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精子危机”逼近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17:50 外滩画报

  精液质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2004年,上海志愿捐精者合格率不超过21%

  外滩记者邵嘉翔实习生叶晶/报道

  2005年3月底,上海一些媒体不约而同登了一条内容大同小异的消息,多少引起人们的警觉。消息称,上海人类 精子库告急,不仅库存精液数量不足,而且志愿捐精者半数不
合格。

  报道中纷纷引用了上海人类精子库提供的数据。

  关于前者,上海人类精子库证实说,他们每月只能提供200份合格精液,而上海地区实际需求为350至400份 。目前,上海至少有10万对夫妇因不孕不育需要就诊,其中男子无精症或少精症占半数。

  关于后者,上海市人类精子库的检测报告也显示,在捐精者提供的样本中,快速运动的精子数量、精子液化功能都呈 下降趋势;相反,其中所含微生物和致病菌的数量在增加。2004年,共有1360名男性报名捐献精子,经检测符合标准 的仅79人。

  若就此大致作个推算,则志愿捐精者的合格率不会超过21%。

  两个结果,尤其是后者,显然会让缺乏心理准备的人感到意外。在过去的几年间,不少媒体曾作过类似报道,国外相 关机构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也不断得出相似的结论,只是往往被人们忽略了。

  2003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环境对生殖影响的国际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再次郑重地发出警告:全球性人 类精子质量正在不断下降——每毫升精液的精子密度由1950年的1.31亿个下降到0.5亿个(下降了62%);每次 射精平均精液量由3.5毫升下降到2.6亳升。如不采取措施,人类将面对难以预测的危险。

  “精子危机”时代来临?

  一个新闻通稿引发的关注

  “精子库告急的说法有些夸张,媒体可能曲解了我们的意思。”4月5日,在上海市仁济医院住院部顶楼(7楼)的 办公室里,上海市人类精子库主任李铮博士向记者解释。

  3月28日是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成立两周年,李铮表示,他们向有关媒体提供含有上述数据的新闻通稿,本意是想获 得更多人的关注和理解捐精的意义。目前,上海人类精子库仍在正常运转。

  事实上,媒体报道确实带来了这一积极效果。记者在人类精子库那狭小的办公室看到,当天,至少有3名准备捐精的 志愿者正拿着取精瓶和医生沟通。李铮说,最近来捐精的志愿者多了。

  志愿者捐献的精子不合格,是否就意味着他们丧失了正常的生育能力?这是人们心中的一大疑问。李铮对此进行了说 明:“精子库对于捐精者的要求苛刻,这主要是因为精子库储存精液必须进行低温冷冻和解冻复苏这个过程,密度低、活动能 力弱的精子往往在解冻后就无法达到受孕的要求。”

  但他强调,精子质量达不到精子库的要求,并不是说捐精者不具备正常的生育能力,只是说明合格的捐精者身体状况 非常好。

  每年1%的下降速度

  不过,过低的捐精者合格率,仍然令李铮深感不安。在他的观念中,这至少表明精子质量下降已成既定事实。尤其让 他担忧的是,目前精子库的捐精子人群主要来自在校大学生,约占总人数的85%。而依常识而论,这是一个相对纯洁的群体 ,精子质量相对较高。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提供的相关数据早已证实了这一趋势的存在。1998年,该所对1981 至1996年这16年间公开发表的,来源于北京、上海、天津等39个市县256份文献共11726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后 发现,精液质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一个明显表现是,精子总数降低了30.6%。

  调查发现,农村人口精液质量高于城市,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精液质量越低。精液质量下降也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 。

  与此同时,精子质量也在悄然衰退。据调查提供的数据,精子活动率和正常形态精子的比率分别下降了10.4%和 8.4%。

  对于精子质量的下降,博康生殖医学医院男科、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陈庆华教授更是直言不讳。据他介绍,博康医院每 天接诊的患者中1/3患了不育症,男性少精症、无精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国外的许多研究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1992年,丹麦学者尼尔斯·莎巴克博士综合了21个国家近1.5万人的 研究报告后发现,1938年到1990年,男性精子数目降低了40%以上;精子密度下降了一半,平均每年下降1%。

  精子质量不断下降,会不会导致人类生育力和生殖功能下降?科学家们的意见颇有些分歧,但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仅 凭目前一些数据下此结论显然为时过早,至少是不够严谨。

  “精子库采集的主要是大学生的精液,然后根据这些人的不合格率来分析男性生殖能力,这个做法本身就有待商榷。 合适的做法应该是采集有生育史男性的精液,因为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有生育能力。”中国性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常委马晓年说 。

  在马晓年看来,要得出真正值得信赖的数据就要用科学的手段,比如做一个十万分之一的取样调查,逐年监测这些试 验对象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在国内,这样的调查至少需要上亿资金,但这种没有产出效益的科研项目很难得到资金。

  谁是元凶

  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和环境污染,是造成精子质量下降的原因。

  在李铮等人正在进行的一项科研调查中,生殖道感染的因素已经最先被确认。他们的这一发现,在27岁的江苏人小 仇身上得到了验证。

  小仇在上海做油漆工已有6年,结婚四年尚无子息。医生检查后诊断说,他因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属于生殖道感染 )引发慢性睾丸炎和附睾炎,影响了精子的生成、精子活力和精子运输。

  北医三院的泌尿及男科学博士洪锴则把目标锁定在“邻苯二甲酸酯”上。这是一种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常作为 化工添加剂而存在,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乙烯地板、壁纸、清洁剂、润滑油、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 数百种产品。

  洪锴研究发现,邻苯二甲酸酯可干扰内分泌,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形态异常,甚至导致睾丸癌。

  事实上据洪锴分析,影响精子质量的因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汽车尾气、烟、酒,又比如过高的温度、 辐射和毒品等。目前人们掌握的一些证据也证明,环境污染与生物繁衍危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某些化学物质是一些两栖类 、鱼类、鸟类种群生育力下降、退化乃至灭绝的直接元凶。

  但马晓年认为,尽管一部分环境因素确实会影响精子质量,两者间的因果关系仍然有待进一步证实。“一是学界在这 方面的研究历来很少,二是很多这方面的分析明显不够科学,比如说时下比较流行的手机辐射会影响精液或精子质量的说法就 不严谨,因为没有收集手机未出现之前的数据,也就无从对比。”马晓年说。

  男性其实更脆弱?

  在科学家探讨的范畴内,人类精子质量的下降,同时也引发了对另一个长期被忽视问题的反思,那就是对男性健康, 特别是男性生殖健康的担忧。

  中国性保健协会的数据显示,单从生殖健康角度统计,目前我国有25%的男性有性功能或性心理障碍,10%的夫 妇有不育不孕症,成年男性性病患者达6.5%。在40岁至70岁的男性中,患有勃起功能障碍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而 能够主动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不到十分之一。

  性保健协会秘书长粟卫国认为,男性的这种做法其实和社会对男性健康问题的态度一致。

  人类早在1677年就发现了精子,比发现卵子要早一个半世纪;但妇产科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成为独立学科,男 科迟至上世纪70年代才得以实现。在中国,直到1995年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成立前,男科学一直隶属于泌尿外科学会 。

  但是,男科成为独立学科并没有太多改变受冷遇的地位。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展男科学研究的城市之一,但综合性医院 中开设专业男科的只有仁济医院一家。在更多的城市里,该是男科看的病,如性功能障碍等,照常被安排到皮肤科、泌尿外科 就诊。

  李铮认为,当今所谓“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文明病”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二高一快二少”,即高脂高蛋白饮 食、高社会压力,快节奏生活,缺少运动、缺少心理和社会信息的交流,由此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泌尿生殖系疾病增多 。而影响男性健康的常见问题,如前列腺炎、男性性功能障碍,男子更年期和男性性心理异常,都是常见病与高发病,却存在 低就诊率、低治疗率的严重问题。

  “实际上,男性专业病共有170多种,多发病也有30多种,从数量上看不比妇科少。这样的身体素质使男性精子 质量大为降低,对下一代极为不利。”粟卫国叹道。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红色专题
红色专题图铃免费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