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待药价调整:百姓并没有得到相应实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17:24 新世纪周刊 | ||||||||
撰文/阿诤 药价“改革”的事宜已遭到三方埋怨。难道仅仅是为了使医药市场更“合理”、更“规范”吗?这“合理”和“规范 ”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有几何联系呢? 近日来,中国“医药市场”新闻多多。先是传来发改委“出重拳降药价”、“抗生素药6月降价六成几成定局”的消息,后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又传出“卫生部已经
然而,这一回老百姓却并没有表示出“应有”的喜悦,大多数人都适时地玩了个“脑筋急转弯”,这边潮落,那边潮涨,但大海总是平的,且深不见底。 果不其然,未出几天,北京媒体即披露:要“降低药品价格、降低医院药品批零差价率、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费、降低高值医用消耗材料费用,同时提高诊疗费”——称为“四降一升”。 看起来是“降”的多而“升”的少,但是仔细分析,以上所说的“升”和“降”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打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给大树剪枝,剪去的是很多枝枝丫丫,长高的却是树干。还是广东方面的说法更加直截了当——“总体不变,有所下降”。 2005年“两会”期间透露出的卫生部最新调查表明,“近八年来,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 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其结果是:“中国有约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病人应住院而不住院。” 由此而引发的新一轮“改革”,结果是老百姓“总体”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反而是“医疗服务收费大幅上涨已成定局 ”(江苏媒体语)、“总医疗费上涨为大势所趋”(北京媒体语)。这是否说明,一个“堤外损失堤内补”的锦囊妙计,使“ 两会”代表的呼吁白费力气了,老百姓想“看得起病”的殷切期望再次破灭。 然而,更有意思的是:在老百姓叫苦的同时,药厂也在叫苦。华北制药厂市场部人士对笔者表示:“目前,原料、能源等价格上涨,国内的大型制药企业已经生存艰难。再如此降价,国内的大型制药企业必将面临生死考验。”更有甚者,很多企业当场表态称,如果抗生素产品亏损严重的话,今后将不再生产此类产品。 如此看来,在这一轮改革中,医院似乎是唯一的赢家。但实际情况好像也不是这样,广东省的有关数字就很说明问题。他们选择了46家有代表性的省、市、县医院进行测算,根据测算,调整后46家医院因为上调部分收费将增加1.36亿元,而因下调部分收费将减少1.76亿元。这样算来,这些医院一年实际会少赚4000万元收入,而总体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也会降低1.03%。 看了一连串的数字,我们还是不明白,这“算起来”少赚的4000万元在这46家医院的总利润中到底占多少比例。如果从“总体不变”的口径看,也许只是九牛一毛吧。当然,老百姓的实惠却一目了然,也就是1.03个百分点,这就是所谓“有所下降”,这“平账”的本事实在令人佩服。 进行了这么一番分析,最后想到的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项吃力不讨好,相关三方都埋怨的“改革”呢?仅仅是为了使医药市场更“合理”、更“规范”吗?这“合理”和“规范”又对谁有利呢?这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有多少关系呢? 诚然,摆到桌面上来的理由都是很冠冕堂皇的,但是,恐怕问题在于究竟谁埋单。难道“医疗机构的生存只有8%靠财政拨款,92%要靠药品收入和医疗服务收入”的现状是“合理”和“规范”的吗? 看来,老百姓最终恐怕还是只能保持沉默。因为50%的人已经选择了不看病,这一切自然与他们无关了。相关报道中还提到:某医院做了一个策划,门诊大厅里放一辆宝马车,上面注明:“您一年花在这辆宝马车上的修车费用为××元,而您一年花在保护自己健康上的费用又是多少呢?” 这恐怕就是中国医疗制度的一个写照:要看病,先得买得起宝马车。这样看病时一比较,再贵,您也不再心疼了! (作者唐钧,笔名阿诤。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专注于社会政策发展与研究。)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 ||||||||