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汽车的不解之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4:57 观察与思考 | ||||||||
-朱 栏 在2005年的贺岁影片《天下无贼》中有这样一幅场景,刘德华与刘若英驾驶着一辆勒索来的宝马车,奔驰在广袤的西部高原上。那里有蓝天白云、青稞羊群,那是最接近日月星辰,也是离人类灵魂最近的地方。从《大腕》、《手机》到《天下无贼》,这是宝马公司与冯小刚导演的第三度合作,且不提那巨额的广告费,电影与汽车两者的结合,完美演绎了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则笑话:“10年前,最热衷看言情偶像剧,一到广告时间就赶紧去方便;10年后,广告看得目不转睛,等到言情偶像剧开始就赶紧去方便。”广告拍得比正剧更出色,因为广告人早已领悟,广告最根本的要素是吸引注意力和眼球。无论广告商推出的广告有多么离谱,无论广告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少,只要有创意,只要富于想象,只要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广告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至于广告蹦上大银幕也早就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作为大众消费象征的汽车和以技术发明完成现代社会文化改造的电影之间向来不彼此隔膜。电影与汽车几乎诞生于同一时间,他们都是近代化学、物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产物,是人类创造力与进取心的孪生子。两个近乎天才的人物:爱迪生和福特几乎同时开始他们对电影和汽车的探索,由于他们的努力,电影和汽车开始了它们幼年期的艰难发展。汽车和电影的发明时间和发展历史密切相关,相互辉映,而汽车有时也像电影中的人物一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汽车作为一项道具,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而电影则是汽车制造商们宣传新款汽车最为直观有效的途径,但二者的关系又不仅限于此,他们结合后产生的能量不容小觑。电影中经典的汽车追逐场面,是力与美的角逐,是一场感官的胜宴。在展现汽车的影片中,中高档汽车品牌尤为推崇此种合作模式。 美式文化扑天盖地而来,从麦当劳到星巴克,从米老鼠到好莱坞电影,从牛仔裤到飙车一族,20年间,美国人时尚文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已经从电影屏幕上走下来,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审美与生活情趣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虽然保时捷、法拉利、卡迪拉克、林肯、奔驰以及宝马等大牌汽车早已驶上了中国的街头,追根溯源,中国人的汽车知识“扫盲”及普及,是从观看好莱坞电影开始的。 007电影曾经风靡一时,邦德与邦德女郎们以性感迷人的形象引起全球影迷的关注。邦德先生身上的饰物,小到一只手表,一个打火机之类的小玩意,经常都是高科技的产物,他的汽车当然也不会被人忽视。在惊险刺激的007系列电影中,飞车追逐场面通常是电影的高潮所在,而有资格陪同詹姆斯·邦德这个英国间谍一起演绎飞车镜头最多的当属英国的名车---阿斯顿·马丁。如今这个英国经典跑车已经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员。自1962年第一部007电影《第七号情报员》起,到1964年由肖恩·康纳利扮演的詹姆斯·邦德在电影《金手指》中首次与他的阿斯顿马丁DB5结缘,再到第20部《择日再死》,福特汽车先后16次陪同邦德出生入死。福特汽车公司也因此成为汽车厂家与电影制片厂之间合作时间最长的伙伴,在电影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在《择日再死》中,皮尔斯·布鲁斯南开着一部阿斯顿马丁征服V12汽车,与敌人的绿色敞篷美洲豹XKR在冰原上捉对厮杀,而邦德女郎金克斯Jinx则开着福特的限量版雷鸟汽车。与007《择日再死》一片中出现的其它福特汽车还有陆虎胜景、沃尔沃S60与580及两部经典轿车福特美景街与福特GT。尽管阿斯顿马丁汽车在电影《霹雳弹》、《黎明生机》与《黄金眼》中也表现不俗,但都比不上在《金手指》中所造成的轰动。DB5之所以引出无数的话题,不仅在于它的永恒之美,还在于车上所装的那些极富诱惑力的小道具,如烟幕弹、机关枪和弹射座椅。宝马以及其他汽车制造公司自然也不甘示弱。在《金眼睛》(G01denEye)中,宝马汽车出尽风头,而在《明日帝国》(TomorrowNeverDie)中,宝马的新7系列的表演似乎要盖过007,连摩托车都是宝马下属公司的产品。 当年《黑客帝国》的第一部在全球上映时,以其突破性的视觉效果和抽象性的故事情节彻底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科幻小说与动作电影的理解,引领了电影的新锐与高科技风潮,荣获4个奥斯卡奖项。在《黑客帝国II》中,基诺·李维斯依旧一身黑酷之至的装扮,在银幕上再度化身为身怀绝技的超级黑客出现时,人们延续着5年前的激情,难抑期待与兴奋。通用汽车也通过前所未有的强大产品推广力度,派遣了家族中最前卫、最出挑的新款—凯迪拉克CTS轿车和EscaladeEXT运动多功能卡车与世界上最厉害的黑客搭档,在影片中出演一段堪称电影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高速公路追逐场景。影片以梦幻般的科技手段为人们展开了无限遐想的通道,在这段令人叹为观止长达15分钟的追车场景之后,人们所熟知的豪门名车化身而作激情疾驶的先锋战车,演绎出凯迪拉克在黑客时代的超酷形象。 《偷天换日》根据1969年派拉蒙出品同名帮派电影重拍。盗窃集团首领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计划夺回叛变伙伴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 偷走的大批黄金,为达目的,他们制造了史无前例的洛杉矶市中心大塞车。其中马克·沃尔伯格和影后查莉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在意大利美景中飚车的镜头,重新炒热Mini Cooper经典车型的再生。影片《偷天换日》成为了宝马Mini Cooper车的竞技场,这部根据60年代同名电影重拍的新片,自然选择了Mini Cooper这样怀旧的车型。在影片中,一共有32辆Mini Cooper车在洛杉矶的大街小巷甚至地铁中飞驰追逐。如今,Mini Cooper与大众的甲壳虫车一起成为车河中的一道风景,“越堕落越美丽”,“越老派越时尚”,逆潮流而动,也许正是一枝独秀的不二法门。 第5部蝙蝠侠电影《蝙蝠侠前传》中,最吸引人的依旧是蝙蝠侠那辆神秘的坐骑。尽管它臃肿得像一只发福的蟑螂。据设计者称,蝙蝠车是以1955年出品的林肯及福特概念车为原型重新改造的。它重2.5吨,长15英尺,配备500马力喷气式发动机,矢量控制,可平地跳越6英尺高、40英尺长的距离。车前装配机关枪、着陆钩和雷达躲避装置,四轮驱动式设计,可以在沼泽中正常行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防盗装置,如果不是车的主人开启这部车,蝙蝠车会伸出手臂把贼牢牢捆在驾驶座上。蝙蝠车固然不会批量生产,充其量放在蝙蝠侠主题公园里当游乐车用。而在汽车厂家的如意算盘里,当然更希望出现在电影里的车能够尽快投产,这就要求其不能太古怪或太超前。在电影《机械公敌》中,威尔·史密斯驾驶的奥迪RSQSportsCoupe未来跑车就是一个例子,这辆车可是能碾死机器人的,比蝙蝠车的捆绑功能不知高明了多少倍。不同品牌、不同样式、功能奇特的汽车出演着惊心动魄的车战电影,让人们无节制地享受着暴力刺激。 香港电影中,除了奔驰,最常出现的汽车多是丰田等日本车,而成龙就特别喜欢使用日本的三菱车。从早期的《炮弹飞车》、《快餐车》到《双龙会》、《霹雷火》以及1999年的《我是谁》,无一例外都是以三菱作为他的首选用车,而且三菱的标志都大到能令人一眼看出,怪不得成龙大哥在日本始终有一帮死心踏地的拥趸们为他摇旗助阵。在早期国产影片中,北京吉普几乎是国产车的代言人,而最近几年的影片中桑塔纳频频露面,自从冯小刚导演与宝马公司三度合作之后,国产电影与汽车的合作也已经跃上一个新台阶。 高科技元素正在不断注入到娱乐产业中来,为了挑战人们的眼球与神经,为了保证电影票房,当今电影在背景的选用及后期制作上已经大量依赖电脑及动画。长此以往,以电脑模拟播音员、电脑模拟演员来替代现在的真人表演似乎也将成为指日可待的事情。人类正在心甘情愿地从幕前退到幕后,鼠标轻轻一点,一部多维立体仿真杰作就诞生了。有那么一天,人们不仅能从电影中看到精彩的画面,听到声音,还能闻到气味,感知气场。到那时,人们会在汽车影院里,坐在自己心爱的宝驾上,欣赏着梦幻般的高科技头脑风暴。艺术的存在价值在于它的独特性,同一部作品由不同的人来演绎,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效果。电影有娱乐作用,但它永恒的魅力却在于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完美结合,希望下一轮电影风潮兴起的时候,人类仍将是大屏幕上的主角,一如电影与汽车的缘份永远不会有终结的一天。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