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人物周报:大猪小猪落秤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18:34 时代人物周报 | ||||||||||||
丛容 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的猪论:“一头大猪带着一群小猪,墙上挂着一桶猪食,如果大猪不把猪食拱下来,小猪就一点都没得吃。现在,大猪将猪食拱下来了,一群小猪就开始闹意见,要求得到更多,这怎么行?”
从这段话中看不出侮辱流通股股东的意思,倒是有一点老大哥教育小弟弟的语气: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 三一重工是一家民营企业,确切的说曾经是梁个人的企业。对于其他股东来说,他岂止是拱下了猪食,简直就是开发了一座粮囤。 如果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老总常常拿着钥匙不当家,民营企业老总则常常相反:太喜欢自己说了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有家族传统的上市公司多半不喜欢外部股东插手公司事务,而这些企业的小股东们,也往往满足于每年开个股东会,拿些礼物,吃顿饭。 但是全流通来了。做了四年噩梦的流通股股东难以面对自己无法得到更多补偿的事实;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梁稳根也无法理解流通股股东为什么要自己来补偿他们失去的财富——他认为这并不是他造成的。 这的确不是梁老板本人造成的。这个制度的死结要追溯到15年以前,我们现在经历的种种痛苦,可以说都是在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买单。 二年以前,当大家还在为全流通方案绞尽脑汁的时候,一位经济学家说:在全流通过程中,共赢是不可能的,只是共输。大家只能互相都做些让步,尽可能少输一点。 对于习惯于大胜或全输的人们来讲,少输是痛苦的,因为它意味着“我没赢”。但是市场是一个交换利益的场所,就像是一架天平,讨价还价的结果只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点,难分胜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参与进来的股东都以争吵的方式承认对方的重要,他们说了也听了。在一个既可以用手投票又可以用脚投票的机制下,股东的权利开始得到尊重,一种新的股权文化开始酝酿。 股份公司刚到中国的时候,十几年出现多起轰动一时的诈骗案,很多把毕生积蓄投入其间的股东家破人亡,血本无归。有人断言:中国人就不适合搞股份。相对于薄弱的信用基础,脆弱的商业环境,中国的股份公司实在是一个早产儿。需要改、补的太多了。全流通是一次外科手术,但愿渡过最初的反应期之后,大猪和小猪们都会习惯于爬到秤盘上面对面地斤斤计较,多动脑筋,少动感情。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