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孟州开展乡村夜话试验 干部下乡与村民座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10:51 郑州晚报 | ||||||||
3月1日晚7时,孟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刘正齐、高玉山匆匆吃玩了晚饭,当晚他们到达城郊的大定办事处梧桐村。晚报记者 陈辉/图 核心提示:每到周二晚上,河南省孟州市不少乡村的村委大院、农户家中就会出现一些熟悉的身影,上至市委书记、市长,下至一般机关干部准时来到这里。从2004年9月开始,河南孟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名为“乡村夜话”的活动,机关干部利用每周二晚上下乡与村干部和村民座谈、了解情况。在已经进行的几个月内,“乡村夜话”确为村民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放眼全国范围内,类似“乡村夜话”这样的创新已不是先例,早有福建漳州的“组织部长夜谈制度”和浙江嵊州的《民情日记》,但新华社2004年5月回访两地发现,这
现场目击“乡村夜话” 3月1日晚7时,孟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刘正齐、高玉山匆匆吃玩了晚饭,今晚他们要到城郊的大定办事处梧桐村。这个村是该局的联系点。在去年9月开展至今的“乡村夜话”中,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梧桐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任职孟州市劳动局劳动力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的刘正齐已记不清自己来过多少个晚上了。 这一次,刘正齐、高玉山径直来到了梧桐村支书党振中的家中。前一次谈话结束时,党振中介绍了一件事情:村里有个58岁的村民在一家频临破产的单位上班,家中收入微薄。该村民提出能不能提前退休,享受下岗工人的失业待遇?他还想让正在上学的小女儿享受低保。这两个问题难住了党振中,在前次谈话中就向刘正齐反映了此事。 刘正齐回去向局长进行了汇报。他此次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向党振中解释,按照企业退休人员的政策,该村民目前不符合提前退休、享受失业待遇的规定,但局里已答应下次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时,可以优先考虑该村民。同来的大定办事处负责民政的干部也答应替该村民的小女儿申请低保。 这是孟州市“乡村夜话”活动中出现的一幕。自2004年9月开始,孟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这场活动,要求各机关干部和乡镇负责人“转变工作作风、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此,孟州市还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和考核措施,“市五大领导班子每人联系两个行政村,每周二晚上深入到联系点,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妥善处理”。“市直单位分包若干个行政村,每周二晚上组织机关干部下村入户了解群众心声、化解矛盾纠纷”,乡镇办事处干部则每周至少有两个晚上到村和农户家中,组织村组干部学校政策法规和上级精神,与群众座谈交流、了解民情。 市委书记的示范 “乡村夜话”最初产生在该市的大定办事处、东小仇镇等地,缘由是该地农村经济发展较快,村民白天大都外出做工,乡镇干部有事经常找不到人,村民也少有时间向上级反映一些生活上的难题。于是,这些基层干部就想出了新的办法,大定办事处叫“夜晚工作法”、东小仇镇称“周一例会制”,大意均为利用晚上时间,干部到农村、企业同群众沟通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两地的干部也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村民的热烈响应,每到晚上,村民均自发聚集到村委大院中反映情况。这两个镇的农村工作因此得以根本性的改变,变得异常顺利。从2004年9月开始,孟州市把这个经验进行了“放大”,按照统一部署,孟州市所有的市直机关都要派出干部深入到村里,科技部门传授致富技术、劳动部门送岗位,司法部门讲解法律常识,各单位发挥自己的特长。 2004年9月21日晚8时,孟州市市委书记史全新作了一次“示范”,他来到东小仇镇最偏僻的雷圪塔村庄,恰逢连接该村南北的村内桥梁近期断了,给村民带来了极大不便。听到村民的反映,史全新当即给了大家一个明确的答复:“孟州市出资8万元,由东小仇镇政府负责,村民出力,先将桥梁加固,方便村民通行。” 该村五组的村民提了一个建议:该组有20亩地,由于地势高浇水特别困难,年年望天收。从该村经过的正在建设的旅游路需要大量土方,村民们愿意让道路建设部门免费在此取土,既可解决修路需要土的问题,又能解决群众浇水难问题。史全新当即要求随从人员协调解决,并要保证不误群众播种小麦。 “乡村夜话”的实质是让传统的群众上访变为干部下访,变被动解决为主动服务,使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一个没有想到的事情是,群众过去一些不敢说、不愿说、不想说的话在“乡村夜话”活动中说了出来。 在东小仇镇的一次座谈中,大家发现村民杜某对政府有不满情绪,经详细了解得知,杜某在去年非典时期购买了一台收割机,却没有得到政府承诺的购机款补贴。杜某认为政府有失信用。包村干部了解到情况后将此逐级向上反映,后经该市纪检部门调查,发现这是一起农机工作人员克扣、私分农户购机补贴款,严重侵害农民利益的典型案件。随后,有关部门对违纪人员进行了处理,杜某得到了应得的补贴。 百姓利益无小事 位于城郊的北何庄村以前路灯经常不亮,垃圾遍地都是,村民对此意见很大。大定街道办事处领导在与村民夜谈时,群众将此事反映上来。该办事处很快协调该村解决了路灯不亮问题,并组织机关干部到该村义务劳动,将垃圾山搬走。 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大定办事处的梧桐村。过去该村治安混乱,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乡村夜话”活动开展后,该办事处指导村里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巡逻队员每晚坚持巡逻。同时,分包干部邀请有关人员到村里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并建立了法制宣传一条街,对村民的法制意识促动很大。 乡村夜话的另一大贡献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缑村镇人均耕地少,私营企业多。该镇干部在夜谈时发现有的企业老板小富即满、不思进取,而有的老板积极拓展、奋力赶超,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导致了企业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该镇干部成立了一个企业家沙龙,让企业家们在这里相互交流经验,查找问题,取长补短,共同推进经济发展。从开始至今,该镇举办多期企业家沙龙,企业家们在这里找到了六个新项目。 2004年9月23日,闻讯前来的焦作市委书记铁代生(孟州隶属于焦作)亲自观摩了一场乡村夜话。称赞是“新时期乡镇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联系实际的一个好形式,也是乡镇干部提高工作水平的新创造”,要求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乡村夜话能走多远 事实上,类似“乡村夜话”这样颇具亲民的执政方式,在全国已不是先例。1998年,浙江省绍兴市嵊州一个山区乡的党委书记想出一个点子:所有乡干部都要记《民情日记》,记录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民情民意。此“典型”经当时的浙江省委领导批示后在全省推广。 1996年底,福建省漳州市在全市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长中推行“组织部长夜谈联动”制度,规定每月15日下午4时到晚上11时为接待党员、干部、群众来访来电的时间,到2000年一度扩大化到493个单位。几年过去,新华社记者与2004年5月回访时发现,《民情日记》已处于基本停记状态;漳州市“组织部长夜谈制度也悄然消失”。 这两个“典型”和“乡村夜话”有诸多相同之处。都源于良好的初衷——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领导愿意倾听民意。不同的是,“乡村夜话”要求干部主动深入到农民中间,在姿态上更进了一步。 “组织部长夜谈制度”和《民情日记》“悄然消失”的消息传出后,曾引起媒体的一片惋惜声。有评论分析认为:这两个“典型”的“短命”有其必然的原因:脱离实际走形式。“典型”固然值得学习,但并不意味着要强制所有人都要这么干,不能硬性要求所有的官员都像小学生每日做作业那样,把自己的一言一行记录在日记本上,否则就要影响考核成绩,也不能要求所有部门都在夜里值班听取民意。比如该市有些部门根本不具备夜谈条件,有的部门半年也没有一个人来夜访,但也必须有几个人呆着,一到夜谈时,各个机关灯火通明,还要安排快餐、夜宵,行政成本大增。 孟州市的“乡村夜话”也曾出现过类似的问题,该市在2004年11月1日晚对20个村进行了一次抽查,发现有两个村的工作流于形式,只是到村干部家坐一回了事。后来该市及时提出要保证时间,同时明确“开展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如组织学习,听取汇报、交流看法等,达到了解民情的目的即可”,避免一些单位无事可做而产生形式主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孟州市的一些单位也不具备“乡村夜话”的条件,如档案局、史志办、文联等单位和农村工作毫无联系,他们即没有业务能力引导农民致富,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让他们晚上深入农户家中,只能是额外的负担。 同时,“乡村夜话”和“组织部长夜谈制度”一样都是属于把“小典型”推而“大”之,无非是要在“量”的扩大上显示一种“气势”。这样,不可避免的会加大机关单位的工作量,引起他们的反感。现在势头良好是基于领导的权威和强制推行,一旦随着政策制订者的调动或离去,如何保证活动的继续进行也是个问题。(郑州晚报记者 陈辉 文/图)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