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民主与法制时报:马路杀手是这样练成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14:42 民主与法制时报

  体检不用到场拿照不敢上路

  近日,林先生向本报报料:广州驾驶培训市场“猫腻”诸多,如收费价格不统一、体检不用到现场等等。记者照其所说,探访了十来家驾驶培训中心,发现的确有许多令人不解之处。

  首先,按广州市物价局现行的2002年制定的驾校培训费标准,大车2070元,小车1830元,其中不包括缴纳车辆管理部门的考试费。要提高收费标准,必须由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听证会等一系列程序,任何单位不能擅自改变收费标准。但记者发现,不同驾校收费价码相差悬殊,如同样是C1(汽车手动档驾驶)低的2500元,高的却要求3500元。为什么培训费用价码差别如此之大?

  一个报名点的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主要的差别是在培训费用、培训时间与教学质量上,其他的包括体检费用、文化课教材以及考试、保险费用、长途考试、办证费用都是“大家差不多的”。她还“热心”地告诉记者小心被人骗,记者问怎么骗,她说:“哎呀,反正有很多办法啦,不是你交3000块就一定是3000块啦……”

  在一家驾校的宣传单上记者看到:拿c照全部费用2500元,包教包会包拿证,一人一车,接送往返,不收取额外费用,学习场地宽敞,崭新的教练车,教练经验丰富、全国一流,保证课时全面,除了学习驾驶技术外,还能学到基本的车辆维修技术等诱人词语。最奇怪的是体检不需要学员“亲自到场”。一位“热心”的教练告诉记者,交钱了就“一般不成问题”。记者假装视力有问题换个学校再问,答案是“那你要想一些办法了,不好说,你先来报名吧。”而一家驾校更让人啼笑皆非,“你没有断手断脚吧?没有就可以啦,问那么多干什么?过来我们看一下就好了。”

  接下来的怪事就是重保险但不签合同。记者询问的13家驾校都声明“收的钱包括买保险在内”或者“不包保险,你要自己去买,买了才能上车。”而问合同时,得到的回答是“签不签都行”。

  记者前往白云区一所驾校暗访,两间简陋的平房里,一位约摸二十八、九岁的教练接待了记者,要求签合同时,他找遍了办公室的抽屉也没找到,他告诉记者“我们这里都不签的,给你开个收据就可以。”为什么不能签呢?“要交税,麻烦的,写发票也行,不过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另外,似乎没有驾校在意文化考试。一所驾校负责人漫不经心地回答记者,所谓文化课就是驾校发放教材,学生回去自习,某天去训练场一天,上午上课下午考试就可以了。

  没时间学习能过吗?对方没有直接应答,不过透露了考试的秘诀:不用去看法规、条款,只要盯着标准答案,两三遍下来,考试时凭着印象选就没问题,“没听说有人不过的”。这样看来,似乎应试教育在驾驶培训上也找到了“知音”。而教练也一般都“实践论”至上,一名学员向记者抱怨,“就学会挂档什么的,知道个红绿灯,问问师傅书上的东西,师傅说我怎么教你怎么开好了!书有屁用啊!”

  那广告中的“一人一车”又如何?一些学员告诉记者:一名教练一般同时教很多人,有的甚至同时教二十几名学员。“这种情况已经少很多了,听朋友说,以前有个老师傅带了50多名学员”,正在学车的张先生说。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上车的实际时间,“经常摸不到半小时车就要吃中饭,特别是我们这种上班的,车考前根本没学几个小时。”

  记者提起驾校广告中另一些内容时,几名接受采访的学员纷纷气愤地表示:“骗人的!”

  原来,所谓的“正规训练”居然如此,而驾校里除了“教练车”三个字外,工作人员和教练员便装上岗,没有任何明显的制服或者其他标志。

  天河区学车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给“师傅”“意思意思”是避免不了的。特别是考长途,由于一些教练已经和当地餐馆约好带学员用餐来提分成,学员明知这些餐馆既难吃价格又贵,也得乖乖地“挨上一刀”。陈先生还举了个例子,说与他同期的一名学员,由于本身对驾驶比较熟悉,来驾校就为了驾照,所以对教练不怎么恭谨,也没给教练“意思”。结果车考当天,车子莫名其妙地熄火,没过。“不能确定是教练做手脚,但是给些‘意思’会帮你说说话,不用这么倒霉。”陈先生如是总结。看来,果然不是说“3000元”就“3000”元。

  另经了解,许多驾校没有自己的专用教练场地,有的驾校只有两间收钱的房子,名曰“代办点”,通常是百来平米的空地上停着几辆老旧的机动车。一位代办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车要去别的训练场。据了解,大部分驾校都声称将去岑村训练场地学车。

  “现在学车人多,场地也缺,正常现象。再说一般上过几个小时车,只要不是很笨的人基本都可以过了,练那么长时间干什么?”一教练告诉记者,由于场地缺乏,一些面积较大的公用绿化地块和人车稀少的郊区道路就成了“训练场”,很多驾驶学校在那里摆放上一些标志物进行倒车、过桩等训练。这样一来,“专用场地、宽敞开放”也就成了空谈。

  而所谓“基本维修”更让人哭笑不得,因为有的驾校教练车破旧,训练中要不时停下来修车,因而学员能够“看教练修车”,甚至“修车时间比学车时间多多了”。

  这样看来,除教学质量普遍低下外,驾校的广告还有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的嫌疑。在这种情况下,驾校广告中“包教包会”变相成了“包教包拿证”,造就了一批“本本族”。如考取驾照已经一年多的小陈告诉记者,广州气候和路面都复杂,而教练也就传授一些挂档、转弯技术,他这点“三脚猫”功夫是不敢轻易开车外出的。

  为什么能拿到驾照却不能开车?一些驾校内部人员认为,由于各驾校间相互争夺生源,恶性竞争和降价行为,是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实现盈利,一些学校只好通过压缩练习时间来实现低价。比如本来走路面要10天,减到了2天,一个月左右就拿证,可以多带几批人。这就造成很多新手实际操作经验只有10几个小时,远远达不到86个小时的规定。

  更怪的是,这种“有驾照不敢开车”的现状,催生了一种新业务:“陪驾”。

  但为什么学员不能在驾校里就能学好驾驶?为此记者针对虚假广告、体检造假、“陪驾业务”等问题咨询广州市交通管理委员会,但只得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回复:“你好,我们对记者反映情况十分重视,目前已将记者了解到的情况转给业务部门进一步核实。你们反映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是当前我市大力整治驾培市场中的重点……”

  给驾校念的“紧箍咒”为何失灵

  不久前,广州白云区一女子就在考取“c牌”驾驶证18天后,载全家大小前往花都游玩,途中,因技术不过硬、遇紧急情况措施不当,造成两死多伤的恶性交通事故,最后被公安机关逮捕。

  近年来,随着小汽车的普及,驾驶已逐渐成了人们基本生活技能之一,学车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多年来驾驶培训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新手”成“杀手”的事情屡见不鲜。那么,有谁来给这些泛滥而不负责的驾校念念紧箍咒呢?

  广东省交警总队一位负责人表示,新手交通事故概率普遍偏高,肇事司机中有1/4是新手。他们的调查显示,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不乏私家车驾驶员,主要原因是私车驾驶员多属新手,技术较差经验浅,不善于处理复杂路面或者突发情况,特别是遇上雾、雨、雪等复杂天气时,最易造成交通事故。

  随着我国驾驶培训市场的扩大,新手的增多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甚至有人戏称这种现象为“本本越多,死人越多”。据交通部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共有驾驶员培训学校5153所,教员13万人,去年一年时间全国驾校共培养新驾驶员510万人,而公安部统计数据同时表明,2004年各类交通事故中,46%都是3年以下驾龄的新手。

  为整顿驾驶培训市场,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表示,要严把驾驶员管理和车辆检验关,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并改革考试办法,提高考试难度,增加路面考试等内容。

  2004年,有关部门对驾驶员队伍进行了严厉整顿,取消500多所不符合条件的驾校资格,清退7200多名不符合条件的教练员,对152万名交通违法记分达到12分的驾驶员进行了“回炉”教育和考试。

  针对驾校管理培训的各种规定也接踵出台,2005年3月1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以及新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材》正式实施。

  值得反思的是,尽管多年来我们在交通安全方面出台了多种法律法规,而“新手”即“杀手”,“上驾校”不过“拿驾照”的现象却没有太大变化,其根本原因何在?一名驾校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由于多年来“多头管理”造成,一时间难以完全消除。

  目前驾校的行业管理工作统归交通局运管部门,而最后考核、发放驾照归公安交管部门管理,同时驾校还有社会力量办学性质,这一层又归劳动部门管理,而培训费用属于物价部门管,其他管理部门还包括工商、民政、教委等部门。

  为什么一个“媳妇”这么多“婆婆”?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一年全国驾校共培养新驾驶员510万人,以每名驾驶员培养最低费用2000元计,就是102亿人民币!这么大一块蛋糕,哪个部门不想分一杯羹?

  还有就是历史的原因,前些年,许多驾校挂靠现象屡见不怪,有些本来就是各部门自己成立的,甚至有些大学也办驾校。据《商界名家》记者调查,全国的驾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公安等政府职能部门办的驾校,另一类是民营和社会力量办的驾校。尽管政府部门办的驾校数量较少,但却凭借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多年来,主管部门自己办驾校,自己考试发证,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特权经营的做法,扰乱了驾培市场秩序,导致实力较弱的社会类驾校濒临倒闭,实力稍强的驾校却又苦于资金不足而不能扩大规模,更换新的教学设备,最终使驾校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认为,虽然目前我国对驾校培训行业进行过诸多改革,如把驾校行业归为交通部门管理,禁止各部门开办驾驶学校等,但多年来这种“多头管理”仍然让交管部门头疼。因为在我国目前的政府部门组织体系下,各部门各自有各自的一套规定,跨部门的相互协调毕竟有非常大的困难,而各个部门都以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为重,经常互相推诿、互相干涉,或者互不沟通。已成立的驾校又由于各种利益原因,剥离后仍然与各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造成了驾驶学校现在的局面。他用这么一句话总结:“多头管理”事实上就是互踢皮球,“无人管理”。本报专稿/记者宋志伟 实习记者黄剑华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