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李学生之举偶然与必然之争下的良知拷问(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6日10:36 郑州晚报
李学生之举偶然与必然之争下的良知拷问(组图)

  李洪深说,从小他就教育孩子,“人要欺负你,打你一下别动,打你两下别动,他就不会再打你三下,你不还手他不会再打你了。我常说,你打人人家不动,人家打你,你不动他,他就不会打你,他再厉害,你不跟他吵,他骂你不还口,打你不还手,他也不会打你,?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李学生之举偶然与必然之争下的良知拷问(组图)

  新浪网的一项“如果你遇到这个情况会不会冒险舍己救人?”的调查显示:我肯定会的比例占39.48%,不好说占43%,不会的占11.09%。事实上,这个问题真实拷问了每个人的良知。晚报记者马健/图



  核心提示:“英雄之举是偶然还是必然?”“英雄”为何要冠名河南籍民工?……3月4日下午1时,应郑州晚报、新浪网、河南报业网等联合邀请,李学生的父亲李洪深、《温州晚报》记者徐海龙、李学生家乡官员河南省商丘市市委常委张琼、温州市路城区委宣传部王正良科长等作客新浪网嘉宾聊天室,就李学生事件中网友们关注的焦点话题,进行了为时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新浪网的一项“如果你遇到这个情况会不会冒险舍己救人?”的调查显示:我肯定会的比例占39.48%,不好说占43%,不会的占11.09%。事实上,这个问题真实拷问了
每个人的良知。

  全国网友为李学生默哀一分钟

  李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网友们对李学生都怀着崇高的敬意前来参加专题聊天。

  聊天开始的时候,主持人提议说,所有在场的人以及在电脑前看访谈的网友,以及关注这个事件的网友,共同为李学生这个英雄默哀一分钟。这个提议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同。

  “我很想把这感人的一幕以电影的方式拍下,而且我从昨天开始,就把该记录的有关报道及网友感言整理出来,准备提供给我们的影视剧创作人员,让他们迅速写出剧本,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投资商,来拍摄这部感人至深事件,这是我们伟大民族的骄傲,我们炎黄子孙的自豪。 ”一位新浪网友发帖说道,他的语言很有号召力,得到了不少网友的附和。虽然聊天还没有正式开始,已经有很多网友打出了“向英雄致敬”之类的话语,显然,李学生的举动受到全国网友的尊敬。

  两地政府争相照顾英雄家人

  在聊天中,主持人提到,李学生是为了救两个孩子而牺牲,但他自己也有一个孩子,还有一个老父亲,很多网友比较关心的是,英雄已经去了,他的家人,他的孩子,他的父亲将得到什么样的照顾?

  张琼告诉大家,现在在温州有一个小学承诺让孩子全寄宿,家乡的乡政府和市政府已经做出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她愿意在温州上学的话,温州有一个基金会,提供上学全免费。

  张表示,如果孩子选择在温州学习,她的上学费用和李学生父亲的费用完全由政府来出,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区委、区政府、乡政府捐的慰问金已经有几万块钱了,还有观众、读者的热心捐助,也有几万元。除此之外,还有政府系列的,劳动部门正在申报烈士,按照国家的规定,他的家人都享受相应的抚恤金,工会和市里的劳务部门一方面为李学生上报烈士,一方面也做了关于他家人生活安排的决定。“英雄虽然走了,但是商丘市委、市政府一定会照顾好英雄的家人,不会让英雄的家人再伤心、再落泪。”

  温州市路城区委宣传部王正良科长也向全国网民说,他们对李学生地的女儿作了一个安排,在温州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校,把她的学费都免了,同时还考虑为李学生地父亲在学校旁边租一个房子,一个1000多块钱的房子,让他好好照顾孙女,同时也要给李大爷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样使他心里踏实一些。

  不少网友留言说,千万不能让李学生的父亲和家人再伤心了,而且希望后续政府所做的工作能够得到透明化的报道,希望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像张部长所说的,英雄走了,但他家人不会伤心。

  第一现场记者首次披露细节

  《温州晚报》记者徐海龙是第一时间报道这件事情的记者,他自始至终参与了这个事件的采访和报道工作,昨日,在聊天中,他向全国网友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徐海龙说,事情发生后不久,他便赶到了现场,虽然现场的目击者有很多,但是,很多人目睹惨案都惊呆了,或者是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没有人站出来作证,讲述发生的一切。还有一些围观的群众还以为是他自己不小心,被火车撞了,在一旁议论纷纷。

  这个时候,李学生企业的老板程定华赶来后,当场就大声的问在场的人,谁看到了,到底他怎么死的?他叫了三声,没人回应。这个时候,一个叫王文平的安徽人站了出来,他也是离事故现场最近的人。他向记者证实,李学生是救这两个孩子被撞死的,小男孩被拽出来,小女孩抓住他。如果再给他三秒钟的时间,他就可以和小女孩安然无恙从铁轨上出来。

  徐海龙讲述的第二个故事是李学生父亲的心愿。 徐说,1996年的时候,李学生曾经在北京西客站打过一年的工,也是第一年出来打工,李洪深那个时候就很想去看看北京天安门,但是后来为了生计,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看天安门。这次到北京之前,李洪深老人在上飞机的时候,再次表达了这个愿望。

  主持人当即表示,有机会一定帮老人实现这个愿望,诸多网友也表达了帮助老人实现愿望的想法,一定要带李老伯去看天安门,完成这个愿望。

  英雄之举是偶然还是必然?

  3月2日,新浪网在“李学生救人献身”专题的旁边设置了一些调查,很多人参与了调查,一共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你自己会不会冒险舍己救人,我肯定会的比例占39.48%,不好说占43%,不会的占11.09%,问现在的网友,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不会,会和不好说各占40%。

  其实,众多网友最为关心的话题是,李学生救人的举动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

  徐海龙对此表示说,李学生之所以能够去救这两个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这样的英雄素质应该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并不是每个人先天都具备的。他的观点是,当火车冲过来的时候,会给人一种压迫感,这种压迫感是一种条件反射,面对火车迎面过来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惊呆,包括两个小孩子,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呆在那里不动了。还有一种反应的代表是目击者王文平,他说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是想叫,叫这个小孩子跑出去,他离这个小孩十几米远,他脸都涨红了,但是声音在喉咙里面都叫不出来。很多人都说,面对危险的第一反应是大吼大叫。因此,能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救人的举动,并不是平常人所能做出来的。

  张琼说,她上网的时候,看到有些网友的评论,说我们李学生是河南人,是来自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人比较憨、比较老实,遇到这样的事情就冲上去了,言下之意、潜台词就是觉得不值。张琼认为,李学生无论是来自于欠发达地区,还是在发达地区打工,李学生的行为不是一种冲动,更不是一种傻的行为,他只不过在生与死的面前,在这一瞬间,他那种长期以来的助人的行为形成了习惯,完全是一种根本没有考虑的这样一种行为,而这种根本没考虑的行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不是因为他傻,不是因为他来自欠发达地区。

  “英雄之父”的教子之道

  李学生救人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在反思自己面对同样的场景,能否做出和李学生相同的举动,有超过50%的人认为难以做到。反思之余,很多网友发帖说,李学生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李洪深在昨天的聊天过程中,向网友透露了培养李学生的一些细节。李洪深说,从小他就教育学生,“说你在外面,出去打工,你不打人家,在家不打人,出了门人不打。人要欺负你,打你一下别动,打你两下别动,他就不会再打你三下,你不还手他不会再打你了。我常说,你打人人家不动,人家打你,你不动他,他就不会打你,他再厉害,你不跟他吵,他骂你不还口,打你不还手,他也不会打你,不会骂你。出门我就这样教育他,人家打你别动,人家骂你别吱声。”

  主持人总结的核心意思是,李洪深的朴素思想中包涵的内容是,要于人为善,不要和别人争什么,这是一方面,帮助别人又是另外一方面。

  “英雄”为何要冠名河南籍民工?

  看到媒体的报道后,一位网友提出疑问说,为什么非要提打工青年李学生,或者说河南籍民工李学生?李学生是一个人,是一个中国人,他做这件事情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向他致敬和学习,冠上这个头衔感觉有点不一样了,为什么要把人这样区分开?这个疑问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对此,张琼认为,在当前社会,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中国很重要的经济现象,对农村来说。像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像我们商丘市是农业大市,外出务工的人很多,这些外出务工的青年在务工地作出了很多的贡献,他们像建设家乡一样的建设务工地。 温州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特别快的城市,在这样商业味非常浓的社会里和城市里,这一次真的被我们一个河南籍,我们商丘的一个外来务工的青年感动了。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一个普通的河南籍商丘的一个外来务工的青年,怎么能感动这样一座商业味十分浓的城市?”

  张琼说,温州人之所以感动,她觉得应该是感动这样一个非常朴实的,外来务工的河南籍的民工,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想,奋不顾身的冲上前去,舍己救人救了两个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精神让人感到崇高,自己做不到,从而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和感动。“为什么老冠以外来务工青年河南籍呢,外来务工我刚才已经解释了,和城市人的一种隔膜。”

  主持人也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李学生他是河南人,他可以代表河南人,当然他也代表中国人,他也代表一个所谓的群体,打工的群体。

  “形象改观论”是对河南人的伤害

  李学生事件发生以后,很多网友都发表帖子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同时,一个醒目的声音认为,李学生事件时对河南人形象的“改观”。这个说法让张琼无法接受。

  张琼认为,“改观”这两个字不太合适,这实质上是对河南的一种伤害,用上“改观”这两个字,实际上的潜台词是很明白的,不能这样来看待这样的一个问题,河南人的形象是一个整体的形象,个别人的好的行为和个别人差的行为,都不可以代表河南人的行为,河南人的行为是群体行为,是由很多人、很多的群体构筑的醒悟。“我特别希望广大的网民能够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对于我们河南,对于自古中原多侠士的河南给予一个客观的认识。”(特派记者尹海涛 杨宗锦/文 马健/图 自北京报道)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