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证书主义文化的精神分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08:18 外滩画报

  文字专栏·说吧

  文化讲习所·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最近英语四级与六级考试的泄题事件成为一个导火索,引发出对英语教育改革的呼吁。英语教学专家刘润清认为,取 消现行的四、六级考试制度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中科院院士谢克昌更为尖锐地指出,中国英语教育的投入与产出 严重失衡,造成了惊人的资源浪费。笔者对此深有同感。我曾参加过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英语口试,以及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计 划的招生面试,由此得出的判断是,八成以上通过六级考试的学生不具备“有效的”英语交流能力,也就是说,这些优秀的大 学生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时候,他们的智力和专业会立即下跌到与小学生相仿的水准。

  中国英语教育的失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背后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本文试图提出反省的问题是一种更为普遍的文 化倾向,一种愈演愈烈的“证书狂热”。一个年轻人从学校到职场的生涯几乎是一场证书角逐的漫长竞赛,宛如——借用“大 学变成养鸡场”这个粗暴却是生动的比喻——从饲养场到屠宰场出品上市的牲口,在身体上加盖各种资格认证图章,以便在市 场上待价而沽。而就业培训与指导中种种“包装自己”、“推销自己”的秘诀大多在唆使学生努力加盖更多、更醒目的图章。 对形形色色资格证书的追逐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集体疯狂。这种“证书主义文化”正严重危及着整个教育的发展状况和青年一 代的人格成长,而英语教育的失败不过是其显著的征兆而已。

  证书主义是一种精神分裂的文化。证书的设立出自理性的效用性标准,但却导致了荒诞的结果。“我们要注重实际能 力而不是证书!”诸如此类的告诫听起来悦耳,但是对不起,你拿什么来判断和衡量能力?现代的标准化考试的确提供了一种 最为方便、最为可比、最为经济的衡量尺度,它是理性设计的产物。但是,如果证书成为惟一且独霸的尺度,整个教育就可能 沦为一架巨大的考试机器。在从高考到“考研”的过程中学生被训练为优异的“应试动物”,他们投入极大的精力来发展一套 “高级程序”,用以应对各种标准化考试。但一旦面对复杂多变的非模式化问题,这套高级程序往往失灵,陷入所谓“高分低 能”无力应对的困境。而更为隐蔽的危机在于证书主义文化所造就的人格,这种文化主导下的个人发展极大地受制于那些可计 算的、可认证的指标,而人格的多重维度——创造性、想象力以及“人文精神”等等难以被计量和考核的价值却被严重忽视或 舍弃。这种“证书型人格”构成了我们时代的“单面人”,导致了文化精神的匮乏与萎缩。

  竞争从来都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状况,但将竞争纳入到一个标准化的、可计算的模式却是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特征,而 这种模式的独霸横行则是现代性的危机病症。从韦伯到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无限扩张的批判早已对此发出了警策之声。但在 当下的环境中,我们似乎找不出一种力量来抗衡与抑止证书主义文化的泛滥成灾。我们除了呼吁还能做什么呢?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