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周刊:记者亲历金三角鸦片大围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14:28 新世纪周刊 | ||||||||
随着2005年“6·26”国际禁毒日的来临,全面禁种罂粟的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 佤邦面积3万左右平方公里,人口近70万左右,是缅甸北部种毒、贩毒、制毒最多的地方民族武装组织,是“金三角”主要毒源地,长期以来这里因毒品使其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佤邦毒品的危害对中国非常严重。日前,记者随云南省禁毒官员来到佤邦,参加中缅联合铲除罂粟暨烧毁毒品现场会。 解决境外毒源地的罂粟种植问题,是中国目前禁毒工作的重点。据悉,在禁种之后帮助境外毒源地发展替代产品的种植,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永绝毒品,是中国禁毒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佤邦儿童晾晒罂粟籽。孩子是这么憨态可掬,但他却不知足下的罂粟是社会中的“毒瘤”。在勐冒县,记者看见农民拔下罂粟果,上面布满道道划痕和残存的黑渍,同行的中国警察说,这些都是割取完鸦片的罂粟,残存的黑渍就是“鸦片”。记者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从佤邦首府邦康市到勐冒县,一路上映入记者眼中最多的植物是罂粟,妖艳的罂粟花举着“小头鬼” 的果实在风中摇曳。这次行动,共铲除罂粟383亩,烧毁了双方去年联合行动查获的海洛因、冰毒共112余千克。“时间到了”,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缅甸中央政府代表和缅甸掸邦第二特区的士兵、群众、官员,及中国云南省的代表、国际组织代表举起长刀、竹片开始铲除田地里的罂粟。官兵身先士卒,奋力铲除罂粟。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