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股市启动全流通试点实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7:09 外滩画报 | ||||||||
外滩记者 陈贤锋/报道 “股票放量大涨,好像有什么消息要出来,我们怎么做?”4月1日,在去杭州的火车上,李昕接到同事的请示电话。李昕是上海一家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证券投资。 李昕马上联系一些证券界的朋友打探消息。返回的消息让李昕很兴奋:有消息传出,
他立即给公司证券部发出指示:坚决介入。 4月1日的征兆与随后的传言 股市这一天的表现并没有让李昕失望。 上证指数在3月30日创出6年来新低1162点以后,终于爆发了一轮报复性反弹,两市股指的单日升幅接近3.60%,上证指数大涨42点,深成指则涨114点,双双创下年内第二大涨幅,两市成交量也比前一天放大了近一倍。 一系列重大利好传闻是扩散这波行情的主动力。 4月1日,市场的传闻也颇有想愚人一把的味道,各种各样的版本都有。以至于第二天有不少报纸告诫投资者要注意愚人节的玩笑,保持冷静,别轻易购买股票。 但绝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将有实质性的利好出台,这个实质性的利好最有可能是全流通试点。 “市场上有很多的说法,甚至有传言全流通方案都已经定下来了。”金通证券的资深分析师钱向劲告诉记者,在那几天,各种论坛上传出来的全流通方案是流通股每10股送5股,“尽管这样的方案不可能,但市场已经开始转向乐观。” 一些股评也开始鼓吹新一轮的牛市即将到来,还煞有其事地将4月1日的上涨与“5·19”行情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情况与“5·19”启动时极为相像。 经过短暂的盘整之后,从4月6日开始,股指重新向上,并且连续拉升三天。 证监会的表态及系列利好 4月12日下午3时,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正式宣布股权分置条件成熟、即将试点的消息,并答记者问。 屠光绍明确指出:“新的运行机制正在形成之中,可以说证券市场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过程中。” 在消息的刺激下,4月13日市场跳空高开,并报收一根中阳线。 好消息仍在不断传来。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了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并讨论了《证券法》实施情况和修改的问题。 会上提出,《证券法》的修改应突出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和完善对上市公司及证券公司的监管,防范和化解证券市场风险,同时要为资本市场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提供发展的空间。 4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公开表示:“证监会已经说了时机成熟了,我们也认为成熟了,我们支持他们的工作。” 李荣融的表态与以往几次国有股减持时国资委暧昧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弯。 “股权分置”一直被认为是困扰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 在这几年中,全流通就像是一根高压线,每次碰到全流通、国有股减持的消息,股市几乎都会大跌。这一直让管理层缩手缩脚,下不了决心彻底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 与以往不同,这次管理层明确表示将充分考虑到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这被市场普遍理解为利好。 “市场的分歧还是很大。” 张春燕是上海一家咨询公司的分析师,一位坚定的牛市论者。 4月13日,她又开始鼓吹她的牛市观点,几乎逢人就讲现在股市要翻身了,一个大的反转正在形成。她的依据是,大盘跌到这种程度,证监会推出如此重大的政策,肯定有了十足的把握,而且宏观政策上对房地产市场开始调控,一部分楼市资金将流入股市。 “现在这个点位进去一点都没问题,短期可以看到1500点。”张春燕说。 但问题是,张春燕的话音未落,股市又开始下跌。 4月14日,市场有传闻宝钢增发即将启动,传闻一出,股市马上下跌。第二天,消息得到确认,大盘更是跳空下跌,把4月13日利好带来的上涨一举“吃”掉。 “显然这段时间主力介入不深。” 江苏天鼎的分析师秦洪说,如果主力机构都认同这波行情,那成交量就不会是现在这么少了。 在去年9·14行情中,短暂的九个交易日里,沪市的日成交金额就达到了200亿元左右,而目前只有区区的100亿元。 武汉新兰德的分析师朱汉东认为,试点的消息表明管理层已吹响了“攻坚”的信号,其对大盘的正面影响是应是积极的。但随后宝钢增发的消息,又给市场造成不小的震动,在利好和利空交织的现阶段,投资者仍感到扩容的压力。 “这次行情更像是一场配合好的炒作,为后面的宝钢增发、建行交行发行保驾护航。”刘小坚感到很失望。 刘是上海一家投资公司的证券部经理,说是证券部经理,其实就是一个操盘手。3月31日那天,他增仓了1000万的资金,但几天下来,刨去一些税费,手上的股票几乎没给他带来任何的收益。 广州博信的分析师周建新也认为,在具体破题政策仍未出来之前,市场资金短暂冲动之后又再次陷入沉默,尤其是目前实实在在的扩容,更是增添了市场不稳定的因素。 “市场的分歧还是很大。”金通证券的资深分析师钱向劲说。 学者们的争议与生意 证监会的消息一出,各方关注股权分置的专家学者纷纷表态。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认为,中国股市真正开始了解决股权分置的过程,这是中国股市第二次革命的真正发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这将是中国证券市场走向真正的市场的一个根本转折点,是“智慧与勇气兼具的一步”。 泰阳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认为,解决股权分置的试点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会鼓舞广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但一向言辞犀利的复旦大学博导谢百三教授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试点是行不通的,要解决就必须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所有的公司一起来解决。 “搞大盘股,小盘股怎么办?搞小盘股,大盘股很快就跌。现在有1370多家上市公司,每家情况都不同,就是今年拿20家试点,明年再拿20家试点,剩下的1300多家公司怎么办?” 谢百三提出疑问。 他认为,股权分置是伤筋动骨的大事,靠试点解决不了问题。一旦试点开始,试点公司的股价要涨,大家都把非试点股票卖掉,跑去买试点公司的股票,对大盘的冲击非常大。方案出台后,可能会引发股市的整体下挫,但个别试点的股票可能会上涨。 广州博信分析师周建新的观点则比较折中,他认为,未来的市场发展取决于解决股权分置试点方案是否有利于流通市场。如果不利于流通市场,则大盘不仅难以止住跌势,而且还会进一步暴跌,股票市场从此走向崩溃。 “所以,目前的市场完全寄托在政策取向之上。一旦政策与预期不符,那么,解决股权分置的试点方案出笼之际,也是大盘暴跌之始。” 周建新说。 张卫星一下子又成了大忙人。 预约采访的记者成群接队,电话一刻都闲不下来。最关键的是,他一直“兜售”的全流通方案终于有了买家。 据他自己透露,有几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开始委托他设计全流通方案,以便在政策允许时抢得先机,而他自己也开始鼓吹起民营可能在试点中拔得头筹。 张卫星是中国华电投资咨询公司的首席证券分析师,他因发现“股权分置”并提出完整分析理论体系而出名。 按照张卫星的观点,民营企业进行全流通的程序更简便、更适用于市场化定价方案,且有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已经委托张卫星做全流通方案。一些中小企业板的股票于是便成了市场追逐的热点。 4月14日,广东榕泰开盘不久即被拉至涨停,思源电气、鑫富股份、科华生物、苏宁电器等涨幅都曾高于5%。苏宁电器盘中也冲破70元大关,成为继2001年用友软件以来,第一只达到70元的股票(未复权)。在两市下跌的情况下,申万中小板指数昨日2.4%的涨幅格外醒目。 中国证券市场国有股减持大事记 1994年4月 珠海恒通集团收购棱光实业35.5%的股权。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例国有股转让。 1999年9月22日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 1999年12月2日 国有股配售试点启动。中国证监会确定冀东水泥等10单位为国有股配售预选单位。 2001年6月12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核心是第五条,即新发、增发股票时,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最受争议的是第六条,即“减持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把高价减持和首发、增发“捆绑”起来。 2001年10月22日 证监会紧急叫停。《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 2001年10月23日 受国有股减持方案暂停的消息刺激,个股全线上涨,这是实施涨跌幅限制以来最大的一次单日涨幅。 2001年11月14日 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的具体操作方案。 2002年6月23日 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2003年12月15日 国资委正式公布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对国有股转让价格定价作了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价格在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参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合理定价。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审批暂按现行规定办理,并由国资委会同证监会抓紧研究提出完善意见。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