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一个乡镇为何有50多个书记镇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14:52 中国经济时报 | |||||||||
作者:柏墉 “在苏北的一个乡镇,正副镇长和党委书记有50多人!”在上周举办的一次全省工作会议上,江苏省某位领导在谈到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时,将发言稿放在了一边感慨道:“推进乡镇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不能再迟缓了。”(2005年1月19日《南京晨报》)
一个乡镇有50多个书记镇长,这是笑话,又是现实。无需再有其它问题,这样一种状况的存在对政府的形象已经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所以,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实在已经是迫在眉睫。然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却也很值得研究。我们发现,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江苏省的选择与此前一些地方基本类似,即准备走“补偿退出”这条路,似乎离了这条路也就没了路。据《南京晨报》报道: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官员昨天介绍说,“目前公务员的退出机制还不健全,唯一能做的就是设置优惠条件,鼓励公务员辞职。根据有关规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创办民营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就业的,给予合理补偿。公务员工龄达到20年的,经批准可参照提前退休待遇给予补偿。” 又是将“退出机制不畅”作为解释这一现象的唯一原因,又是将建立“补偿退出机制”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我以为江苏省有关部门的这样一种认识无可避免地与此前许多地方一样走入了一个误区。而根据这样一种不全面的分析和认识所建立的“补偿退出机制”,也必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考虑到“补偿退出机制”将涉及非常敏感的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比如2004年底武汉市政府制订公务员退出补偿办法以作为解决公务员过剩问题的计划一经在报界公布,便引起舆论一片大哗,因此,建立公务员退出机制,务需多方咨询,谨慎论证。 而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应该是建立一个能有效控制公务员数量的“进入机制”,也即拧紧公务员进入的“阀门”。相信各级、各地政府并非没有负责此项工作的部门和相应的规定,如一个乡镇应设置哪些部门、应有几个书记镇长、应保持多少个办事人员、总编制保持多少人数等。然而为什么现实中这样的职数、编制总是被突破、而且是令人吃惊地被突破呢?这里面是不是也有一个腐败问题呢?考虑到上述问题的存在,笔者不能不再次质疑,让纳税人为政府无限制地招收公务员付费已经不合理了,难道还要让纳税人为了政府改正错误——辞退多余的公务员再付一次费吗?姑且假设这次将书记镇长的职数能降到一个合理的数字上,但又有谁来保证日后不会再出现50个书记镇长呢?纳税人为政府的类似错误付费要到何时? 所以说,我们需要地是对“一个镇有50个书记镇长”这一现象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并在这种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一个能从根本(也即从制度安排)上解决问题的计划。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一个镇有50个书记镇长”这一现象已明显地暴露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官员的失职,所以,我们在看到解决公务员过剩现象的同时,还必须要看到应对这样一种状况负责的相关官员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否则,我不敢相信这样一个计划会有一个完美的、甚至最起码是相对合理的结局。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