的启动,会带动投资增长的一些反弹,这些 ,对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会有一定的支持。不过,到2005年中期以后,随着宏观调控所引起的供需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总 需求的调整,会造成能源和大宗产品的价格下降,总需求的减弱和总投资增长的减弱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预计,200 5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相对于2004年,大概是增长13%左右。

  张醒生(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关注新型经济

  未来一定要关注新型的经济,而且要有前瞻性。宽带应用以及正在向传统广播电视行业进行猛烈冲击的网络电视,将 在2005年呈现一个发展。而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的发放,不仅对中国通信信息主体企业和运营企业带来很大的机会, 围绕运营企业的周边环境将会带来非常巨大的市场。在中国未来IT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很可能不仅仅面对欧美,很可能在 我们周边地区面临一个崛起的国家——印度,中国的软件行业如果不能更快发展壮大,在这个新型的巨大的市场中很可能失去 竞争力。

  任志强(北京华远集团总裁):房价会再上涨

  2005年可能会在某一时段出现土地饥荒,从而产生房地产供应饥荒。按照发达国家的同类GDP增长阶段计算, 我们比美国落后60年至80年,中国不可能在这样一个阶段出现泡沫。土地作为资源性商品一定是上涨的,在供应量很少的 情况下,一定是先满足最富的人。中国将来应该有更大比例的房子由政府提供租赁,或者是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进入市场 的只有少数。在没有特别大的生产量时,不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买房子。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