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陈万志委员:取消利息税百姓将很高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07:13 重庆晨报
陈万志委员:取消利息税百姓将很高兴

陈万志委员称:取消利息税,百姓将很高兴。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北京专电 究竟是取消利息税,还是继续征收这个税?建议取消利息税的提案,在渝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昨天最后终于没能提交。他无奈地说“反对的人也不少。”

  1万元存一年利息35元

  很显然,在银行里存款的绝大部分是中低收入人群,他们自然成为利息税的征收对象
。同时,专家测算的结果,在征收20%%利息税和通货膨胀的双重作用下,实际上储户得到的是“负利率”。

  假设1万元存一年定期,利率是2.25%%。而国家公布的今年1月通货膨胀率为1.9%%,因此实际利率只有0.35%%,真正利息只有35元。但储户得按2.25%%的储蓄利率交45元利息税,倒亏10元。

  委员们争议利息税

  但即使是在渝全国政协委员,也有人反对取消利息税,这位委员再三叮嘱不要公开他的姓名。他认为,目前取消利息税的主要理由是因通货膨胀导致最后储户的利息实际上是负数。“不过通货膨胀只是一个未知数,也是变化的,不能计算在储户的实际利率里。”他持这样的观点。

  据记者得到的消息,关于取消利息税,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时下已分成两派,主张取消和保留各有其人。总体来说,赞成取消的占多数。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没有明确表态,而称“利息税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百姓储蓄理财“倒贴”

  陈万志委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数据。他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测算出去年全国储户因为利息税和通货膨胀的双重作用,实际损失7000亿元。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统计显示,去年全国的储蓄利息税收入为320.76亿元,国家税收达24400多亿元,利息税还没有其中的一个零头。“但是为了这个零头,全国储户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实际损失了7000亿元。”陈万志委员只能摇头。

  市民持币等待赚钱时机

  取消利息税相当于存款利率提高了20%%

  本报讯(记者王兴)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梁燕君提出取消利息税的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市市民及银行界人士对此议论纷纷。“按照国外的通行办法,我国取消利息税是迟早的事情。”中行重庆分行一副行长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认为。

  市民呼唤取消利息税

  “我可以不用再担心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了,也懒得去比较银行之间理财产品的收益了”。针对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取消利息税的提案,市民张先生如此认为,因为一旦取消利息税,相当于存款的利率提高20%%,缩小与理财产品的收益差距,其准备将闲钱全部用于储蓄。

  但也有市民表示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一有存款10万元的市民表示,取消利息税后,其一年的利息也不过才多450元,这点差额对其投资、生活等没有任何影响。

  储蓄是市民理财首选

  2004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105.09亿元,共收取利息税5.5亿元,这两项数据都比1999年翻了一倍多。

  “这些数据表明,国家打算将市民的钱从银行‘赶出来’,用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为市民仍然首选储蓄作为其理财方式。”前重庆社科院教授、金融专家陈涛生如是说。

  市银行协会人士也对收取利息税持一种批判态度。据介绍,目前,我市3年期、5年期等长期存款不再受宠,70%以上的居民更倾向于活期和短期存款。

  迟早会取消利息税

  “按照国外的通行办法,我国取消利息税是迟早的事情。”中行重庆分行一副行长如此认为,如果真的要收取利息税,应当采取定额累计的方法,比如,当利息达到1万元的时候,收取20%%的税,反之则不收取。

  不过,重庆市农信社理事长袁明杰则表示,国家征收利息税可以理解,但这笔税收老百姓没有看到它的“用途”,如果将这笔收入用于“三农”或者扶贫,也许,市民更愿意接受。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