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50年巨星排行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18:10 时代人物周报 | ||||||||
摇滚 50年巨星排行榜 1披头士(The Beatles) 2鲍勃·迪伦(Bob Dylan)
3猫王(Elvis Presley) 4滚石(The Rolling Stones) 5查克·贝里(Chuck Berry) 6吉米·亨德里克斯 (Jimi Hendrix) 7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 8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 9阿雷莎·福兰克林 (Aretha Franklin) 10雷·查尔斯(Ray Charles) 11鲍勃·马雷(Bob Marley) 12海滩男孩(The Beach Boys) 13巴迪·霍里(Buddy Holly) 14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 15斯蒂夫·旺德 (Stevie Wonder) 16山姆·库克(Sam Cooke) 17混水(Muddy Watters) 18马文·盖伊(Marvin Gaye) 19地下丝绒 (The Velvet Underground) 20博·迪德利(Bo Diddley) 21奥迪斯·雷丁(Otis Redding) 22U2 23布鲁斯·斯普林斯廷 (Bruce Springsteen) 24杰里·李·刘易斯 (Jerry Lee Lewis) 25胖子多米诺(Fats Domino) 26雷蒙斯(The Ramones) 27Nirvana 28王子(Prince) 29谁人(The Who) 30冲撞(The Clash) 31强尼·卡什(Johnny Cash) 32斯莫吉·罗宾逊和奇迹 (Smokey Robinson and the Miracles) 33埃弗里兄弟 (The Everly Brothers) 34尼尔·扬(Neil Young) 35迈克尔·杰克逊 (Michael Jackson) 36麦当娜(Madonna) 37罗伊·奥比森(Roy Orbison) 38约翰·列农(John Lennon) 39大卫·鲍伊(David Bowie) 40西蒙和高丰凯尔 (Simon and Garfunkel) 41大门(The Doors) 42范·莫里森(Van Morrison) 43斯莱和斯通家族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44人民公敌(Public Enemy) 45飞鸟(The Byrds) 46詹尼斯·乔普林 (Janis Joplin) 47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 48Run-DMC 49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 50“乐队”(The Band) 51啸狼(Howlin' Wolf) 52阿尔曼兄弟乐队 (The Allman Brothers Band) 53艾里克·克莱普顿 (Eric Clapton) 54Dr. Dre 55感恩而死(Grateful Dead) 56Parliament/Funkadelic 57空中铁匠(Aerosmith) 58性手枪(Sex Pistols) 59路易斯·乔丹(Louis Jordan) 60乔尼·米歇尔(Joni Mitchell) 61蒂娜·特纳(Tina Turner) 62艾塔·詹姆斯(Etta James) 63菲尔·斯佩克特 (Phil Spector) 64奇想(The Kinks) 65阿尔·格林(Al Green) 66奶油(Cream) 67诱惑(The Temptations) 68杰基·威尔森 (Jackie Wilson) 69卡尔·帕金斯 70警察(The Police) 71弗兰克·扎帕(Frank Zappa) 72AC/DC 73收音头(Radiohead) 74汉克·威廉姆斯 (Hank Williams) 75老鹰(The Eagles) 76The Shirelles 77Beastie Boys 78傀儡(The Stooges) 79四尖子(The Four Tops) 80艾尔维斯·科斯特罗 (Elvis Costello) 81漂流者(The Drifters) 82阿姆(Eminem) 83N.W.A. 84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 85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 86Tupac Shakur 87格拉姆·帕森斯 (Gram Parsons) 88米尔·戴维斯(Miles Davis) 89新兵(The Yardbirds) 90桑塔纳(Carlos Santana) 91里基·内尔森(Ricky Nelson) 92枪炮玫瑰(Guns n' Roses) 93Booker T. and the MG's 94九寸钉(Nine Inch Nails) 95Lynyrd Skynyrd 96Martha & the Vandellas 97Diana Ross & the Supremes 98Roxy Music 99Curtis Mayfield 100Lee“Scratch”Perry 1954年7月5日,在孟菲斯Sun唱片公司的录音棚里,19岁的卡车司机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录制了第一首、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单曲 《好极了》(That's All Right)。关于摇滚乐究竟何时诞生,专家学者争论不休,但《滚石》杂志选取这一天,作为摇滚乐的发轫之日。 为了这次评选,《滚石》杂志早在前年就设立了一个55人的评选小组,由摇滚艺人、音乐史学家、唱片业人士和批评家组成。每位评委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20位最伟大的摇滚乐明星,最后汇总统计出排名顺序。评委口味不一,共有125位摇滚艺人得到了选票,几乎涵盖了摇滚乐50年的方方面面。 四大天王 一如既往,《滚石》的摇滚“万神殿”仍以披头士、鲍勃·迪伦、猫王和滚石乐队四大神为首。在流派林立、风格各异、人才辈出的摇滚圈里,似乎只有上述四人(乐队)的地位最巩固。他们奠定了摇滚乐的形态、传统和基石,其余人等都毕恭毕敬、奉若神明。 摇滚乐起源于美国,排第一的却是成立于英国利物浦的披头士。关于披头士(或其灵魂人物约翰·列农),如何评说都不为过,他们是摇滚乐历史上最好、最重要的乐队。在动荡不安的上世纪60年代,他们奇迹般地横空出世,让摇滚乐无论在艺术、商业、文化还是精神上,都达到了顶峰。他们让人相信,在某种意义上,音乐确实能改变世界。 在大洋彼岸,与披头士应和的则是鲍勃·迪伦。他是伟大的诗人、音乐行动者,嗓音出奇难听,但内涵丰富。从学生抗议运动到反对越战,政治是鲍勃·迪伦早期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他的抗议歌曲为风云际会的六七十年代煽风点火,攫住你的身和心。 从家乡明尼苏达的小镇,一路流浪到纽约,这段经历赋予了鲍勃·迪伦作品和性格中的死硬和坚韧。他是顽固的反叛者,对当时以纯洁自居、不与时俱进的民谣,进行了一次反动,一手缔造了“民谣摇滚”的形态。 作为音乐人,鲍勃·迪伦反而经常与金斯堡这样的诗人厮混,而不是他的同行们。他的作品很多受到了诗歌的直接影响,其“意象式”写作打破了“丁班胡同”(纽约的Tin Pan Alley,美国流行音乐的主要发源地)的传统,引导后人以开放的心态,寻找其他种种可能性。 “猫王”则在性别、种族的层面上改造了摇滚乐。让人知道了摇滚乐的性感。而作为白人歌手,他大胆翻唱黑人的布鲁斯歌曲,这在上世纪50年代的孟菲斯(甚至美国),都难以想象。观念先行,他的作品日渐消弭了黑、白的森严界限,为美国日后废除种族歧视打破了坚冰。“猫王”是摇滚乐树立的第一尊神祗,为这一音乐增添了传奇和争议的成分,但终究还是走向毁灭,不过“不朽”。 成立于1962年的“滚石”,则在70年代适时而起,接过了披头士的风头。他们是摇滚乐历史上最长寿、商业上最成功的乐队,被成为摇滚乐的“活化石”。以贾格尔和理查兹为首的四位六十岁上下的老头至今仍在折腾,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充沛体力和职业素养。90年代的三场世界巡回演出,让“滚石”挣了7.5亿美元。去年,他们几乎就要“滚”到中国了,最后因SARS而作罢。 众神环绕 围绕在“四大天王”边上,是一系列同样光芒四射、个性鲜明的摇滚明星。他们共同缔造了摇滚乐的荣耀、传奇和不朽。 排名第五的查克·贝里,唱出了“超越贝多芬,把这一消息告诉柴可夫斯基”的宣言。他是摇滚乐里的“海明威”,善于在歌词中用精练简短的语言,讲述故事。1955年5月,查克·贝里的第一张专辑《梅贝林》(Maybellene)发行,短短几星期就卖出百万。评论认为,查克·贝里“使白人青少年摇滚具体化,追求肉体上的刺激,表现了摇滚乐反浪漫、反清教徒的意识”。 排第六的是“吉他天才”吉米·亨德里克斯,一位孤独、害羞的小伙子。人如其琴,琴如其人,两者融为一体。从亨德里克斯指尖下流淌出的音符,无一不与他的心灵相通。天妒其才的典范——如果你足够天才,那就像亨德里克斯一样,在28岁前死去吧! 与亨德里克斯一样天才早夭的,还有巴迪·霍里(第13位)、奥迪斯·雷丁(第21)、詹尼斯·乔普林(第46)和科特·柯本(Nirvana乐队主唱,第27),他们都在二十几岁时英年早逝。 排名前十的还有“节奏布鲁斯之王”詹姆斯·布朗、小里查德、阿雷莎·福兰克林和雷·查尔斯。 商业噱头 《滚石》杂志开出的100大榜单,大致涵盖了摇滚乐的根源、门类、风格和关键人物。但就像任何评选总不能让人满意一样,这次同样如此。 有人指责《滚石》忽略了若干重要乐队,像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Yes;而将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纳入摇滚乐范畴,有点不伦不类。 “英美中心论”明显,前50人中,除了牙买加“雷吉乐之父”鲍勃·马雷,加拿大的摇滚老青年尼尔·扬和“乐队”(但两者基本上在美国活动),其余都来自英、美,忽略了其他国家的优秀艺人;过于强调摇滚乐的美国根源,50人里英国只有10人;厚古薄今,现当代一些重要乐队没有入选。虽然英美至今仍是摇滚乐的大本营,但《滚石》视线所及仅限于此,让人感觉有点狭隘。 其实,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种类的音乐,从古自今一直都在相互交流、传播和影响。就摇滚乐而言,其根源为布鲁斯,而布鲁斯又产生于美国的非洲黑人奴隶。其他黑人音乐,如爵士乐、宗教圣咏和节奏布鲁斯,也是包括摇滚乐在内的流行音乐赖以产生的源泉。与英美临近的拉美民间音乐,在与摇滚乐融合后,也产生了斯加(Ska)和雷吉(Reggae)的新音乐类型。始于七十年代末期的哥特摇滚,则借鉴了大量欧洲古典音乐的元素。只是凭借经济、文化和商业上的优势,英美摇滚乐方始成为主流和强势,反过来压制其他弱势音乐。 更让女权主义者愤怒的是,前50人中女歌手只有四人,分别是第9位的阿雷沙·福兰克林、第36位的麦当娜、第46位的詹尼斯·乔普林和47位的佩蒂·史密斯,其中只有福兰克林一人进入了前十。 作为一本商业杂志,《滚石》难免受商业口味操纵,此次入选的艺人大部分是英美主流摇滚健将,而数目繁多、但受众狭窄的地下/另类/实验/电子乐队,像Joy Division、Tortoise、Gastr Del Sol,则无一入选。七十年代德国的前卫摇滚乐队Can、电子实验乐队Kraftwerk的风格和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拥有大批追随者,同样未能入选。(记者 李榛)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