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浦东面孔(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7:20 外滩画报

  It's just amazing

  保斯帝·奥空达耶,来自尼日利亚,U.G.有限公司总裁(图1)

  保斯帝·奥空达耶(Busty okundaye)与浦东的不解之缘始于1996年。他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BA专业毕业,随后跟着自己的主要客户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转战浦东。

  “那时从未设想过会在中国创业,在浦东安家,甚至娶个中国妻子,有一对中国血统的儿女……It's just amazing。”保斯帝强调说。

  保斯帝说,浦东的发展远远超出他的想象。1996年浦东还没有一家四、五星级酒店,他只能住在虹桥,每天坐出租车去浦东上班,往返就要3小时。现在,他和儿子就住在公司附近舒适的高档公寓里。

  保斯帝的公司主要从事企业咨询工作。“我觉得就做生意而言,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浦东是number one,因为在这里,人们更熟悉如何按照国际惯例做事。”

  与许多来上海的外国人不同,保斯帝说,浦东或者上海并未让他感觉到文化和交流上的障碍。“其实中非文化非常相似,包括尊敬老人、家庭价值、教育、思维方式。”

  “买新房一定还买在浦东”

  张炜,41岁,来自河南,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博导(图2)

  张炜来沪已近10年。浦东对她而言发展太快。1997年在洋泾镇买的房子,当时售价每平方米仅3000多元,现已超过万元。

  接受记者采访时,刚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交流回国的张炜也不由自主地拿纽约与浦东作了比较。

  “硬件方面,浦东和纽约已经相当接近。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完全可以代表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但在软件上,张炜认为,浦东和上海,仍然需要向国外学习,包括行政管理、社区管理、老龄人口的管理等。

  张炜一家不久后将换新房。习惯了浦东生活的张炜说,一定还把房子买在浦东。

  12年12个不同的浦东

  沈入群,75岁,上海人(图3)

  沈入群家中收藏着12张他参与绘制的浦东地图。“‘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当年浦东刚开发时就面临这样的情况,浦西人依旧把浦东看作乡下,外地人甚至外国人更不知道浦东。”谈及绘制地图的初衷时,他说。

  今年4月16日,沈入群主编的浦东新地图面世,这是他主编的最后一张地图。

  12张地图反映了浦东开发15年来的变化。1993年绘制的第一幅地图上,引人注目的只有东方明珠电视塔和金茂大厦;仅过三年,到1996年,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已初具雏形;2000年,浦东国际机场投入使用。

  浦东是个miracle

  李汉雄,38岁,出生于香港,后移民加拿大,中宏人寿保险首席财务官兼精算师(图4)

  2002年,当李汉雄第一次来到浦东时,他顿时明白同事们为何用“miracle”(奇迹)来形容这片土地:在多伦多,政府修建一条地铁需花10年时间,市区几乎没有新马路;而浦东每日都有新的改变。

  2003年5月,他开始了作为精算师在浦东的生活。他经常开会时拿着blackberry(可单手操控的智能手机)发邮件,每天需回复70封至100封;中宏人寿每推出新保险险种,他和同事都需要熬夜加班。在他看来,忙碌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浦东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

  看到外国人穿着大裤衩购物

  姜洋,来自四川,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图1)

  2001年,姜洋出任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从那开始,他成了一个地道的浦东新区区民。

  200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全年成交金额8.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7%,雄居全国期货行业首位。

  “浦东的发展在于体制创新,这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姜洋说。

  住在浦东,工作在浦东,姜洋看着很多地方从农田变成住宅办公区再变成繁华的商业区。在大型超市,他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外国人穿着大裤衩和中国人一起进出购物,“这说明他们没有把自己当成外国人,而是融入了本地的文化。”

  浦东原住民

  姜海根,55岁,浦东本地人,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图2)

  作为浦东原住民的姜海根?熏亲身经历着15年浦东的变化。

  小时候姜海根家是平房,就在现在陆家嘴金茂大厦附近,但那时只是一片荒凉,只能遥望对面浦西的美景。

  浦东刚开发时,姜海根刚从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劳模班毕业,常穿着灰色的工作服。那时,他要去浦西办事,必须摆渡;浦东的公交车也很破旧的,班次又少,于是他养成了骑着“老坦克”到处溜达的习惯。

  如今的姜海根,再去浦西上班完全不用担心交通的问题,南浦大桥、杨浦大桥让他往往比浦西的同事更早回到家中。

  农场主&&收藏家

  吕焕皋,52岁,上海人,上海翔远集团董事长(图3)

  摘地上的青草,喂脖子发炎的鸵鸟。如果不是穿着西服,脸色黝黑的吕焕皋完全像个农民。1998年,吕焕皋看中了浦东开发热潮,于是将松江产业全部搬迁过来,后来发展成资产2亿多元的由水产养殖、航空运输、艺术教育、旅游开发等行业组成的翔远集团。

  在浦东,吕既是一名“农场主”,也是一名石头收藏家。2004年年底,吕焕皋创办的上海地质科普馆开张。为石头,吕焕皋已投入了2000多万元,亏损近700万。

  Comfortable

  朱丽,妈妈,34岁,美国人,浦东一所国际性学校英语、数学教师

  汉娜,女儿,11岁,美国人,同一所学校学习中文、绘画(图4)

  朱丽和女儿汉娜在浦东已经九个月了。用朱丽的话来说,这里让她非常“comfortable(舒适)”。朱丽已经可以讲一些简单的词语,而女儿汉娜则用中国话和她的中国朋友交流了。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