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独家责任:徘徊在城乡之间的孤岛群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16:08 郑州晚报 | ||||||||||||||||||||||||||||||||||||||||||
核心提示:《郑州晚报》刊登、新浪网在第一时间转载的《河南籍民工在温州为救两孩童英勇献身》引发全国强烈反响的同时,一位网友声音引起了公众对整个进城外来务工群体的深层思考,多年来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思维定式,以及个别外来务工人员不洁身自好,损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形象。许多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因此被淹没在这种歧视和偏见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的地位。他们背着厚重的包裹,挤在呼啸的列车,在城市的工地上,在租住的矮房中,啃着馒头,夹着咸菜,春节前向老板讨要着微薄的工资。这个约1.2亿的群体用自己的血汗为城市建设做着贡献,成为建设现代化中国的重要力量。所有的一切构筑了农民工进城后的生存状态。从今天起,《郑州晚报》与新浪网独家联合重点关注进城农民工生存状态。 一位配送工的城市片刻 上个月,河南省确山县农民龚信在郑州度过了自己的31岁生日。没有蛋糕烛光,没有祝福短信,也没有亲人相伴,龚信只是在晚上收工后给自己下了一碗面条。“在家也没怎么过过生日,别说现在出来打工了。” 龚是郑州二七广场一家商场的电器临时配送工,从2004年春节前开始,他已经在物流配送行业干了整整一年。“这个活比较累,完全是靠下劲;但别的我不会做。”描述自己工作时,脸上是朴实的微笑。 龚信说,最初,他原本想与同村来的几个打工的一起做装修零工,但自己“手笨嘴笨”,一连几个月都没有学会,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到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物流公司做了一名小工。“我不是正式工,我每天跟着配送大队的车装货、卸货,一个月工头给我400块,有时再有50块奖金。” 时间造就了他每天固有的模式:早上6点半起床,简单吃些馒头、咸菜,8点之前从在南郊都市村庄的住处赶到经济技术开发区,那里是公司配送货物的仓库;8点20分左右,和“工头”一起开车按照送货单上的地址给人送电器、并且负责安装;中午不休息,下午1点钟左右在公司附近吃一顿饭,下午继续出车送货,直到晚上6点半。 见到他时,他正一个人把一台接近两米高的冰箱背上了一层居民楼的二楼,下来时脸仍憋得通红,坐下喘了好一会儿。 “我没有文化,所以我希望我的儿女有文化,给他们挣钱上学。”龚说,一天下来自己常常累得腰疼,但挣钱还没有那些搞建筑和装修的“工友”多,他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笨”。 “过段时间准备把妻子也接过来,让她卖水果,一个月也能挣个5、6百块钱。”他现在最大的目标是给孩子攒些学费,具体多少,他心里也没有数。话说完,给住户调试完冰箱的另一位送货员从楼里走出来,龚站起身,钻进面包车的后座里去,里面还有一台洗衣机,继续往下一个送货点赶去。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