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人物周报:北大东门与清华南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11:19 时代人物周报 | ||||||||
李北方 北大出来的学生经常被批评为自以为是,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我不得不承认这种批评有一定的道理。我本人就为批评者提供了一个例证。 有一次,我和一位在清华读博士的大姐商量聚会地点,她说要不咱们去清华南门附近
这件事一度在朋友中传为笑谈。北大和清华毗邻,北大东门和清华的南门对着一条街,怎么定义那一带着实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为此表明立场的确显得有点小题大做,“狭隘”了。需要解释一下的是,我这么说并不是刻意争什么,而是本能地脱口而出,因为北大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我理所当然地站在北大的院子里判断周边的方位。 每个人都在认知这个世界,推而广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认知世界需要一个价值坐标,将自己所在的位置确定为坐标点是理所当然的。“开眼看世界”是应该的,但得用自己的眼睛看。如果“自以为是”包含这方面的意思,那么“自以为是”并没有错,至少在这个层面上没有错。 但是遍寻当下的中国思想界,却一点“自以为是”的影都找不着了。大家探讨的问题,大到政治体制小到鸡毛蒜皮,无不要讲一通“西方先进经验”,然后再按这个标准开出药方。谦虚是美德不假,但谦虚到虚无、谦虚到几乎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的份上,总是有点过了。 有人做过一些为中华文化“正名”的工作,比如,计算机虽然是西方人搞出来的,但二进制是从《易经》里来的;西方民主讲究“制衡”,这也没什么了不起,跟孔夫子的“中庸”差不多;他们还翻开史书,找到中国早就有市场经济的证据,而且发展得还不赖。据说这些文章是被所谓的主流思想界瞧不起的,是“狭隘”的。抛开狭隘与否不谈,这种观点恰恰证明他们的心虚和矮人一头的心态:将“西方先进经验”预设为标杆,然后说明中国人距离“正确”并不远,你们有的我们也有。 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韩德强在最近发表的《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一文中这样说:“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近代中国的思想史是一部由屈辱而沦丧自信的历史,是一部用西方左右两翼武装自己,而最终失去方位感的历史。”这是相当精辟的论断。但是读过这篇三万字的宏文,我不得不说韩先生自己也丧失了“方位感”。例如,他认为鲁迅提出中国历史是“吃人”的历史有一定道理,但鲁迅的偏颇在于,没有认识到西方的历史也是“吃人”的。总之,我理解韩先生想说明的是,西方的历史不是什么都好,中国人不应该过度美化他人而看低自己。如果说前边提到的那些学者把西方视为一个巨人,要证明的是中国人个子也不矮,那么韩先生的逻辑就是,首先承认中国人是侏儒,然后拼命把西方人往矮了扁,说明他们也高不到哪里去。这两种努力本质上差不多,都没有确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标准,被人牵了鼻子走。 致力于“发现东方”的学者王岳川抱怨,《东方主义》的作者、大学者萨义德眼中的“东方”竟然只是中东,不包括“远东”。在我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萨义德是巴勒斯坦人,他的责任是为自己的民族确立“方位感”,干嘛要为中国人说话? 另外,“发现东方”这个概念本身就值得怀疑,明显是眼睛看着“西方”提出来的。如果王先生真的有为中国人找回自我的抱负,何不直接说“发现中华”?这样至少听起来硬气些。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