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和谐沈阳:民间感受幸福曲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17:49 《小康》杂志

  沈阳人是中国最幸福的城市居民之一。

  一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底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披露:在被调查的国内大型城市中,沈阳市民的“幸福感”仅次于上海市民,位居第二位,排在北京、广州、西安、成都等城市之前。

  本刊调研组/文

  与媒体的炒作不同,记者在当地的随机调查中,只有部分官员对“沈阳人是最幸福人”的结论有所耳闻,大多数民众并不知情,甚至有人怀疑。

  但是,这并不影响本刊对和谐沈阳民间感受度调查的决心和信心。因为在本刊看来,社会提供人们生活的充分程度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的,从主观上来讲,社会成员对自身和自身环境的感受和评价,也应该成为考量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因为,客观指标只能反映客观条件为人们生活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在中央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它究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效用,尚需人们评判,即通过个性、观念、文化特征等将客观的东西予以转换,如果不把人们的观点考虑进去,就无法决定哪些事情对人们是有益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对此也表示认同,“所谓和谐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让老百姓有和谐的感觉。”

  本刊此次也在沈阳街头选取了100名市民做小样本分析,目的不是要给出关于沈阳全市和谐程度的一个精确的数值,而是试图在和谐沈阳的建设过程中提供一个民间的观察视角,记录下这100名市民的满意或不满意,作为沈阳市政府的工作改进参考。

  生态小康满意度最高

  本刊的调查共涉及沈阳的饮食、居住、生态、生命、教育、消费、平安、信用、公共服务、快乐等十个方面。

  根据对这100名受访者的回答进行加权处理,我们可初步得出结论,受访的沈阳市民在公共服务、生态和平安这三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其中,“生态小康指数”分值最高,达到0.9153,紧跟其后的是“平安小康指数”为0.8762,“公共服务小康指数”为0.8346。

  调查显示,受访的沈阳市民在消费和居住两个方面的分值相对不高,分别为0.6779和0.6322,表明物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受访者普遍希望继续提高收入,同时希望自身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并警惕房价过快上涨。

  而在饮食、生命、教育、信用、快乐等指标的得分比较均衡,都在0.7400左右,表示沈阳政府在这些方面需要保持原来的工作力度,并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加强。

  根据受访者反馈的信息,尽管沈阳的环境整治以及市内绿化并不尽善尽美,但相比从前,沈阳城区的环境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天空变蓝了,水变清了,空气质量也好了。由于参照系的纵向选择,导致受访者对沈阳的生态小康满意度比较高。

  其中,88名受访者均将环境状况好转的原因归功于政府的整治有力。有85名受访者表示还需要广大市民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

  而在平安小康和公共服务小康两方面上,大部分受访者主要对社会治安和政府提供的便民服务表示比较满意。前者主要归功于沈阳实行的网格化巡防体系,而后者则得益于政府对信访工作的重视。其中,沈阳提出的商业网点内部厕所对外开放的举措更是颇受好评。

  就业问题成关注焦点

  通过对受访者关注问题的排序,我们发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可支配收入和发展民营经济,关注指数分别为93%、90%和84%。

  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公有制所占比例比较大,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也造成下岗职工多,带来比较大的就业压力,但由于沈阳人创业意识的薄弱,加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培育出的僵化观念,使得扩大劳动就业问题成为受访者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方面。

  此外,尽管近几年沈阳的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收入绝对值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点也得到九成受访者的认同。

  同时,对于政府大力提倡民营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家开拓创新,也成为受访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受访者对于政府廉洁方面的关注,尽管排名比较靠后,但也充分说明了沈阳市民并没有完全从“慕马案”的阴影当中完全摆脱出来,希望政府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也注意维护自身的形象,保证政府的清廉与高效。

  受访者关心议题排名

  议题关注指数

  扩大劳动就业93%

  增加可支配收入90%

  发展民营经济84%

  缩小贫富差距81%

  市政交通建设78%

  鼓励创业75%

  政府廉洁59%

  和谐沈阳:“活力之都”的振兴渴望

  本刊记者 张辉 实习记者 洪芬 报道

  从今年起,沈阳市环保局生态处处长索丽珍的心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为就在2004年的12月30日,沈阳被正式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该称号的获得被认为是沈阳城市环境改善实现“质的飞跃”的标志性大事件。

  “沈阳摘了重污染的帽子,就好像我自己被摘了帽子一样,比谁都高兴。”索丽珍说。

  2004年,沈阳还有几件大事:“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申办,清故宫、清福陵、清昭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评为“2004CCTV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同年,沈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幅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沈阳人终于找回了久违的、属于自己的骄傲和自豪。”沈阳市长陈政高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

  在很多人眼里,正是这座城市,曾长期受困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十余年工业持续衰退,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几十万职工下岗,并于4年前发生震惊全国的“慕马腐败案”。

  然而,近距离接触沈阳之后,人们发现,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观战略布局下,沈阳对于重振旗鼓、再创辉煌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强烈过。

  慢慢走出历史阴影,一个活力四射的沈阳逐渐浮出水面。

  奇特的“口号现象”

  听沈阳官员对沈阳远景发展及城市定位的介绍,脑海中不由得被一连串的口号所充塞:“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大沈阳”,“活力沈阳”,“和谐沈阳”等等。

  这一“口号现象”,同时也得到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的注意。

  口号多并不一定意味着是件坏事,在梁启东看来,其意义在于探索,是对沈阳新一轮发展思路的一种探索。

  “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是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后孕育而生的,其意义不言而喻。

  所谓“和谐沈阳”,就是要建设新型工业、先进文化、模范生态、法治诚信“四位一体”的现代城市。

  所谓“大沈阳”,其实是一个“沈阳经济区”的概念,囊括周边鞍山、本溪、抚顺、辽阳、沈阳、铁岭、营口七个城市,同打沈阳一张牌,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共同体。

  而“活力沈阳”,其灵感来自2004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的评选活动,沈阳入选十大活力城市之一。

  梁启东分析说,这些看似纷乱的各种口号,其实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城市管理者的很多思路开始明晰起来,想法也更加务实。”

  事实胜于雄辩。撇开具体的措施和做法不谈,单就沈阳官方公布的数据而言,2004年沈阳的经济发展之快确实引人关注,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造了近十年来的历史新高,其中,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97倍、3.5倍和2.7倍。

  与此同时,沈阳的三农工作、对内对外开放、环境整治、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法制建设、文化等各项事业均得到提升或发展,让老百姓感受到生活的改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发展蓝皮书中,沈阳人的幸福感在调查的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二,出乎很 多人的意料。

  尽管该排行榜备受争议,但若仔细把玩个中滋味,幸福来自何处?幸福首先来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从中足以看出沈阳打造四位一体和谐社会的用心所在。

  和谐沈阳的四张面孔

  水管爆裂了没人来修怎么办?家里交不起水电煤费怎么办?有没有想到过市委书记会亲自批示给你解决困难?在沈阳,这样的事情不足为奇。

  采访中,记者不只一次听说,沈阳市委书记体恤民情,会批示给老百姓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沈阳官员那里,群众利益无小事。

  在这样的思路下,沈阳2004年通过开展“办实事,送温暖”活动,解决了9.3万户棚户区居民回迁、57万居民“三峰”供水和12.2万户居民煤气拖期开栓问题;投入1.2亿元,解决了40多万农民饮用高氟水问题;为低保户和特困群体支付1.2亿元采暖补贴和2600万元医疗费,为市民补贴取暖费1.2亿元。

  政府若能体贴入微,百姓自然受益无穷,但沈阳显然有着更远大的志向。

  辽宁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提出,沈阳要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建设规模集聚、活力迸发、布局合理的新型工业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发展内涵,积极建设思想解放、健康文明、底蕴丰厚的先进文化城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环境,积极建设绿静美安、生活舒适、管理科学的模范生态城市;规范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积极建设竞争有序、公平正义、安居乐业的法治诚信城市。

  这些,是对和谐沈阳内涵的具体阐释,也为沈阳今后的振兴和发展明确了方向。

  于是,2004年沈阳的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为36.1%,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4%。

  于是,沈阳努力以文化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推进教育公平,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缩小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差距,保证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城乡间的教师对口支援。

  于是,沈阳扒掉3000多根烟囱和1200多座锅炉房,使集中供热率由2000年的49.27%达到目前的80%,大气优良天数由73天达到301天,超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过去“连鼻子里都是黑的”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通过城市污水处理,河流整治,绿地建设,让百姓敢于早锻炼了,感觉“这两年的变化比前几十年的总和还要多。”

  于是,3300多名警力下基层,建立全天候、全时空的社会面“网格化”巡防体系,2004年沈阳刑事发案率比以往下降了18.2%,营造了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

  走在沈阳的大街上,你能感受到满街的兴旺人气,迎面走来的沈阳市民都意气风发,充满自豪感。或许,当沈阳将自己的城市形象定为“活力之都”时,它就渴望着向世人展露其蓬勃的生命力,也宣告了其渴望振兴的勇气和决心。

  从逗号到感叹号

  需要进一步深化的认识是,沈阳的振兴不是恢复“铁西烟囱冒烟了,下岗职工上班了,鞍钢产量翻番了”的老工业形象,而是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工业。

  “振兴老工业基地不等于振兴工业,特别是振兴老工业,也不仅仅等于振兴大企业和国有企业,而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梁启东说,“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概念,也是社会的概念,需要强调整体的协调发展,这种振兴观落实到和谐社会建设上,就是和谐沈阳的未来。”

  如果用曲线来描绘沈阳的发展轨迹图,“慕马案”就是图上的一个拐点,同时也是沈阳真正踏上正轨的分水岭。自那以后,沈阳提出“经济生活规则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社会生活法制化”的入世宣言,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观背景下明确自身的责任,在沈阳都市圈中明确核心领头地位,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四位一体的和谐城市发展目标。

  梁启东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称:“拐点之后,每一步走来,都是一个个的顿号,到和谐沈阳这里方成为一个逗号,接下来,要在一系列的逗号之后,到2010年,沈阳最终会展示给世人一个感叹号。”

  根据沈阳振兴的时间表,到2010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6000美元。集中做强汽车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化工制药业和食品饮料业;建设生态模范城市、安全文明城市、文化旅游城市、数字化城市;成为区域性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以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任务,实现沈阳工业的全面振兴。

  要想在这样一幅巨大的蓝图最后画上句号甚至感叹号,压力绝非寻常。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旭光认为,沈阳和大连将是带动未来辽宁发展的两个中心,分别代表了内陆经济形态和沿海的经济形态。由于两城市的经济特色比较明显,沈阳工业基础好,又是东三省的交通枢纽,而大连属外向型经济,将发展成现代化的港口航运城市。因此,两座城市互补的空间很大,合作将远远大于竞争。

  而在梁启东的设想中,届时起到最主导作用的将是人,领导需要有务实眼光、超前思维和开放胸襟,干部队伍应高效清廉,中间层面则是企业家、技术人才、专家学者组成的社会精英,同时市民还要诚信友爱,互帮互助。

  梁启东认为,除此之外,全社会要形成勇于创新的观念,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并在一个良好的政府环境、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好法好人的法治环境、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和鼓励创业的人文环境。

  不过,梁启东强调,和谐沈阳实际上是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的沈阳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经济总量还不行,再就业的问题,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崇尚创新意识等。

  声 音

  “分四个层次打造和谐社区。”

  ——郭成(太原街党委书记)

  生活在“东北第一街”、沈阳市最繁华商业旺街之一的太原街上的居民,有高档商家,也有居住多年的普通市民。针对这一特点,街道办事处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分四个层次来打造太原街和谐社区。

  在社区与社会的和谐上,以“双向服务,共建家园”为目标,以“分类指导,统筹兼顾”来确定工作重点,以“消除差异,促进融合”来开展工作,使社区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利益趋于整合。

  在为商家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赢得了商家的青睐和赞助,然后把这些赞助资金用于对社区内低保户弱势群体的免费服务上,不但解决了社区资金的问题,也让商家赢得了居民的好评,实现了“双赢”。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太原街道确立了“营造三种环境,培育三种意识”为思路,即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营造健康有序的民主环境,培育居民的自治意识;营造文明进步的人文环境,激发居民的创造意识。加大对大街小巷改造建设和住宅小区绿化美化力度,以优美的自然环境来打造和谐社区。

  以前当地有个段子:“有恐怖组织扬言要炸沈阳,但从飞机上一看,懵了,沈阳好像已经被炸了——到地面上一看才了解,那时的沈阳由于建高楼,资金又不到位,挖个大坑,打个地基,就停工了,所以那时的沈阳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大坑。”

  这一切现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现在的沈阳到处都可以看到绿色。

  “在人与人的和谐上,以家庭的和谐为重点,促进邻里间的和谐、同事间的和谐、官民间的和谐。”

  在官与民的和谐上,太原街道社区投入巨资修建了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政务公开服务、社区居民服务和社区活动中心三个大厅,构成了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培训服务、救助服务、中介服务、健康服务和文化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体系。

  “该烧香的烧香,该花钱的花钱,该磕头的磕头。”

  ——郑秉库(东陵街道书记)

  东陵街道书记郑秉库说,如果不改革,有98%的农民要去市里上访,这样就给政府带来很大压力,也会造成不好影响。根据南方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东陵街道的实际,推出了“三改一化”措施:以村屯改社区、村民改市民、农民改股东以及推进城市化。这在当时(2002年下半年)承担了相当大的政治风险。

  郑强调,希望通过改革发展,让百姓获利,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在过去,一到5月份就吃不上饭,所以这一段时间犯罪率也高。现在,全街上下“争创全省税收第一街,建设县级实力经济大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全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街区内形成了以幕墙、汽车、制鞋、制药、机械加工五大产业基地。

  在街区的环境改造上,街区领导的力度比较大,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现在的道路旁植满了绿色植物。

  “该烧香的烧香,该花钱的花钱,该磕头的磕头。”郑用这句话来要求干部亲近群众、走进百姓。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