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萧亮中行于田野归于乡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12:19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李梓

  他走得太急,让所有的人都毫无准备。

  2005年1月4日,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萧亮中正式到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上班,他的同事为他准备 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

  但这也是他最后一天上班。翌日凌晨,劳累过度的萧亮中猝然离去,走完了短短32岁的人生之旅。那一天,北京大 雪纷飞。

  在讣告上,他的朋友们这样评价他:“这个质朴、优秀的年轻人从金沙江流域走到北京,那片乡土成为他学术的起点 。”

  最近半年多来,萧亮中为了金沙江流域人民的权益四处奔走,最终,为挚爱的事业和乡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一年前,萧亮中曾对大学好友马建忠说:“一个知识分子必须要有所行动。”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从书斋走进公 共领域,完成了一个人文学者的最后一次思辨。

  情系金沙江

  “农民的生计和这片土地紧密相连,你把他与他熟悉的土地割裂开来,农民就有可能活不下去。”站在金沙江边的悬 崖上,萧亮中表达着自己对于农民与土地的思考。脚下是一片美丽宁静的河谷,著名的虎跳峡的上游,这是萧亮中的家乡,也 是他学术研究的起点和后来的田野调查基地。

  1991年9月,当萧亮中离开家乡到位于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读书时开始,对家乡人民命运的关注、对田野的执著 就一直伴随着他后来的生活。这种关注,在有关虎跳峡水电站建设问题上达到顶峰。

  2004年3月,萧亮中回乡时得知,在当地流传了十多年的虎跳峡修筑水坝的计划要变成现实了。工程是静悄悄地 进行的,此前云南已经有怒江水电工程遭受民间抵制而导致工程迟滞的前车之鉴,电站开发商因此采取了低调处理的方式。

  这片地处汉藏文化交接地带的河谷,不仅有举世闻名的地理风貌和丰饶的土地,更具有历史悠远的多民族文化。金沙 人民最引为自豪的就是他们的土地,他们常说,这里一个哑巴种田,能够养活一家人。而一旦大坝筑起,这里人传统的生活将 被冲击得支零破碎,但萧亮中发现,他的乡邻并未意识到这件事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我要干预这件事情,反对在虎跳峡修坝。”萧亮中对家里人说。他的父亲,一个极有见地的老人为此深感担忧:“ 这种国家决策的大事,一个普通的公民将如何干预?”

  萧亮中的大学好友马建忠回忆说:“他是一个热情坚毅的人,一旦决定要做一件事就会立即着手去做。”马建忠是美 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梅里雪山项目的负责人,梅里雪山和虎跳峡在同一区域。

  因此,萧亮中首先想到了马建忠。但对于如何行动,二人有较大的分歧,“我们每次见面都免不了争吵。最后一次是 12月,他陪记者到中甸采访,打电话让我帮他交电话费,我突然意识到他的经济状况并不好,而且做这些是没有任何机构支 持的。”

  尽管观点不合,马建忠还是为他营造了一次表述观点的机会。2004年6月10日,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在中甸召 开了一次国际性的研讨会,在那次会上,萧亮中遇见了学者汪晖,后者给了他很多鼓励和建议,这是萧亮中第一次得到其他学 者的支持。此前许多人对他的呼吁普遍反应冷漠,有一位国内著名的“反坝”专家甚至说,他只管自己研究的那一条江。

  此外,在研讨会上他了解到了大批国内NGO组织的情况,并立即与他们联系。云南的NGO组织“绿色流域”负责 人于晓刚回忆起他们的电话交谈时说:“我能感觉到他的热情和焦虑。”

  后来“绿色流域”决定为金沙人民做一期培训班,萧亮中回家动员他的父亲和其他乡邻参加,参加者中就有去年10 月作为金沙江原住民代表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提交论文的葛全孝。

  在得知萧亮中去世的消息后,葛全孝说:“他的离去是我们无法弥补的损失,几十年来,虽然也有不少人才从中甸这 样的偏远地区出去,但愿意返回来为这土地上的人们考虑的知识分子,就只有亮中一个。”

  行于田野

  作为一个学者,萧亮中始终保持着敏锐和勤奋,几年来,他有近百篇文字和摄影作品发表在《南方周末》、《读书》 、《中国国家地理》等知名报刊。

  把他介绍给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的白滨,为这个年轻人的离去痛心不已。他们相识于萧亮中在中央民族大学 攻读人类学硕士期间,萧亮中在那届研究生里很有名,因为他写了一篇20万字的硕士论文,看过的人都认为其水平足以和博 士论文相比。后来,这篇易名为《车轴——一个遥远村落的新民族志》的论文由出版社正式出版。

  白滨非常欣赏萧亮中的学术研究方式,“通常的学者都是从研究史料入手,然后以实地调查来求证。而萧亮中的研究 方式则相反,先有扎实的田野调查,有自己的发现,然后再从文献中探寻规律。”萧亮中执著于田野调查,他的学士论文考察 了他的藏族朋友农布七林的家世,后来也被出版社相中,以《夏那藏家》的书名出版。

  关于萧亮中对学术的认真态度,前《方法》杂志的编辑陈威威有一段特别的记忆。1998年,她在一堆退稿信里发 现了萧亮中的一篇投稿,原来的编辑认为这篇文章过于正式。“这样的文章怎么能退掉呢?”她给萧亮中打电话,要求删改文 章里过多的术语,萧亮中不惜和她一句句地争论,后来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她说:“在最后的日子里,他的行动已经渐远于 学术,看似偏离了他一直关注的边疆生态与民族关系,但这只是表象,一个真正的社会学者必须有非常扎实的行为,然后才能 有经过真正的思辨而沉淀出的学术成果。”

  在生命的最后6个月,几乎每个与萧亮中交往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焦灼。他反复奔走于北京与金沙之间,许多熟 悉他的人认为,正是这种焦虑袭击了他的健康。

  萧亮中不喜欢坐在书斋中讨论问题的方式,在一个迟迟没有结果的讨论会上,他曾说:“坐在这里讨论这些细枝末节 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那里(虎跳峡)又发生了些什么。”

  “天生的行动者”

  去年9月以后,媒体开始广泛报道虎跳峡水电工程的争议,更多的人关注到虎跳峡的未来。但关键的转变来自当地居 民,他们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在中国的水电工程建设中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一些人对此很不习惯,“那些农民最后 的目的,还不是为了多要些搬迁费。”但这未免小看了金沙的农民。

  环保人士史立红到这一地区调查,她发现这里的居民对他们的生活有着非比寻常的热爱和自豪感。一位背柴的老太太 ,看见她的摄像机后,热情地把她拉到家中,展示他们传统的院落、粮食、牲畜、花园、果园,最后告诉她,她不舍得离开现 在的生活。而像前文提到的葛全孝那样接受了新理念的人,则对工程建设对原住民意见的忽视公开表示了不满:“我们是整个 工程中受影响最大的群体,在决策的时候,为什么从来不征求我们的意见?”

  这正是萧亮中想向世人展示的世界,而人们现在仅仅是从他打开的这扇窗子里隐约感受到它的存在。“自然之友”总 干事薛野说:“他来自这个正在被强势文化冲击的边疆地区,深深清楚这里为外人所不知的价值,并努力去捍卫它,他逝去后 ,再没有人可以替代他。”

  萧亮中认识的人甚多,许多人在他去世后,才第一次到过他和妻子在北京南城租住的小屋,也才真实地感受到他平素 的慷慨热情背后的简朴。

  “他去世后,我们才突然发现他具有我们所不具备的素质。他是一个天生的行动者,我们已有太多的知识分子在从事 正确但不具体的工作。他所做的,只是按照他的本能行事,这种力量就来自对自然和传统天生的爱。”和萧亮中认识只有半年 的薛野说。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