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话剧之“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17:51 外滩画报 | ||||||||
上海话剧艰·守十年 外滩记者 刘莉芳/报道 大剧场、小剧场、广场话剧;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荒诞作品。十年间,上海话剧在题材、心态、形式、风格上的求 变,深刻了海派话剧的属性。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刘平
历史剧《商鞅》因有影射之嫌,雪藏7年之后,在上海话剧院被搬上舞台。海派话剧演出京味话剧,对于这种结合, 上话总经理杨绍林认为这正是海派的心态:“北京人艺可以做《阮玲玉》,上海人能接受,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正红旗下》 ?” 并非只有《长恨歌》、《金锁记》才能称之为海派话剧,在对海派话剧的固守和突破的历史中,上海尝试的勇气有目 共睹,比如没能公演的《阴道独白》、贝克特的《终局》,比如一系列的小剧场话剧,还比如明星话剧。 然而并非每次尝试都能获得认同,话剧创作就今天的文化大环境而言,仍面临种种艰难的挑战,既有体制的、经济的 ,也有文化的,如各种媒体和娱乐设施对市场的争夺,还有来自话剧人自身的束缚。 戏剧评论家黄维钧在十周年座谈会上,对当下话剧演出“以科技手段、多媒体运用得出奇制胜,大制作和明星效应( 某些媚俗的搞笑剧也在此列),获取商业(或巨大的)利益”的新动向颇为不齿。“恶性海派和良性海派的分水岭也在于此。 ” 事实上,黄维钧的告诫对于上海话剧来说非常需要。没有批评的话剧是难以想象的。但十年中,相对于近年来上海话 剧的发展速度,上海的话剧批评处于明显滞后。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不客气地给了“零打碎敲”四字结论,他说:“目前的话剧评论往往呈现 就事论事的批评状态,既缺少中国话剧史的视野,更缺少世界话剧史的观照,尤其缺乏对话剧创作演出发展状况宏观性的研究 ,以至于话剧批评仅仅起到类似于剧作说明书的作用。” “由于出于剧场卖座率的考虑,话剧批评常常一定程度上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注重涂脂抹粉而忽视本真色彩,往往 恣意锦上添花而忽略天然去雕饰。报喜不报忧的批评往往误导观众,长此以往使话剧批评缺乏信任度。缺乏争鸣气氛的话剧批 评,往往导致话剧艺术的真正发展。” 争夺观众之“艰” 90年代惊呼话剧危机,所谓话剧危机就是观众疏离话剧的危机。为解决这个问题,从80年代戏剧观的讨论,到实 验话剧的兴起、现实主义的回归,小剧场运动的波形等,都是以观众为核心展开的。 现在的话剧观众和十年前相比,已经实现换血。首先,年龄层次上,十年前的话剧观众主体的平均年龄是40岁,现 在降到了35岁以下,尤其小剧场话剧;其次,十年前70%的观众是男性观众,而十年后70%的观众是女性;第三,十年 前的话剧主体观众是上海人,现在新上海人则占了一半。 这三个变化造成许多戏的题材和样式往白领都市化靠?熏不论是写实的还是语言的或是荒诞的,在题材和思想内涵上 贴近青年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争取观众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战争。话剧面临的问题,在影视圈也都面临到,比如贾章柯的《世界》虽然拥有 较高的艺术修养,但在市场上却不被观众承认。2004年上话制作的《肮脏的手》票房遭遇滑铁卢,制作人朱大坤将原因归 咎于档期和世界杯等相撞。其实,无法忽视的是观众审美口味的差异。 用编剧喻荣军的话说,编剧和观众之间永远是一场战争,那种心理较劲是非常过瘾的事情。用现代人剧社张余的话说 ,观众的口味永远不要去迎合,永远要走在观众的前面。用导演陈薪伊的话说,观众的理解和认同是对导演最大的支持。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