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 又一个斯诺?(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17:45 南方人物周刊 | ||||||||
![]() ![]() 《江泽民传》作者库恩 他是谁? 仅仅一个月,库恩就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幕后银行家,成为广受关注的公众明星。 细读书中的作者简介,复杂的履历有些令人眼花缭乱,“著名的国际投资银行家和公
这么多身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自己说“出过很多书”,有资料介绍:到目前为止,他写作或者编辑的书已超过25本,其中《投资银行学》和《交易人》已在中国发行。 但写传记还是头一回。这个60岁的老人,似乎精力未减,在不断尝试着新事物。 他21岁拿到了大脑研究的博士学位,却逐渐对经济产生兴趣,转向微观经济研究,对公司并购产生极大兴趣,遂学习管理,投身商业。这在普通中国人看来有些离谱,但对库恩来说好像很自然,因为“有兴趣”。 据他的合作伙伴朱亚当介绍,他有四、五亿美元的身家。在朱亚当给本刊记者的几份对库恩的国内报道中,2001年的《经贸世界》称他为“并购大师”。2004年的《人民日报》和《国际金融报》也就宏观调控问题专访过库恩博士。 在采访中,库恩自己说,自己拥有一个很大的公司,但现在已经出售,同时成立了库恩环球资本公司,通过该公司管理自己的私人投资。 他想干什么? 1989年,作为中国政府邀请的经济顾问,库恩第一次来到中国。此后,他每年都会来几次中国,开始为中国政府高层提供相关咨询,包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科技部、原国家经贸委、原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等。 他称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为“恩师”(mentor)。 在他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他说自己除了给中国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外,这些年来做了六件与中美文化交流相关的工作: 1999年,库恩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在央视2套播出了他担任制作的反映商业并购的8集系列片“资本浪潮”(Capital Wave); 2000年,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播出了90分钟的特别节目“探索中国”(In Search of China),这是库恩出资150万美元,花了3年时间拍摄的,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纪录片,涉及到包括民工在内的社会各个阶层,有14个故事。紧接着,和纪录片配套的书籍《中国制造:新革命之声》也出版。 在千禧年联合国首脑会议期间,一场由中国文化部等牵头的“中国文化美国行”,在美国11个城市展开,包括艺术、服装、民族音乐等的展览演出,据说他是主要的促成者之一。 2000年1月,由库恩基金会资助的“中美高层媒体论坛”,邀请中美两国高级传媒人互相“换位”思考,国内主要的新闻媒体都有参加。 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六个项目是投资400万美元,由美国PBS和英国BBC联合摄制的电视纪录片《中国》,试图从华夏文明的历史来了解和认识现在的中国,已经走了十几个省份,预计明年就可以推出。 而这本传记,库恩说,就是第五个项目。 《江泽民传》 “我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品格。我敬仰江泽民,他受到轻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受到各种非议,人们甚至对他永远地改变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的功绩无动于衷。我也体会了一次小小的心理历程——努力去认识江的政治哲学和领导艺术所依赖的观念和感情经历。” 这是库恩在后记中的感情表露,他说,自己写作的过程,也是体验学习的过程,就好像自己是江泽民的大学同学,感受了那个时代。 毫无疑问,这个倔强的美国人将几乎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可以肯定的是,库恩和中国政府的长期联系,帮助他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甚至有外电说他是江泽民经济政策制订的智囊,对此说法,他16年的助手兼好友朱亚当也认为并不夸张。 但据说当初的采访还是困难重重。负责联系事宜的朱亚当回忆:“我们从2001年春节着手,开始几乎所有的采访都被拒绝了。后来的策略是:先从领导人和关系人中找我们很近的朋友,不动声色地聊天,不经意中聊到江泽民的话题,然后再回头重新正式采访。(都已经接受过一次采访了,也就没有什么忌讳了。)”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采访计划,将采访人物分成四类,第一,所有的高层领导;第二,他的家人;第三,他的朋友、同学;第四,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见过面的记者和导演等。在第一类中尽量找到认识的朋友,比如宋健,第二类找到了江泽慧,而后两类则相对容易些。” 2004年中,英文稿完成,他自称当时并没有打算在中国出版,“因为这是一本写给美国人看的书”,但此后在中国出版也相当顺利。据媒体报道,这本书向中共中央办公厅报审过,“中办审得非常细致,给的反馈非常及时”,而且在中文版样书出来的时候,库恩曾带着中英文两个版本的书专程拜访了江泽民本人。 这本传记在中国的出版,给库恩带来了莫大的荣誉,从金融专家成为传记作家,他在花甲之年又完成了一次转向。有媒体甚至称他为“当代的斯诺”,他是吗?(本刊记者陈静 陈磊 发自广州、北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