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不少青少年患上网络依赖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17:10 《小康》杂志

  在民间,有很多人投入到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拯救中,但往往是各自为战。网络依赖症的心理治疗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本刊记者 白红义 报道

  无奈的“走红”

  “我没有一个公式,也没有家传秘方给你们,不要急于求成。”4月3日,陶宏开面对数百名渴望分享他成功经验的上海社工坦言。

  多少有些无奈的话语,其背后是一个更加无奈的事实:当下中国网络依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然而,对这种网络依赖症的治疗还没有什么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对网络的依恋,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医学上又称之为“病态性使用互联网”。近年来,由网瘾引发的社会问题愈来愈显得严峻,并因身陷其中的多为青少年而更显问题的紧迫性。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及为工作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就是在这一恼人的背景下“火”了起来。

  2004年5月5日,《武汉晚报》刊登的一封求救信,一位17岁的高中女生陷于网络不能自拔,其母不得已向全社会求助。陶宏开读到这封信,向这位母亲伸出了援手。经过与女孩几个小时的耐心交流,女孩成功脱瘾。

  其实早在2002年陶宏开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就劝说过一位沉溺于网络的孩子戒“网”。只不过这次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使得他从此名声大噪。此后一年的时间里,陶宏开“跑遍了全国30多个城市,为10万名网瘾少年及家长作了200多场报告,挽救了400多名上网成瘾的未成年人”。今年4月2日、3日,陶教授应邀来上海做了两场专题演讲。

  陶宏开还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少年网络文明爱心大使”的称号。他的 “走红”多少有些无奈。

  据2005年1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全国9400万网民当中,18岁以下16. 4%,18—24岁之间35.3%。25岁以下的青少年合计已达网民总数的51.7%。拥有如此庞大的基数,高达15%的网络依赖症发病率就不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小问题了。

  对症才能“下药”

  研究者大都认为,网络成瘾不同于药物成瘾,是一种行为上需借助于计算机科技以不断重复上网动作的上瘾症状。网络成瘾的成因相当复杂,目前许多的研究都倾向于网络使用行为、网络使用者背景因素以及网络使用项目是造成网络成瘾现象的主要因素。

  具体来说,上网的时间长短、上网者的网龄和性别以及一些特定的网络使用项目如高度人际互动性网络使用项目、互动性网络游戏、色情类型网站、赌博类型网站与网络成瘾有着较大的相关关系。对青少年群体而言,网络成瘾最主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学业表现及正常作息,尤其花费过多时间流连于网吧或是整天坐在计算机前,造成与家人的冲突或人际关系上的困扰。

  在网瘾的治疗上,现有的诊疗手段大体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类。但实际上,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完全治疗网络依赖症的有效药物,因此有些地方直接使用戒毒药来戒除网瘾,结果引起很大争议。陶宏开就表示,他不主张使用药物来治疗,也反对将网络成瘾者封闭起来治疗。

  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还是心理治疗。无论是陶宏开教授的谈话治疗法,抑或是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副教授格桑泽仁的催眠疗法,还是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司法社工娄奇川创造的“治瘾五步法”,乃至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虹”计划训练营无不着眼于此。

  传统的卫生教育方式对于网络成瘾的个案通常没有太大的用处。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找出网络在个案生活中所提供的功能是什么,例如提供的是人际关系的互动,或者是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在了解个案想从网络里面获得哪些方面的满足之后,尝试与个案一起拟定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提供相同功能的活动,藉以满足人际关系及成就感方面的需求,这样逐步照着所拟定的计划去安排活动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后个案若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适当的替代品,那么上网就能成为健康的休闲活动,而不是只沉迷于网络世界却忽略了现实的生活。

  面对个案时,陶宏开通过“望闻问切”寻找不同的谈话切入点其实便是上述办法的具体反映。只是这种谈话技巧的拿捏并不容易,因此陶宏开一直强调社工们也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网络依赖症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遇到的新问题。在民间,目前已有很多人投入到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拯救中,但他们往往是各自为战。网络依赖症的心理治疗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网瘾“总动员”

  在注重提高治疗水平的同时,着眼于对它的预防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国际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韩国信息通信部和韩国信息文化振兴院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网络中毒咨询中心”。这个中心的主要任务就包括开设“网络中毒”预防讲座,实施预防教育。

  当然对网络依赖症的预防不单单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些人的责任,它需要全社会的投入和支持。

  首先,政府应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职责。不是说关闭几家网吧便可了事,而是一套更为细致的监管办法。今年两会期间,民盟中央提出一份《关于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文化环境的提案》,被认为是一套细致可行的监管办法。

  该提案建议政府从法律监管、网络平台、游戏倡导三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管理的法律体系,明确界定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范围和对制作、传播不良信息者的处罚规定,尤其对未成年人的信息监管设立专门条款;设立专门的互联网监管机构,实施从网站到网吧各个环节、经常性的管理监督,规范网络服务商、游戏运营商的行业行为,实行资信评定、劣迹“黑名单”制度;再次是审,像电影分级制一样,实行游戏软件的“分级制”,积极推介适合未成年人的游戏项目。

  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鼓励计算机制造商开发“网络限时软件”与“不良信息阻隔器”。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上网时间和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上网时间过久,不但伤眼伤身,更会影响日常生活的正常作息,得不偿失。而且,特定的网络使用项目和网络成瘾之间也有关联存在,WWW、BBS、OICQ、聊天室以及网络游戏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因此,计算机上若能加装“网络限时软件”和“不良信息阻隔器”,那么对于上网时间的控制与网站的筛选将是最有效的方法。上网一定时间后强迫中断,且能主动过滤不良网站,以降低上网时间与不良网站接触频率,减缓网络成瘾。

  就社会层面而言,父母对子女平日的关怀不应只限于课业成绩的关心,子女的生活、感情、健康、未来都是为人父母者所应一并重视的。家长若能对孩子平日的生活主动闻问,多细心关怀孩子,对于孩子是否过度沉迷网络,才能尽快知道,并妥善处理。因此,在家庭中父母亲有时间要多陪孩子,规定上网时间,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网站。

  学校也应该多举办网络成瘾相关研习活动或座谈会,邀请父母、师长、社工、辅导人员、网吧从业人员及青少年本身参与,提供网络成瘾相关知识与预防辅导策略,以结合各方资源,共同重视网络成瘾现象,防患于未然。

  链接

  你的孩子是否患上“网瘾”?

  怎样才能知道你的孩子是不是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症”?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家设定了八项检测标准来检测是否具有网瘾。受测者在检测后只要符合其中五项,即可初步被诊断患有网络成瘾症。

  兹列举如下,读者可以对照来检测。当然,正规的病症判断还需要请专家和医生来做出。

  1.全神贯注于网络或线上活动,在下线后仍继续想着上网的情形。

  2.觉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线上才能获得满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网络,但总是失败。

  4.企图减少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会觉得沮丧、心情低落、易发脾气。

  5.花费在上网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久。

  6.为了上网,宁愿冒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或教育机会损失的危险。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涉入网络的程度。

  8.上网是为了逃避问题或释放一些感觉,诸如无助、罪恶、焦虑或沮丧。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